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20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柜,其通过外界空气排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使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产生流动,降低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温度,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空气经过过滤,空气中杂质减少,防止电器元件吸附杂质后产生损坏和老化的风险发生,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第一机柜、第二机柜、托盘、四组支撑装置、底座和后防震装置,第一机柜的右端与第二机柜的左端连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的底端均与托盘的顶端连接;还包括箱体、电机、气泵、第一气管、第一过滤箱、颗粒过滤板、第二气管、第二过滤箱、干燥过滤板和第三气管。

A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柜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柜是一种用于放置电器元件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机柜包括第一机柜、第二机柜、托盘、四组支撑装置、底座和后防震装置,第一机柜的右端与第二机柜的左端连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的底端均与托盘的顶端连接,托盘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装置的顶端连接,四组支撑装置的底端分别于底座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后防震装置位于第二机柜的右端,后防震装置的左端与第二机柜的右端上侧连接;现有的机柜使用时,首先将第二机柜放置于托盘顶端右侧并与托盘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一机柜放置于托盘顶端左侧并与托盘固定连接,将第一机柜的右端与第二机柜的左端固定连接,之后将托盘和底座通过四组支撑装置连接,后防震装置的左端安装在第二机柜的右端上侧,然后将第一机柜与第二机柜内部装置与外部设备连接即可;现有的机柜使用中发现,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装置正常运行后会产生热量,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部均处于半密封状态,是空气流动性差,导致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热量无法散出,使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温度升高,由于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装置均为电器元件,高温容易使电器元件损坏,导致实用性差,同时空气中杂质较多,电器元件运行时产生静电,容易吸附空气中杂质,导致电器元件损坏和老化,导致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外界空气排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使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产生流动,降低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温度,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空气经过过滤,空气中杂质减少,防止电器元件吸附杂质后差生损坏和老化的风险发生,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机柜。本技术的一种机柜,包括第一机柜、第二机柜、托盘、四组支撑装置、底座和后防震装置,第一机柜的右端与第二机柜的左端连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的底端均与托盘的顶端连接,托盘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装置的顶端连接,四组支撑装置的底端分别于底座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后防震装置位于第二机柜的右端,后防震装置的左端与第二机柜的右端上侧连接;还包括箱体、电机、气泵、第一气管、第一过滤箱、颗粒过滤板、第二气管、第二过滤箱、干燥过滤板和第三气管,箱体内设置第一腔体,箱体的底端与托盘的顶端左侧连接,箱体的右端与第一机柜的左端下侧连接,电机位于第一腔体内,电机的左端与第一腔体的左端上侧连接,电机的右端与气泵的左端连接,气泵的前端连通设置有入气管,入气管的前端穿过第一腔体前壁并伸出至箱体前端,气泵的底端与第一气管的顶端连通,第一过滤箱内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端中部与第一气管的底端连通,颗粒过滤板横向安装在第二腔体中部,第二气管的顶端与第二腔体的底端左侧连通,第二过滤箱内设置有第三腔体,第二气管的底端与第二过滤箱的顶端连通,干燥过滤板横向安装在第三腔体中部,第三气管的左端与第三腔体的右端下侧连通,第三过滤箱内设置有第四腔体,第三气管的右端与第四墙体左端上侧连通,活性炭过滤板横向安装在第四腔体中部,第四气管的顶端与第四腔体的底端左侧连通,第四气管的底端与散热弯管的左侧输入端连通,散热弯管的右侧输出端穿过箱体与第一机柜并伸入至第一机柜内部。本技术的一种机柜,支撑装置包括上固定板、支柱、挡板、减震仓和第一弹簧,上固定板的顶端与托盘的底端连接,上固定板的底端中部与支柱的顶端连接,支柱的底端与挡板的顶端中部连接,减震仓的顶端与挡板的底端连接,减震仓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接触,第一弹簧内设置右第五腔体,第五腔体的顶端连通设置有伸缩孔,第五腔体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弹簧通过伸缩孔套装在支柱外壁上,挡板与减震仓均放置于第五腔体内,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柜,支撑装置还包括四组下固定板,四组下固定板的中部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套装孔,四组下固定板分别通过四组套装孔套装在四组第一弹簧外壁上,四组下固定板的底端分别于四组第一弹簧的底端平齐,四组下固定板分别于四组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四组下固定板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四组上固定板的顶端均与托盘的底端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柜,后防震装置包括左固定板、第二弹簧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的左端与第二机柜的右端上侧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二弹簧的左端与左固定板的右端连接,第二弹簧的右端与右固定板的左端连接,右固定板的右端与外界固定装置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柜,后防震装置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通过保护套内孔套装在第二弹簧上,保护套的左端与左固定板的右端连接,保护套的右端与右固定板的左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柜,还包括四组连接块和四组锁紧螺栓,四组连接块的左侧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紧固孔,四组连接块的右侧分别于第二机柜的前端上侧、前端下侧、后端上侧和后端下侧可转动连接,四组锁紧螺栓的内端分别穿过四组紧固孔并旋入第一机柜的前端上侧、前端下侧、后端上侧和后端下侧。本技术的一种机柜,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的左端与第一机柜的右端贴紧,密封圈的右端与第二机柜的左端贴紧。