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40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23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固装置,包括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及未封闭的地下连续墙,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长度均大于基坑的深度;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内设置有钢筋;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未封闭侧设有工字钢,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的侧墙外侧;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与工字钢之间均设置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位于基坑底部上方。

Reinforc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固装置
本公开属于市政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明挖车站及附属设施深基坑开挖施工、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市政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各种管线难以迁改的问题,一般采用原地保护措施。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原地保护的管线还会影响的深基坑的开挖施工或地下构筑物的结构施工,这样给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围护结构施工困难,尤其是在富水的砂砾地层中,围护结构不能封闭或围护结构难以满足深基坑开挖条件,形成了深基坑开挖施工的重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固装置,其能够提高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施工的稳定性。本公开的一种加固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固装置,包括: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及未封闭的地下连续墙,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长度均大于基坑的深度;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内设置有钢筋;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未封闭侧设有工字钢,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的侧墙外侧;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与工字钢之间均设置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位于基坑底部上方。其中,所述工字钢为地下连续墙的组成部分,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侧墙外侧是车站结构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地,所述钢格栅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在灌注桩顶部的设定标高处设置有第一冠梁,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冠梁,所述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连接形成冠梁整体结构。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利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与工字钢之间钢格栅将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成整体,灌注桩顶部第一冠梁与地下连续墙顶部第二冠梁形成整体,提高整个加固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冠梁整体结构上设置有军便梁,军便梁上悬挂有钢丝绳,钢丝绳上悬吊有电力管沟。进一步地,所述军便梁架设于基坑两侧的冠梁整体结构上。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本公开提供的加固装置包括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未封闭侧的工字钢,混凝土灌注桩深入到基坑底部;在基坑底部上方还设置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未封闭侧的工字钢之间,提高了深基坑开挖施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冠梁2-军便梁3-钢丝绳4-电力管沟5-工字钢6-钢格栅7-基坑底部8-灌注桩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加固装置,包括: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8及未封闭的地下连续墙,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8的长度均大于基坑的深度;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8内设置有钢筋;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未封闭侧设有工字钢5,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的侧墙外侧;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8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8与工字钢5之间均设置有钢格栅6,所述钢格栅6位于基坑底部7上方。其中,所述工字钢5为地下连续墙的组成部分,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侧墙外侧是车站结构的组成部分。其中,钢格栅6是由一组平行的钢栅条组成。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钢格栅6等间距设置。具体地,钢格栅6的间距可设置为50cm。钢格栅6间距的最优距离为50cm,这样一方面能够节省整个加固装置的耗材,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加固装置稳定性的目的。在其他可替换的技术方案中,钢格栅6间距也可依据具体的工程水文地质及基坑深度设置为其他距离值。其中,在灌注桩8顶部的设定标高处设置有第一冠梁,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冠梁,所述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连接形成冠梁1整体结构。具体地,所述工字5为地下连续墙分幅施工的结构组成部分,灌注桩8顶部施做第一冠梁且与地下连续墙顶部第二冠梁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利用冠梁1整体结构提高整个加固装置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冠梁1整体结构上设置有军便梁2,军便梁2上悬挂有钢丝绳3,钢丝绳3上悬吊有电力管沟4。具体地,所述军便梁2架设与基坑两侧的冠梁1整体结构上。其中,冠梁1设置在基坑周边支护(围护)结构(多为桩和墙)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其作用其一是把所有的桩基连到一起(如钻孔灌注桩,旋挖灌注桩等),防止基坑(竖井)顶部边缘产生坍塌,其二是通过牛腿承担钢支撑(或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水平挤靠力和竖向剪力,冠梁1施工时必须凿除桩顶的浮浆等。军便梁2,也称为军用梁,是一种拼装式构架钢梁,由许多轻便钢构件组成。一般在使用地点用螺栓、销钉联结成整体,也可拼成整组架设。其特点是构件重量轻,互换性强,拼拆迅速,运输方便,可组成不同的中小跨度梁,构件可重复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固装置包括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8和地下连续墙未封闭侧的工字钢5,混凝土灌注桩8深入到基坑底部7;在基坑底部7上方还设置有钢格栅6,所述钢格栅6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8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8与地下连续墙未封闭侧的工字钢5之间,提高了深基坑开挖施工的稳定性。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及未封闭的地下连续墙,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长度均大于基坑的深度;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内设置有钢筋;/n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未封闭侧设有工字钢,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的侧墙外侧;/n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与工字钢之间均设置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位于基坑底部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根混凝土灌注桩及未封闭的地下连续墙,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长度均大于基坑的深度;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内设置有钢筋;
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未封闭侧设有工字钢,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的侧墙外侧;
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灌注桩之间以及混凝土灌注桩与工字钢之间均设置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位于基坑底部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栅等间距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王永军周建国孙连勇李春赵乾坤李圃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