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12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和后罩,后罩固定在电机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码盘,后罩上固定连接有线路板,线路板电连接有朝向码盘的光电头,所述后罩为方形后罩,且光电头位于后罩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相同直径的码盘上,光栅刻线分布数量多,光电头读取直径大,编码器分辨率高。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servo motor enco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带有编码器的电机运用十分广泛,编码器主要是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或者转动方向,以便后续进行位置和力矩控制。编码器通常包括位于后罩内的与转轴固定的转动的圆形的码盘和与码盘配合使用的光电头,码盘直径方向上均匀的分布有光栅刻线,考虑到工艺和成本,光栅刻线宽度一般为0.04cm左右,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光栅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因此在相同直径的码盘上分布光栅刻线的数量,是决定编码器分辨率强弱的关键,这一点在小型号电机中尤为重要(如20~55机座号)。后罩一般为方形,传统的编码器的光电头安装在后罩的边沿中部,如图3所示,这种设计码盘上的光栅刻线数量少,这样光电头的读取直径非常小,编码器的分辨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相同直径的码盘上,光栅刻线分布数量多,光电头读取直径大,编码器分辨率高的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和后罩,后罩固定在电机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码盘,后罩上固定连接有线路板,线路板电连接有朝向码盘的光电头,所述后罩为方形后罩,且光电头位于后罩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所述电机还包括定子壳体、前端盖、后端盖和多组磁钢组件,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连接在定子壳体的两端,磁钢组件固定在定子壳体内,且转轴穿过磁钢组件。多组所述磁钢组件之间设有隔磁片。所述光电头为反射式光电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后罩为方形结构,而且光电头位于后罩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因此,光电头离码盘的距离得到增大,读取半径也就增大,同时在码盘上的光栅刻线就可以增加。这样编码器的分辨率就会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原有技术光电头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2所示,一种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机1和后罩2,后罩2固定在电机1的端部,所述电机1的转轴11上固定连接有码盘4,后罩2上固定连接有线路板5,线路板5电连接有朝向码盘4的光电头6,所述后罩2为方形后罩,且光电头6位于后罩2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2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参见图1所示,所述电机1还包括定子壳体12、前端盖13、后端盖14和多组磁钢组件15,所述前端盖13和后端盖14固定连接在定子壳体12的两端,磁钢组件15固定在定子壳体12内,且转轴11穿过磁钢组件15。多组所述磁钢组件15之间设有隔磁片16。描述了伺服电机的构成,在电机启动过程中转轴11为转动状态,带动码盘4转动。参见图1所示,所述光电头6为反射式光电头。光电头6一般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透射式体积大,在小型电机中采用反射式光电头,可满足安装空间要求。参见图1、2、3所示,本技术以20机座号电机为例,图3为现有光电头6的位置,其分布在平行后罩2边沿处的中部,码盘4直径R为19mm,光电头的读取直径r为13.88mm。图2为本技术改进后的光电头6位置,光电头6位于后罩2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2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同样的码盘4直径,同样的光栅刻度宽度,其读取直径r’为17.20mm,因此光栅刻度相比于现有的数量可以增加,其读取直径比大约为1∶1.3,而分别率比也大约为1∶1.3。因此不同的两种光电头6的位置分布,编码器的分别率提高。在小机座号电机中(如20~55机座号)特别适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机(1)和后罩(2),后罩(2)固定在电机(1)的端部,所述电机(1)的转轴(11)上固定连接有码盘(4),后罩(2)上固定连接有线路板(5),线路板(5)电连接有朝向码盘(4)的光电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2)为方形后罩,且光电头(6)位于后罩(2)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2)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机(1)和后罩(2),后罩(2)固定在电机(1)的端部,所述电机(1)的转轴(11)上固定连接有码盘(4),后罩(2)上固定连接有线路板(5),线路板(5)电连接有朝向码盘(4)的光电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2)为方形后罩,且光电头(6)位于后罩(2)的直角处角落处,并位于后罩(2)的两个直角对角线S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还包括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丁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旭泉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