本技术的一种机柜,还包括四组吊装环,四组吊装环的底端分别于第一机柜的顶端前侧、第一机柜的顶端后侧、第二机柜的顶端前侧和第二机柜的顶端后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柜,还包括四组吊装板,四组吊装板的顶端分别于四组吊装环的底端连接,四组吊装板的底端分别于第一机柜的顶端前侧、第一机柜的顶端后侧、第二机柜的顶端前侧和第二机柜的顶端后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柜,还包括四组把手,四组把手的内端分别于第一机柜前端中部、第一机柜后端中部、第二机柜前端中部和第二机柜后端中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打开电机,电机带动气泵转动,气泵通过入气管将外界空气吸入并通过第一气管排入至第二腔体内,颗粒过滤板对第二腔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使空气中的颗粒物与空气分离,第二腔体中的空气通过第二气管排入第三腔体内,干燥过滤板对第三腔体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第三腔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三气管排入第四腔体内,活性炭过滤板对第四轻体内的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作用,第四腔体内空气通过第四气管排入散热弯管内,散热弯管对散热弯管内空气进行散热处理并将散热弯管内空气通过散热弯管右侧输出端排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部,外界空气通过多次过滤后排入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使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产生流动,降低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温度,对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内电器元件进行保护,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空气经过过滤,空气中杂质减少,使电器元件吸附的杂质减少,防止杂质使电器元件损坏,延缓电器元件老化的时间,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箱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支撑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后防震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第一机柜;2、第二机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柜,包括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2)、托盘(3)、四组支撑装置(4)、底座(5)和后防震装置(6),第一机柜(1)的右端与第二机柜(2)的左端连接,第一机柜(1)和第二机柜(2)的底端均与托盘(3)的顶端连接,托盘(3)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装置(4)的顶端连接,四组支撑装置(4)的底端分别于底座(5)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后防震装置(6)位于第二机柜(2)的右端,后防震装置(6)的左端与第二机柜(2)的右端上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7)、电机(8)、气泵(9)、第一气管(10)、第一过滤箱(11)、颗粒过滤板(12)、第二气管(13)、第二过滤箱(14)、干燥过滤板(15)和第三气管(16),箱体(7)内设置第一腔体,箱体(7)的底端与托盘(3)的顶端左侧连接,箱体(7)的右端与第一机柜(1)的左端下侧连接,电机(8)位于第一腔体内,电机(8)的左端与第一腔体的左端上侧连接,电机(8)的右端与气泵(9)的左端连接,气泵(9)的前端连通设置有入气管,入气管的前端穿过第一腔体前壁并伸出至箱体(7)前端,气泵(9)的底端与第一气管(10)的顶端连通,第一过滤箱(11)内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端中部与第一气管(10)的底端连通,颗粒过滤板(12)横向安装在第二腔体中部,第二气管(13)的顶端与第二腔体的底端左侧连通,第二过滤箱(14)内设置有第三腔体,第二气管(13)的底端与第二过滤箱(14)的顶端连通,干燥过滤板(15)横向安装在第三腔体中部,第三气管(16)的左端与第三腔体的右端下侧连通,第三过滤箱(17)内设置有第四腔体,第三气管(16)的右端与第四墙体左端上侧连通,活性炭过滤板(18)横向安装在第四腔体中部,第四气管(19)的顶端与第四腔体的底端左侧连通,第四气管(19)的底端与散热弯管(20)的左侧输入端连通,散热弯管(20)的右侧输出端穿过箱体(7)与第一机柜(1)并伸入至第一机柜(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包括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2)、托盘(3)、四组支撑装置(4)、底座(5)和后防震装置(6),第一机柜(1)的右端与第二机柜(2)的左端连接,第一机柜(1)和第二机柜(2)的底端均与托盘(3)的顶端连接,托盘(3)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装置(4)的顶端连接,四组支撑装置(4)的底端分别于底座(5)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后防震装置(6)位于第二机柜(2)的右端,后防震装置(6)的左端与第二机柜(2)的右端上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7)、电机(8)、气泵(9)、第一气管(10)、第一过滤箱(11)、颗粒过滤板(12)、第二气管(13)、第二过滤箱(14)、干燥过滤板(15)和第三气管(16),箱体(7)内设置第一腔体,箱体(7)的底端与托盘(3)的顶端左侧连接,箱体(7)的右端与第一机柜(1)的左端下侧连接,电机(8)位于第一腔体内,电机(8)的左端与第一腔体的左端上侧连接,电机(8)的右端与气泵(9)的左端连接,气泵(9)的前端连通设置有入气管,入气管的前端穿过第一腔体前壁并伸出至箱体(7)前端,气泵(9)的底端与第一气管(10)的顶端连通,第一过滤箱(11)内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端中部与第一气管(10)的底端连通,颗粒过滤板(12)横向安装在第二腔体中部,第二气管(13)的顶端与第二腔体的底端左侧连通,第二过滤箱(14)内设置有第三腔体,第二气管(13)的底端与第二过滤箱(14)的顶端连通,干燥过滤板(15)横向安装在第三腔体中部,第三气管(16)的左端与第三腔体的右端下侧连通,第三过滤箱(17)内设置有第四腔体,第三气管(16)的右端与第四墙体左端上侧连通,活性炭过滤板(18)横向安装在第四腔体中部,第四气管(19)的顶端与第四腔体的底端左侧连通,第四气管(19)的底端与散热弯管(20)的左侧输入端连通,散热弯管(20)的右侧输出端穿过箱体(7)与第一机柜(1)并伸入至第一机柜(1)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4)包括上固定板(21)、支柱(22)、挡板(23)、减震仓(24)和第一弹簧(25),上固定板(21)的顶端与托盘(3)的底端连接,上固定板(21)的底端中部与支柱(22)的顶端连接,支柱(22)的底端与挡板(23)的顶端中部连接,减震仓(24)的顶端与挡板(23)的底端连接,减震仓(24)的底端与底座(5)的顶端接触,第一弹簧(25)内设置右第五腔体,第五腔体的顶端连通设置有伸缩孔,第五腔体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弹簧(25)通过伸缩孔套装在支柱(22)外壁上,挡板(23)与减震仓(24)均放置于第五腔体内,第一弹簧(25)的底端与底座(5)的顶端连接。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岭朱兵张建斌王国涛王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