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0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包括房架,所述房架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水冷区,所述水冷区内设置有管材输送机,所述房架的前侧设置有前板,所述前板上开设有供聚乙烯缠绕外护管通过的第一穿孔;所述前板的后侧设置有水冷系统;所述前板的前侧设置有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设置在前板前侧上部、的排烟罩、设置在排烟罩内壁一侧的抽风机、和设置在排烟罩下方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排烟罩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风冷、和不同形式的三次水冷实现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均匀降温和快速降温,保证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冷却效果,保证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外观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密度聚乙烯缠绕成型外护管时,在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在聚氨酯层的外圈后,需要对高密度聚乙烯进行冷却定型,冷却的降温时间和冷却的均匀与否直接影响到聚乙烯缠绕带的平整度和相邻两个聚乙烯缠绕带之间的密封程度。中国专利201621118084.X公开了一种带有风冷装置的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成型机,包括机身、传送带、风扇和机箱,所述机箱的前表面设置有机门,且机箱的右侧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箱的内部左下角设置有传送带电机,所述传送带电机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上表面靠近机箱的内部左上角设置有皮带轮,所述传送带电机、吸风机和风扇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该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操作简单,设置有吸风机和过滤器,可以把难闻有毒气体过滤后排放,从而操作人员不会受到意外伤害,进而使用安全环保,提高了空气质量,并且设置有风扇,可以给成型的缠绕管进行冷却定型,进而节约资源,有效提高了缠绕管加工生产的效率。但是该专利技术仅使用了风冷进行冷却,冷却效率有限,此外,该专利技术还不能直接适用于大管径的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合了冷风和水冷且冷却均匀的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包括房架,所述房架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水冷区,所述水冷区内设置有管材输送机,所述房架的前侧设置有前板,所述前板上开设有供聚乙烯缠绕外护管通过的第一穿孔;所述前板的后侧设置有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通过环形固定装置设置在前板后侧的海绵板、沿管材输送机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管材输送机的正上方的供水管,所述海绵板上对应所述第一穿孔设有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由若干支水管组成的喷淋管组,所述喷淋管组沿所述供水管的轴向排布且所有支水管的出水口均在所述管材输送机的正上方,所述喷淋管组中的支水管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支水管、第二支水管、第三支水管、第四支水管、第五支水管和若干后方支水管;所述第一支水管上连通有若干海绵注水管,所述海绵注水管的下端插入到所属海绵板中;所述第二支水管和第三支水管的下方倾斜设置有云水槽,所述云水槽的一侧开有云水缝,所述云水缝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聚乙烯缠绕外护管输送轨迹的正上方;所述前板的前侧设置有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设置在前板前侧上部、的排烟罩、设置在排烟罩内壁一侧的抽风机、和设置在排烟罩下方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排烟罩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固定装置包括内环片、外环片、固定小件组和螺栓螺母,所述内环片和外环片的内径均大于第二穿孔的孔径,所述外环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穿孔的孔径;所述海绵板通过夹设在内环片和外环片之间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所述固定小件组包括若干个固定小件,所述外环片通过固定小件固定连接在前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片的包括外环形板和垂直连接在外环形板外周的侧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小件包括若干个“H”型固定件,所述“H”型固定件与外环片和前板的厚度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内环片和所述外环片均为圆环形片,所述外环片通过固定小件焊接固定在前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云水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01~15度。进一步的,所述云水缝设置在所述云水槽的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排烟罩的左侧或右侧,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排烟罩的相对侧。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倾斜向上设置,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的倾角可调。