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61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58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双排桩和冠梁,冠梁铺设在双排桩顶端,冠梁顶面构建挡土墙,冠梁底面的内、外排桩之间设排水沟,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内侧设有斜撑,斜撑的竖立面与挡土墙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的水平底面与冠梁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竖立面与水平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两斜撑之间的间距为3~10m;排水沟外侧壁紧贴外排桩并与外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紧贴内排桩并与内排桩连成一体,冠梁上两个斜撑之间开有与排水沟相通的检查井。该支护体系既可满足基坑支护又可作永久性挡土墙,排水沟可作临时排水沟和永久性排水沟:基坑支护体系安全,成本低,刚度够,稳定性好。施工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A double row pil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ystem with drainage ditch and retaining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双排桩的桩长会增加,桩径会增大;2.基坑支护施工量大,成本高,工期长;3.对一些场地狭窄的区域,基坑旁无排水沟施工空间,造成排水被阻断,严重影响支护体系的安全性能和工程的排水性能;4.在施工场地内单独设置排水沟会占用场地面积,不利于常内面积的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双排桩和冠梁,所述双排桩包括内排桩和外排桩,所述冠梁铺设在外排桩和内排桩的顶端,冠梁顶面构建挡土墙,挡土墙的顶端与地面标高一致,冠梁底面的内排桩和外排桩之间设排水沟;所述挡土墙建在冠梁顶面靠近外排桩一侧,所述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外侧为基坑土层,挡土墙内侧设有斜撑,斜撑的竖立面与挡土墙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的水平底面与冠梁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竖立面与水平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两斜撑之间的间距为3~10m;所述排水沟包括内侧壁、外侧壁和底板,外侧壁紧贴外排桩并与外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紧贴内排桩并与内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和外侧壁顶面高度与内排桩和外排桩的顶端高度一致,覆盖在排水沟顶面的冠梁上开有与排水沟相通的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位于相隔的两个斜撑之间。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检查井井口为圆形或为方形,井口上部砌筑有井墙,所述井墙顶部标高与地面标高一致。其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为上述的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双排桩施工S11桩身钢筋笼制作;S12打桩:桩身钢筋笼的制作验收合格后开始打桩,双排桩施工要采用跳打的形式,即打完第一个桩,跳过后面一个或者几个再打,拉长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防止前面桩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设计强度受临近桩施工影响而破坏;S13桩身混凝土浇捣:因双排桩桩顶标高低于原有地面标高,混凝土浇捣过程要用吊锤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标高,以免混凝土超灌;S14桩头破除按支护桩桩顶设计标高,进行桩头的破除;S2排水沟施工S21排水沟土方开挖:根据排水沟沟底设计标高,开挖内、外排桩之间的土层至排水沟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排水沟垫层的施工,随后浇筑排水沟底板;S22排水沟侧壁钢筋植筋:排水沟侧壁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双层双向钢筋,双层水平钢筋需植筋锚入支护桩,即内侧壁的双层水平钢筋锚入内排桩,外侧壁的双层水平钢筋锚入外排桩,锚入钢筋的长度为150mm;S23排水沟侧壁钢筋绑扎施工:先将排水沟侧壁钢筋与步骤S32中已植筋的钢筋搭接,再进行排水沟侧壁竖向钢筋的绑扎;S24排水沟侧壁模板安装:侧壁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根据排水沟的截面尺寸,支设侧壁模板并加固;S25排水沟侧壁混凝土浇捣:混凝土浇捣过程要振捣密实,保证混凝土浇捣成型质量;S3冠梁施工S31冠梁钢筋绑扎:在内、外排桩绑扎冠梁钢筋并预留排水沟检查井;S32预埋挡土墙和斜撑钢筋,将挡土墙和斜撑钢筋预埋入冠梁钢筋,预埋钢筋插入冠梁的长度不小于500mm;S33在排水沟上支撑冠梁模板;冠梁钢筋验收合格后,根据冠梁的厚度尺寸,支设冠梁模板并加固;S34进行冠梁混凝土的浇捣施工;S35冠梁施工完成后,从检查井口取出冠梁的支撑材料和模板材料;S4挡土墙和斜撑施工S41挡土墙和斜撑的钢筋绑扎;挡土墙和斜撑的钢筋要与步骤S42已预埋的挡土墙和斜撑钢筋搭接;S42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根据挡土墙和斜撑的截面尺寸,支设挡土墙和斜撑模板并加固;S43进行挡土墙和斜撑混凝土的浇捣施工;挡土墙和斜撑的混凝土浇捣应采用分层的方式逐层浇筑,分层高度一般区300mm~500mm;S5砌筑检查井井墙在基坑土方回填前,沿检查井井口位置,用M7.5水泥砂浆和MU10砖砌筑检查井井墙至地面标高,即井墙高度与地面标高一致。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之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此支护体系既满足了基坑支护和永久性挡土墙的施工,在保证基坑支护体系安全的情况下,减少双排支护桩的长度和直径;降低成本;2.