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5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尘杯,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尘杯的集尘空间相互连通不利于吸尘除尘和集成化设计,以及清理步骤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尘杯底盖与进气管磁吸固定,并将定位柱压入到定位套中,从而实现第二集尘空间与第一集尘空间的直接分离,气流能够在设置的通道流动,而在第一集尘空间和第二集尘空间之间不会出现明显的漏风,避免因此产生抽吸力下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清灰方法无需将过滤组件取下,简化了集尘杯的清理步骤,缓解反复的安装和拆卸对集尘杯内各个部件的磨损,也能够减小因安装不到位而导致吸尘器吸尘效果不良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Dust collect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杯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尘杯。
技术介绍
集尘杯作为吸尘器等设备的核心部件,通常具备除尘和集尘的功能。越来越多的集尘器采用多级除尘的形式来进行除尘,集尘的结构和功能也随之改变。但是现有多级除尘的尘杯其集尘空间通常相互连通,但不易于内部气流的路径的规划和密封,影响吸尘除尘效果。如果不连通则为了方便清理需要预留便于清理的空间,不利于集尘杯的小型化设计和吸尘器的集成化设计,此外为了清理集尘空间需要将集尘杯内的旋风处分部件取出,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尘杯底盖、集尘杯,用以解决现有尘杯集尘空间相互连通不利于吸尘除尘和集成化设计,以及清理步骤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一种集尘杯,集尘杯包括:尘杯体、进气管、过滤组件和尘杯底盖;尘杯底盖设有贯穿尘杯底盖的底盖空气通道;进气管与尘杯底盖固定相连,且进气管与底盖空气通道形成连通的直线管道;尘杯体的底部外缘与尘杯底盖的外缘的内侧磁吸附连接;进气管、尘杯底盖和过滤组件外部形成第一集尘空间;进气管上缘设有底板;底板和过滤组件内部形成第二集尘空间。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通过过滤支架安装在尘杯体内;过滤组件设有定位套;底板设有与定位套配合的定位柱,并形成活动套筒;过滤支架通过环形板与底板紧密接触。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集尘杯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集尘空间和第二集尘空间相互独立;集尘杯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集尘空间和第二集尘空间直接连通。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定位柱上设有限位结构,定位套中设有限位上档和限位下档;限位结构在限位上档和限位下档之间运动,并使得定位柱在定位套中沿轴向运动,且使得定位柱与定位套保持活动连接。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定位套与定位柱之间设有复位组件,能够使定位柱回复到最小限度插入定位套的位置。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集尘杯处于关闭状态时:尘杯底盖与尘杯体下缘密封连接,定位柱插入定位套中,底板与过滤支架密封接触,第一集尘空间和第二集尘空间均形成独立的集尘空间。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集尘杯处于打开状态时,尘杯底盖与尘杯体下缘脱离,定位柱回复到最小限度插入定位套的位置,底板与过滤支架脱离,第一集尘空间与集尘杯外部直接连通,第二集尘空间与第一集尘空间直接连通。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尘杯底盖与进气管之间以一体成形连接或固定密封连接的形式连接。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尘杯底盖的侧缘均布地设有至少一个卡接部;尘杯体的侧缘设有与卡接部一一对应的卡扣部,卡接部和卡扣部形成锁紧结构;所有锁紧结构均能够单独和/或共同解锁或锁紧。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尘杯底盖设有搭接定位部,搭接定位部的搭接面与尘杯底盖的外侧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且大于0°。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搭接定位部的搭接面上设有定位凸起和/或定位凹陷。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尘杯底盖的内侧边缘和底盖空气通道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结构。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尘杯底盖的侧缘均布地设有至少一个卡接部,且其中一个卡接部设置在搭接定位部的外侧中心线上;尘杯体的侧缘设有与卡接部一一对应的卡扣部,卡接部和卡扣部形成锁紧结构;所有锁紧结构均能够单独和/或共同解锁或锁紧。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尘杯体的侧面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上设有安装定位结构。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集尘杯顶部设有空气出口,空气出口设有过滤垫,过滤垫朝向安装面方向倾斜。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中设有导向空气通道,导向空气通道的轴线与过滤组件的外侧面相切;过滤组件的外侧面设有过滤网罩;空气至少依次经由底盖空气通道、进气管和导向空气通道进入第一集尘空间。