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4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包括设置于灶面边沿且靠近水煮槽边沿的漏水槽和盖合在漏水槽上方的漏水网,所述漏水网的网面与灶面保持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流到灶面边沿的汤汁进行快速渗漏,避免了汤汁在灶面上积聚流到地面污染工作环境或者回流到水煮槽内污染食物。

A water leakage structure on the edge of the cooking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
技术介绍
水煮灶是一种中餐厅中常用的灶台,可以用来水煮面条、米线等食物。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水煮灶,包括灶体、位于灶体的灶面上的水煮槽、水煮槽下方的电磁炉。使用水煮灶时,食物放入水煮槽中水煮,煮好后用笊篱将食物捞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用笊篱从水煮槽内将面条等食物捞起时,一般都会在水煮槽上方进行静置、沥水,由于在沥水时,容易造成手臂发酸,所以厨师一般在进行沥水时,都会将笊篱靠在水煮槽边沿,这样就会导致面汤漏在灶面的边沿上或者地面上污染工作环境,而且,面汤漏在灶面上时,很容易回流到水煮槽内,从而导致在灶面上沾染了细菌的面汤污染水煮槽内的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能够对流到灶面边沿的汤汁进行快速渗漏,避免汤汁在灶面上积聚。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包括设置于灶面边沿且靠近水煮槽边沿的漏水槽和盖合在漏水槽上方的漏水网,所述漏水网的网面与灶面保持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灶面边沿且靠近水煮槽边沿设置漏水槽,能够即时地对流到灶面边沿上的水进行渗漏,避免了水或汤汁积聚在灶面上或者流到地面上污染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防止水或汤汁回流到水煮槽内影响水煮槽内的食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槽与水煮槽共用一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槽贴近水煮槽,使得流到灶面边沿的水或汤汁能够快速渗透到漏水槽中,避免水或汤汁回流到水煮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槽的两个侧壁上相对地构造形成有台阶,所述漏水网搭接在所述台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台阶,使得漏水网可以搭接在台阶上,方便了漏水网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后期对于漏水槽和漏水网的清洁、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网的网面的两侧分别垂直弯折形成有对立的搭边,所述漏水网通过搭边搭接在所述台阶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边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向下延伸至搭边的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网的搭边与漏水槽的侧壁紧贴,流到灶面边沿的水或汤汁一部分可能会分散流到漏水槽和搭边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减弱了渗水速度,容易使得水或汤汁溢出,通过设置的引流孔,能够使得流入缝隙中的水或汤汁快速伸入到漏水槽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边与网面连接的弯折部分设置为倒角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边与网面相连接的弯折部分设置为倒角结构,能够使得流到网面上的水或汤汁能够更加顺利地流入搭边与漏水槽的侧壁之间的缝隙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网的网面上且靠近水煮槽边沿的位置开设有长条形的快速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面上且靠近水煮槽边沿的位置一般是厨师使用笊篱最容易依靠的位置,也是最容易向灶面边沿积水的位置,仅仅依靠网面上的孔无法快速的进行漏水,通过设置的长条形的快速漏水孔,能够使得积水量最大的地方进行快速漏水,避免不能快速漏水造成汤汁扩散流到地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网的网面上相对地设置有两个把持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两个把持部,可以方便对网面进行抓取,利于对漏水网进行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面上的网孔呈圆形,直径为2-3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漏水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漏水槽的槽底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设置在灶面下方的集水桶连通,以对漏水槽内的积水进行排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排水口,能够对积聚在漏水槽内的水和汤汁进行排放,并且直接排放到集水桶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灶面边沿设置的漏水槽能够对使用笊篱沥水时流到灶面边沿的水或汤汁进行快速渗漏,避免水或者汤汁在灶面积聚或者流到地面上污染工作环境,同时避免沾染了细菌的水或者汤汁回流到水煮槽中影响水煮槽内的食物;2.通过设置的快速漏水孔,能够在落水量最大的位置进行渗水,避免水或者汤汁不能及时渗漏而造成扩散,污染工作环境;3.通过设置的清洁块,不但能够对漏水槽内的积水进行推动、配合排水口进行排放,还能够对漏水槽内的积水以及漏水槽的侧壁进行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的漏水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的清洁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灶体;2、灶面;3、水煮槽;4、灶面边沿;5、漏水结构;51、漏水槽;511、台阶;52、漏水网;521、网面;522、网孔;523、快速漏水孔;524、引流孔;525、搭边;526、把持部;53、排水装置;531、排水口;532、排水管;533、集水桶;54、清洁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水煮灶包括灶体1、灶体1上的灶台以及开设于灶台上的水煮槽3。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该漏水结构5位于灶面2的灶面边沿4上并且靠近水煮槽3的边沿。当汤汁洒在灶面边沿4上时,汤汁能够漏到漏水结构5中,从而避免汤汁积聚在灶面边沿4、甚至流到地面上,同时防止汤汁回流至水煮槽3中。参照图2,漏水结构5包括漏水槽51、漏水网52,以及排水装置53。具体的,漏水槽51为长条形的凹槽,位于灶面2的灶面边沿4上并贴近水煮槽3的边沿,漏水槽51与水煮槽3共用一壁,漏水槽51的两长边的内侧槽壁上设置有台阶511。参照图2与图3,漏水网52包括与漏水槽51的形状、规格相仿的网面521和由网面521的两长边边缘垂直向下弯折形成的搭边525。网面521上开设有多行整齐排列的圆形的网孔522,网孔522的直径约为2至3毫米,搭边525与网面521连接的弯折部分设置为倒角结构。搭边525的高度与台阶511的台阶平面到灶面边沿4的高度相等,当漏水网52盖合在漏水槽51上时,搭边525搭在台阶511上,漏水网52的上表面与灶面边沿4保持齐平,灶面边沿4上的汤汁能够从漏水网52漏到漏水槽51中。参照图3,由于汤汁主要漏在笊篱靠在水煮槽3边沿的位置,在实际工况中,该处的汤汁不容易快速通过网孔522,所以在漏水网52上靠近水煮槽3边沿的位置开设有长条形的快速漏水孔523,从而使汤汁能够快速漏入漏水槽51中,避免汤汁发生扩散流到地面或者回流至水煮槽3中。参照图3,漏水网52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把持部526,把持部526可以为凹槽结构,也可以为突出网面521的把手结构,通过手持把持部526,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漏水网52。参照图2与图3,进一步地,由于漏水网52搭放于漏水槽51上,漏水网52与漏水槽51的两侧槽壁之间存在缝隙,汤汁容易漏进缝隙中,漏进缝隙的汤汁容易被漏水网52的搭边525阻挡,不易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灶面(2)边沿且靠近水煮槽(3)边沿的漏水槽(51)和盖合在漏水槽(51)上方的漏水网(52),所述漏水网(52)的网面(521)与灶面(2)保持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灶面(2)边沿且靠近水煮槽(3)边沿的漏水槽(51)和盖合在漏水槽(51)上方的漏水网(52),所述漏水网(52)的网面(521)与灶面(2)保持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槽(51)与水煮槽(3)共用一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槽(51)的两个侧壁上相对地构造形成有台阶(511),所述漏水网(52)搭接在所述台阶(5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网(52)的网面(521)的两侧分别垂直弯折形成有对立的搭边(525),所述漏水网(52)通过搭边(525)搭接在所述台阶(5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煮灶灶面边沿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边(525)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524),所述引流孔(524)向下延伸至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西贝万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