同时在双排支护桩间设置排水沟,该排水沟既可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沟使用,又可作永久性排水沟:(1)排水沟设在双排桩间,充分利用了双排桩间空隙,不需要再额外单独做排水沟,可以减少另外构建临时排水沟的施工和拆除费用,也不需要再占用其他用地面积;(2)排水沟的内、外侧壁紧贴双排桩的侧壁,内侧壁与内排桩连接成一个整体,外侧壁与外排桩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可保证排水沟侧壁的刚度和强度,又可节约资源;3.双排桩顶面的冠梁可以兼做排水沟的盖板,不需要再额外做水沟盖板,不仅可节省大量成本,而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4.冠梁顶部的挡土墙采用悬臂式挡土墙加斜撑的形式,冠梁每两斜撑之间可以空出排水沟留设检查井的空间,既方便排水沟的清理和维修,又可保证检查井处在冠梁连接桩的中间位置,增强冠梁的联系作用;5.该支护体系,挡土墙和斜撑位于支护桩的上方,斜撑的竖立面与挡土墙内侧面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的水平底面与冠梁顶面锚固刚性连接,可以增强斜撑的抵抗能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之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结构示意图:图1为主视图,图2为图1之A-A剖视图,图3为俯视图;图4为图2之B部放大图;图5为图4之C-C剖视图;图6为排水沟结构示意图;图7为已有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结构示意图;图中:H―地面标高,1―内排桩,2―冠梁,3―挡土墙,31―挡土墙钢筋,4―斜撑,41―斜撑钢筋,5―排水沟,51―内侧壁,52―外侧壁,53―底板,6―检查井,7―外排桩,8―中间土层,9―基坑土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双排桩和冠梁2,所述双排桩包括内排桩1和外排桩7,所述冠梁铺设在外排桩1和内排桩7的顶端,冠梁2顶面构建挡土墙3,挡土墙的顶端与地面标高一致,冠梁底面的内排桩1和外排桩7之间设排水沟5;所述挡土墙建在冠梁顶面靠近外排桩7一侧,所述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外侧为基坑土层9,挡土墙内侧设有斜撑4,斜撑的竖立面与挡土墙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的水平底面与冠梁2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竖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双排桩和冠梁(2),所述双排桩包括内排桩(1)和外排桩(7),其特征在于:/n所述冠梁铺设在外排桩(1)和内排桩(7)的顶端,冠梁(2)顶面构建挡土墙(3),挡土墙的顶端与地面标高一致,冠梁底面的内排桩(1)和外排桩(7)之间设排水沟(5);/n所述挡土墙建在冠梁顶面靠近外排桩(7)一侧,所述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外侧为基坑土层(9),挡土墙内侧设有斜撑(4),斜撑的竖立面与挡土墙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的水平底面与冠梁(2)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竖立面与水平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两斜撑之间的间距为3~10m;/n所述排水沟(5)包括内侧壁(51)、外侧壁(52)和底板(53),外侧壁紧贴外排桩并与外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紧贴内排桩并与内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和外侧壁顶面高度与内排桩和外排桩的顶端高度一致,覆盖在排水沟顶面的冠梁上开有与排水沟(5)相通的检查井(6),所述检查井(6)位于相隔的两个斜撑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9 CN 20191065718561.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双排桩和冠梁(2),所述双排桩包括内排桩(1)和外排桩(7),其特征在于:
所述冠梁铺设在外排桩(1)和内排桩(7)的顶端,冠梁(2)顶面构建挡土墙(3),挡土墙的顶端与地面标高一致,冠梁底面的内排桩(1)和外排桩(7)之间设排水沟(5);
所述挡土墙建在冠梁顶面靠近外排桩(7)一侧,所述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外侧为基坑土层(9),挡土墙内侧设有斜撑(4),斜撑的竖立面与挡土墙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的水平底面与冠梁(2)锚固刚性连接,斜撑竖立面与水平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两斜撑之间的间距为3~10m;
所述排水沟(5)包括内侧壁(51)、外侧壁(52)和底板(53),外侧壁紧贴外排桩并与外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紧贴内排桩并与内排桩连成一体,内侧壁和外侧壁顶面高度与内排桩和外排桩的顶端高度一致,覆盖在排水沟顶面的冠梁上开有与排水沟(5)相通的检查井(6),所述检查井(6)位于相隔的两个斜撑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井口为圆形或为方形,井口上部砌筑有井墙,所述井墙顶部标高与地面标高一致。


3.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双排桩施工
S11桩身钢筋笼制作;
S12打桩:桩身钢筋笼的制作验收合格后开始打桩,双排桩施工要采用跳打的形式,即打完第一个桩,跳过后面一个或者几个再打,拉长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防止前面桩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设计强度受临近桩施工影响而破坏;
S13桩身混凝土浇捣:因双排桩桩顶标高低于原有地面标高,混凝土浇捣过程要用吊锤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黄敏轩陆深成李颖张祖华梁圃菘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