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组件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10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尘组件及吸尘器,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排尘口;及至少两个盖体,可选择地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每个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一个集尘腔,且每个所述集尘腔的容积不等。在需要多大的集尘容积时,就选择可与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多大容积的集尘腔的盖体盖设于第一排尘口,从而使吸尘器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

Dust collection components and vacuum clea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组件及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尘组件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其中环境的清洁作为一种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为了提高环境的清洁度,吸尘器应运而生。集尘组件是吸尘器中用于收集灰尘的部件,当灰尘量达到其最大集尘容量之后,需要对集尘组件进行清理。一般地,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吸尘器,吸尘器布局紧凑,从而导致其集尘组件的集尘容积较小,如此在需要较大集尘容积的场景,需要多次的倒尘清理动作才能满足清洁需求,较为麻烦;如果一味地追求集尘容积增大,在有些需要较小集尘容量的场景,导致集尘容积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吸尘器不可同时满足在不同场景适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便于在不同场景适用的集尘组件及吸尘器。一种集尘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排尘口;及至少两个盖体,可选择地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每个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一个集尘腔,且每个所述集尘腔的容积不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盖体划分为第一盖体,其余所述盖体均划分为第二盖体;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集尘腔;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集尘腔;其中,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所述第二集尘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集尘腔;其中,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所述第一内腔的容积不变,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内开设有具有第二排尘口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盖体具有所述第二排尘口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排尘口的一端对接,所述第二内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集尘腔;其中,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所述第一内腔的容积不变,所述第二集尘腔的容积为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及所述第二内腔的容积之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将所述第一内腔分割形成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围设于所述第二子腔外;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与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子集尘腔,与所述第二子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子集尘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内开设有具有第二排尘口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盖体具有所述第二排尘口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排尘口的一端对接,所述第二内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二盖体包括本体及分割部,所述第二内腔开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分割部设于所述第二内腔内将所述第二内腔分割形成第三子腔与第四子腔,所述第三子腔围设于所述第四子腔外,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时,所述第三子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所述第一子集尘腔,所述第四子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二子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所述第二子集尘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集尘腔作为气尘分离腔,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子集尘腔与外界之间的进气口与排气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集尘腔的底壁形成于所述盖体上,在所述第一子集尘腔内分离产生的灰尘沉积于所述第一子集尘腔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尘腔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的截面积大于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的截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集尘腔的底壁形成于所述盖体上,在所述第一子集尘腔内分离产生的灰尘沉积于所述集尘腔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其中,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扰流片,所述扰流片设于所述第一子集尘腔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子集尘腔内的旋转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部所述盖体均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外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装配槽,每个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可发生弹性变形以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或拆卸于所述装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盖体具有卡扣,所述外壳上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固定所述盖体与所述外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设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外壳之间。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尘组件。上述集尘组件及吸尘器,在需要多大的集尘容积时,就选择可与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多大容积的集尘腔的盖体盖设于第一排尘口,从而使吸尘器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装配第一盖体时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装配第二盖体时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B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图5中所示结构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吸尘器200集尘组件100外壳10第一排尘口12装配槽13第二配合部14第一盖体20第三盖体30第二排尘口32本体33分割部34内壳40第一集尘腔50第二集尘腔60第一子集尘腔70第二子集尘腔80第一配合部90卡扣110第一密封件121第二密封件122扰流片1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200,包括气体动力机构(图未示)及集尘组件100,气体动力机构带动气流进入吸尘器200内以进行后续的气尘分离,集尘组件100收集经分离后形成的灰尘,并且当灰尘量达到集尘组件100的最大集尘容量后,使用者可清理集尘组件100内部的灰尘。集尘组件100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外壳10及至少两个盖体(图未示),外壳10上开设有与第一内腔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第一内腔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排尘口(12);及/n至少两个盖体,可选择地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n每个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一个集尘腔,且每个所述集尘腔的容积不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内腔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排尘口(12);及
至少两个盖体,可选择地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
每个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一个集尘腔,且每个所述集尘腔的容积不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盖体划分为第一盖体(20),其余所述盖体均划分为第二盖体(30);
当所述第一盖体(20)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所述第一盖体(20)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集尘腔(50);
当所述第二盖体(30)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所述第二盖体(30)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集尘腔(60);
其中,所述第一集尘腔(50)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所述第二集尘腔(60)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集尘腔(50);
其中,当所述第一盖体(20)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所述第一内腔的容积不变,所述第一集尘腔(50)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0)内开设有具有第二排尘口(32)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盖体(30)具有所述第二排尘口(32)的一端与所述外壳(10)具有所述第一排尘口(12)的一端对接,所述第二内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集尘腔(60);
其中,当所述第二盖体(30)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所述第一内腔的容积不变,所述第二集尘腔(60)的容积为所述第一内腔的初始容积及所述第二内腔的容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内壳(40),所述内壳(40)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将所述第一内腔分割形成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围设于所述第二子腔外;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排尘口(12)时与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子集尘腔(70),与所述第二子腔的腔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二子集尘腔(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二盖体(30),所述第二盖体(30)内开设有具有第二排尘口(32)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盖体(30)具有所述第二排尘口(32)的一端与所述外壳(10)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