进一步的,所述管材输送机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在前板的前侧,是聚乙烯带向管材上缠绕的工作区,排烟罩在该工作区的正上方,鼓风机向排烟罩鼓风,对刚刚缠绕在管材上的聚乙烯带风冷降温,同时热气流夹带着聚乙烯带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上升,抽风机抽取上升的气流并通过烟管排出至厂区的尾气处理系统中,缠绕后的管材在管材输送机的作用下边转动边向着冷水区方向移动,供水管连接有有压水源,有压水源向供水管中供水,海绵注水管持续的向海绵板内均匀的注射冷却水,使得海绵板中冷却水始终处于流动且饱和的状态,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在管材输送机的运输下从第一穿孔进入水冷区的同时,第二穿孔的周壁始终与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外壁接触从而实现了对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热传递降温,从而实现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一次水冷、且对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管体降温均匀,之后,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在管材输送机的运输下向后运输,设置在前板后方的云水槽通过云水缝形成水幕,水幕为二次水冷,水幕的中心位于聚乙烯缠绕外护管中线的正上方,水幕落在聚乙烯缠绕外护管上后自然左右均分份的向下流动水冷降温,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在管材输送机的运输下继续向后运输经过后方支水管,后方支水管向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正中央淋水对其冷却,此为三次水冷;本专利技术利用风冷、和不同形式的三次水冷实现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均匀降温和快速降温,保证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冷却效果,保证了聚乙烯缠绕外护管的外观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前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后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仰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云水槽沿A向的剖面图。图6为图4的中位于最下方的固定小件沿A向的剖面图。图中,房架1、前板2、供水管3、第一穿孔4、海绵板5、第二穿孔6、第一支水管7、第二支水管8、第四支水管9、海绵注水管10、云水槽11、云水缝12、排烟罩13、抽风机14、鼓风机15、内环片16、外环片17、管材输送机18、平台19、挡水板20、挡水帘21、固定小件22、散布器23、暂存箱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包括房架1,房架1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水冷区,水冷区内设置有管材输送机18,房架1的前侧设置有前板2,前板2上开设有供聚乙烯缠绕外护管通过的第一穿孔4;前板2的后侧设置有水冷系统,水冷系统包括通过环形固定装置设置在前板2后侧的海绵板5、沿管材输送机18的输送方向设置在管材输送机18的正上方的供水管3,海绵板5上对应第一穿孔4设有尺寸不大于第一穿孔4的第二穿孔6;供水管3上设置有由若干支水管组成的喷淋管组,喷淋管组沿供水管3的轴向排布且所有支水管的出水口均在管材输送机18的正上方,喷淋管组中的支水管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支水管7、第二支水管8、第三支水管、第四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包括房架(1),所述房架(1)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水冷区,所述水冷区内设置有管材输送机(18),其特征在于:所述房架(1)的前侧设置有前板(2),所述前板(2)上开设有供聚乙烯缠绕外护管通过的第一穿孔(4);/n所述前板(2)的后侧设置有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通过环形固定装置设置在前板(2)后侧的海绵板(5)、沿管材输送机(18)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管材输送机(18)的正上方的供水管(3),所述海绵板(5)上对应所述第一穿孔(4)设有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穿孔(4)的第二穿孔(6);所述供水管(3)上设置有由若干支水管组成的喷淋管组,所述喷淋管组沿所述供水管(3)的轴向排布且所有支水管的出水口均在所述管材输送机(18)的正上方,所述喷淋管组中的支水管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支水管(7)、第二支水管(8)、第三支水管、第四支水管(9)、第五支水管和若干后方支水管;所述第一支水管(7)上连通有若干海绵注水管(10),所述海绵注水管(10)的下端插入到所属海绵板(5)中;所述第二支水管(8)和第三支水管的下方倾斜设置有云水槽(11),所述云水槽(11)的一侧开有云水缝(12),所述云水缝(12)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聚乙烯缠绕外护管输送轨迹的正上方;/n所述前板(2)的前侧设置有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设置在前板(2)前侧上部、的排烟罩(13)、设置在排烟罩(13)内壁一侧的抽风机(14)、和设置在排烟罩(13)下方的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的出风口朝向排烟罩(13)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包括房架(1),所述房架(1)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水冷区,所述水冷区内设置有管材输送机(18),其特征在于:所述房架(1)的前侧设置有前板(2),所述前板(2)上开设有供聚乙烯缠绕外护管通过的第一穿孔(4);
所述前板(2)的后侧设置有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通过环形固定装置设置在前板(2)后侧的海绵板(5)、沿管材输送机(18)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管材输送机(18)的正上方的供水管(3),所述海绵板(5)上对应所述第一穿孔(4)设有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穿孔(4)的第二穿孔(6);所述供水管(3)上设置有由若干支水管组成的喷淋管组,所述喷淋管组沿所述供水管(3)的轴向排布且所有支水管的出水口均在所述管材输送机(18)的正上方,所述喷淋管组中的支水管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支水管(7)、第二支水管(8)、第三支水管、第四支水管(9)、第五支水管和若干后方支水管;所述第一支水管(7)上连通有若干海绵注水管(10),所述海绵注水管(10)的下端插入到所属海绵板(5)中;所述第二支水管(8)和第三支水管的下方倾斜设置有云水槽(11),所述云水槽(11)的一侧开有云水缝(12),所述云水缝(12)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聚乙烯缠绕外护管输送轨迹的正上方;
所述前板(2)的前侧设置有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设置在前板(2)前侧上部、的排烟罩(13)、设置在排烟罩(13)内壁一侧的抽风机(14)、和设置在排烟罩(13)下方的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的出风口朝向排烟罩(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缠绕外护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装置包括内环片(16)、外环片(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张向辉杨清志张娇
申请(专利权)人:三杰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