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80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复合单体,所述复合单体共设置有六个,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以及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之间均通过轴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轴销连接部与轴销之间设有吸振结构,吸振结构包括外垫板、吸振板、通孔、弹簧、内垫板和螺纹,汽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振动并引起轴销连接孔共振时,共振的能量会经过通孔内的若干弹簧进行吸振,不会对轴销造成影响,保证轴销连接的稳定性,增强装置的安全防护能力。

A compound tyre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based on r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轮胎爆胎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运行安全水平及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得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法规已提出了限制性使用的相关规定。从近几年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来看,轮胎爆胎问题已成为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迫切需要一种轮胎爆胎安全防护装置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安全保障。轮胎爆胎安全防护装置主要包括轮胎防脱圈装置、轮胎锁止器、轮胎续行器等,当车辆轮胎意外爆胎后,能够防止轮胎迅速脱离钢圈,保证车辆具有一定的转向性能和制动性能且方向可控,防止车辆失控或翻车,避免恶性交通事故和次生灾害发生。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轮胎安全防护装置为了维护成本更低,均是采用多个复合单体连接的结构,但连接结构之间并未设有吸振结构,碰到汽车轮胎行驶过程中产生振动并引起连接结构共振的情况时,不能对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影响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具有吸振效果,保证轴销连接稳定性,增强装置安全防护能力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复合单体,所述复合单体共设置有六个,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以及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之间均通过轴销连接,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之间通过锁止器连接;所述复合单体包括吸振结构、包覆层、金属骨架、防滑垫、轴销连接部、卡圈、内螺纹、卡槽和外螺纹,其中,所述金属骨架的外部设置有包覆层,且金属骨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轴销连接部,所述包覆层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轴销连接部的内侧壁设置有吸振结构,所述轴销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吸振结构上对应卡槽的位置设置有卡圈,所述卡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吸振结构包括外垫板、吸振板、通孔、弹簧、内垫板和螺纹,其中,所述外垫板的内侧设置有吸振板,所述吸振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吸振板远离外垫板的一侧设置有内垫板,所述内垫板远离吸振板的一侧设置有螺纹。优选的,卡圈与卡槽成连接状态时,所述吸振结构远离卡圈的一端表面与轴销连接部远离卡槽的一端表面成同一平面。优选的,所述包覆层为PA66增强改性尼龙材料或者湘章MOS2改性尼龙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包覆层为扇环形结构设置,包覆层的外弧表面为瓦楞结构,包覆层的内弧表面设置防滑垫安装孔。优选的,吸振结构与轴销连接部成连接状态时,所述外垫板的外侧壁与轴销连接部的内侧壁无缝隙贴合。优选的,所述螺纹与轴销外表面的螺纹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轴销连接部与轴销之间设有吸振结构,吸振结构包括外垫板、吸振板、通孔、弹簧、内垫板和螺纹,汽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振动并引起轴销连接孔共振时,共振的能量会经过通孔(吸振板上)内的若干弹簧进行吸振,不会对轴销造成影响,保证轴销连接的稳定性,增强装置的安全防护能力。2、本技术吸振结构是通过卡圈与卡槽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轴销连接部的内侧壁,这样的连接方式既能保证吸振结构与轴销连接部的连接稳定性,又能方便后期拆装更换吸振结构,使得吸振结构的吸振性能维持在最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振结构与轴销连接部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吸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止器;2、轴销;3、复合单体;31、吸振结构;311、外垫板;312、吸振板;313、通孔;314、弹簧;315、内垫板;316、螺纹;32、包覆层;33、金属骨架;34、防滑垫;35、轴销连接部;36、卡圈;37、内螺纹;38、卡槽;39、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复合单体3,复合单体3共设置有六个,第一个复合单体3与第二个复合单体3、第二个复合单体3与第三个复合单体3、第三个复合单体3与第四个复合单体3、第四个复合单体3与第五个复合单体3以及第五个复合单体3与第六个复合单体3之间均通过轴销2连接,第一个复合单体3与第六个复合单体3之间通过锁止器1连接;复合单体3包括吸振结构31、包覆层32、金属骨架33、防滑垫34、轴销连接部35、卡圈36、内螺纹37、卡槽38和外螺纹39,其中,金属骨架33的外部设置有包覆层32,为了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包覆层32为PA66增强改性尼龙材料或者湘章MOS2改性尼龙材料制成,为了具有更好防护效果的同时方便安装防滑垫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包覆层32为扇环形结构设置,包覆层32的外弧表面为瓦楞结构,包覆层32的内弧表面设置防滑垫安装孔,且金属骨架3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销连接部35,包覆层3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34,轴销连接部35的内侧壁设置有吸振结构31,轴销连接部35的内部设置有卡槽38,卡槽38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37,吸振结构31上对应卡槽38的位置设置有卡圈36,为了避免外凸影响其他结构运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圈36与卡槽38成连接状态时,吸振结构31远离卡圈36的一端表面与轴销连接部35远离卡槽38的一端表面成同一平面,卡圈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39。为了更好的吸振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振结构31包括外垫板311、吸振板312、通孔313、弹簧314、内垫板315和螺纹316,其中,外垫板311的内侧设置有吸振板312,吸振板31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13,若干个通孔313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314,吸振板312远离外垫板311的一侧设置有内垫板315,内垫板315远离吸振板312的一侧设置有螺纹316。为了避免空隙造成晃动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振结构31与轴销连接部35成连接状态时,外垫板311的外侧壁与轴销连接部35的内侧壁无缝隙贴合。为了方便与轴销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316与轴销2外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先进行单个复合单体3的组装,组装步骤如下:先将吸振结构31上的卡圈36放入一端轴销连接部35的卡槽38中,然后正向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复合单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体(3)共设置有六个,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3)、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3)、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3)、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3)以及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3)之间均通过轴销(2)连接,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3)之间通过锁止器(1)连接;/n所述复合单体(3)包括吸振结构(31)、包覆层(32)、金属骨架(33)、防滑垫(34)、轴销连接部(35)、卡圈(36)、内螺纹(37)、卡槽(38)和外螺纹(39),其中,所述金属骨架(33)的外部设置有包覆层(32),且金属骨架(3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销连接部(35),所述包覆层(3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34),所述轴销连接部(35)的内侧壁设置有吸振结构(31),所述轴销连接部(35)的内部设置有卡槽(38),所述卡槽(38)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37),所述吸振结构(31)上对应卡槽(38)的位置设置有卡圈(36),所述卡圈(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3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复合单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体(3)共设置有六个,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3)、第二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3)、第三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3)、第四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3)以及第五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3)之间均通过轴销(2)连接,第一个所述复合单体(3)与第六个所述复合单体(3)之间通过锁止器(1)连接;
所述复合单体(3)包括吸振结构(31)、包覆层(32)、金属骨架(33)、防滑垫(34)、轴销连接部(35)、卡圈(36)、内螺纹(37)、卡槽(38)和外螺纹(39),其中,所述金属骨架(33)的外部设置有包覆层(32),且金属骨架(3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销连接部(35),所述包覆层(3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34),所述轴销连接部(35)的内侧壁设置有吸振结构(31),所述轴销连接部(35)的内部设置有卡槽(38),所述卡槽(38)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37),所述吸振结构(31)上对应卡槽(38)的位置设置有卡圈(36),所述卡圈(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辋的复合式轮胎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结构(31)包括外垫板(311)、吸振板(312)、通孔(313)、弹簧(314)、内垫板(315)和螺纹(316),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先李亚男段振龙薛旭东冯涛张文博王岁祥赵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通耐特汽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