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44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57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于非显示区域边缘的至少两个数据驱动电路,两个数据驱动电路定义为第一数据驱动电路和第二数据驱动电路,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扇出区域和第二扇出区域,还包括:设于第一扇出区域与第二扇出区域之间的配向膜导流结构,配向膜导流结构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导流单元,导流单元与显示区域内扫描线的夹角为锐角,各所述导流单元由多段蛇形绕线首尾相连而成,配向膜导流结构用于引导并限制配向膜的流动以避免配向膜在第一扇出区域与第二扇出区域之间回流堆积。本申请可以有效降低配向膜在第一扇出区域与第二扇出区域之间回流堆积,使显示面板的品质提高。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领域,通常在会在CF(ColorFilter,彩色滤光片)和array(阵列基板)侧涂布一层PI(polyimide,配向膜)来形成预倾角以利于液晶显示器在显示时具有固定倒向。现有的PI的涂布方式目前大致有两种,即PI印刷方式和PI涂布方式。PI印刷方式工艺复杂,主要应用于小尺寸面板。PI涂布方式涂布效率高,适用于大尺寸面板,但是随着市场对大尺寸窄边框产品的需求提升,喷涂式PI涂布方式在喷涂精度上面临挑战,要想获得大尺寸窄边框的产品就需要对PI涂布方式的喷涂扩散精度进一步提高,现有提高喷涂扩散精度的方法主要是将喷涂设备与基板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但是有角度之后会造成PI回流到地势较低的AA(ActiveArea)区并在此处形成堆积,进而使液晶显示器出现品质和信赖性的问题。现有的设计中,为了防止PI回流到AA(ActiveA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数据驱动电路,两个数据驱动电路定义为第一数据驱动电路和第二数据驱动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扇出区域,两个扇出区域定义为第一扇出区域和第二扇出区域,所述第一扇出区域内的金属导线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扇出区域内的金属导线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n设于所述第一扇出区域与所述第二扇出区域之间的配向膜导流结构,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导流单元,各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内扫描线的夹角为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数据驱动电路,两个数据驱动电路定义为第一数据驱动电路和第二数据驱动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扇出区域,两个扇出区域定义为第一扇出区域和第二扇出区域,所述第一扇出区域内的金属导线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扇出区域内的金属导线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扇出区域与所述第二扇出区域之间的配向膜导流结构,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导流单元,各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内扫描线的夹角为锐角,各所述导流单元由多段蛇形绕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用于引导并限制配向膜的流动以避免所述配向膜在所述第一扇出区域与所述第二扇出区域之间回流堆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中存在一个角指向所述显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指向所述显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单元之间的间距与配向膜液滴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中的两条相等的边分别定义为第一导流单元和第二导流单元,所述第一扇出区域内靠近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的金属导线定义为第一金属导线,所述第二扇出区域内靠近所述配向膜导流结构的金属导线定义为第二金属导线,所述第一导流单元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