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设有至少2个位于第二集尘空间内的旋风锥,旋风锥绕过滤组件的轴线环绕设置;定位套设有至少2个,定位柱绕过滤组件的轴线环绕设置,且定位套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旋风锥之间。在一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一集尘空间内的空气经由过滤网进入过滤组件内部的第二集尘空间;第二集尘空间的空气经由旋风锥通向集尘杯的空气出口。本技术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尘杯底盖的限位环结构将进气管的定位柱压入到定位套中,从而实现第二集尘空间与第一集尘空间的直接分离,使第二集尘空间内的空气不会轻易地直接进入第一集尘空间,保证了在清洁设备在使用时,气流能够在设置的通道流动,而在第一集尘空间和第二集尘空间之间不会出现明显的漏风,避免因此产生抽吸力下降的情况;2、本技术的尘杯底盖能够通过手外力克服磁吸附与尘杯体下缘脱离,实现集尘杯的打开,在结合进气管的可活动设计,进气管的底板与过滤组件分离,使得第二集尘空间与第一集尘空间直接连通,第二集尘空间内的灰尘进入第一集尘空间内,并随第一集尘空间内原有的灰尘一起从尘杯底部排出,实现集尘杯的清理,无需设置单独的第二集尘空间的清理通道,方便集尘杯的集成化设计。3、本技术中尘杯底盖的搭接部和过滤垫都设有倾斜的角度,方便集尘杯在吸尘器上的组装和固定,同时倾斜的面也有助于集尘杯的周向定位,有效缓解因周向搓动引起整个空气通路发生漏气现象,保证吸尘器良好的抽吸力;4、本技术中进气管设置为可活动部件,在清理第二集尘空间时,无需将全部过滤组件或旋风锥等过滤组件的部分结构取下,简化了集尘杯的清理步骤,缓解反复的安装和拆卸对集尘杯内各个部件的磨损,也能够减小因安装不到位而导致吸尘器吸尘效果不良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5、本技术中尘杯底盖和尘杯体采用磁吸附的形式连接,使尘杯底盖的打开和关闭都十分简单,此外尘杯底盖与吸气管固定连接,结合吸气管的限位结构,能够避免尘杯底盖完全脱落,防止因此造成尘杯底盖丢失等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集尘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集尘杯的内部结构纵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尘杯底盖和实施例二中进气管紧密接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过滤组件结构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集尘杯的内部结构横剖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三中,集尘杯打开状态示意图;图7-1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包括:尘杯体(6)、进气管(7)、过滤组件和尘杯底盖(1);/n所述尘杯底盖(1)设有贯穿尘杯底盖(1)的底盖空气通道(2);/n所述进气管(7)与尘杯底盖(1)固定相连,且所述进气管(7)与底盖空气通道(2)形成连通的直线管道;/n所述尘杯体(6)的底部与所述尘杯底盖(1)磁吸附连接;/n所述进气管(7)、尘杯底盖(1)和过滤组件外部形成第一集尘空间(10);/n所述进气管(7)上缘设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和过滤组件内部形成第二集尘空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包括:尘杯体(6)、进气管(7)、过滤组件和尘杯底盖(1);
所述尘杯底盖(1)设有贯穿尘杯底盖(1)的底盖空气通道(2);
所述进气管(7)与尘杯底盖(1)固定相连,且所述进气管(7)与底盖空气通道(2)形成连通的直线管道;
所述尘杯体(6)的底部与所述尘杯底盖(1)磁吸附连接;
所述进气管(7)、尘杯底盖(1)和过滤组件外部形成第一集尘空间(10);
所述进气管(7)上缘设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和过滤组件内部形成第二集尘空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通过过滤支架(19)安装在所述尘杯体(6)内;所述过滤组件设有定位套(11);
所述底板(12)设有与所述定位套(11)配合的定位柱(13),并形成活动套筒;所述过滤支架(19)通过环形板(3)与所述底板(12)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集尘空间(10)和第二集尘空间(14)相互独立;所述集尘杯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集尘空间(10)和第二集尘空间(14)直接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3)上设有限位结构(15),所述定位套(11)中设有限位上档(16)和限位下档(17);所述限位结构(15)在所述限位上档(16)和限位下档(17)之间运动,并使得所述定位柱(13)在所述定位套(11)中沿轴向运动,且使得所述定位柱(13)与定位套(11)保持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11)与定位柱(13)之间设有复位组件(18),能够使所述定位柱(13)回复到最小限度插入所述定位套(11)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尘杯底盖(1)与所述尘杯体(6)下缘密封连接,所述定位柱(13)插入定位套(11)中,所述底板(12)与过滤支架(19)密封接触,所述第一集尘空间(10)和第二集尘空间(14)均形成独立的集尘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尘杯底盖(1)与所述尘杯体(6)下缘脱离,所述定位柱(13)回复到最小限度插入所述定位套(11)的位置,所述底板(12)与过滤支架(19)脱离,所述第一集尘空间(10)与所述集尘杯外部直接连通,所述第二集尘空间(14)与第一集尘空间(10)直接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宋武斌程世及孙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