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37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便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筑路结构包括面板、柔性空腔,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空腔的顶面之上,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进砂孔,所述进砂孔与所述柔性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柔性空腔的四周围护有刚性护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方法简单,能填充既有道路表面的凹陷,无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整平作业,缩短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既有道路的原地貌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也不会遗留道路填土等杂填土,便于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不浪费建筑材料,环保、经济且高效的政策;防止砂子堆积成塔状;无需设置电路结构即可控制进砂量;注砂效率高;行车舒适度高。

An assembled road constru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便道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速度的逐年提升,普铁、高铁、高速公路等项目越来越多。在工程修建过程中,往往需要修建施工便道,作为一种临时用道,道路等级较低,且没有严格的质量检测措施。在工程修建完成后,大部分施工便道损坏严重,可用性降低,大多处于荒废状态,由于其在修建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且其修建填筑了大量的杂填土等,故对便道区域的土地造成了极大地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将注满砂子的柔性空腔放置在既有道路上,能抹平既有道路的凹凸不平;当车辆从柔性腔体上驶过时,由于砂子的扩散范围得到限制既能确保面板的高度始终符合要求,还能利用砂子分散车轮的重力,减小行车对既有道路的影响。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置于既有道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筑路结构包括面板、柔性空腔,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空腔的顶面之上,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进砂孔,所述进砂孔与所述柔性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柔性空腔的四周围护有刚性护腔板。所述柔性空腔的底面铺有柔性底架,所述柔性底架在所述刚性护腔板的围护范围内。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与所述柔性空腔相通,所述充气孔内可拆装式设有气孔塞。所述筑路结构还包括刚性侧架,所述刚性侧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柔性空腔的两侧,所述刚性侧架上设有滑动槽,所述面板和所述柔性空腔的两侧设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嵌入相邻的所述滑动槽内,将所述面板和所述柔性空腔限制在相邻的所述刚性侧架间;所述刚性侧架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滑动凸起上可拆卸式地安装有吊耳。所述进砂孔内设有进砂装置,所述进砂装置包括进砂主件及顶杆,所述进砂主件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过滤板锚孔,所述顶杆的底面穿过所述过滤板锚孔伸出所述进砂主件的底面;所述顶杆的长度满足于使其杆底接触于所述柔性空腔的内底面的要求。所述进砂主件包括进砂漏斗及安装在所述进砂漏斗底部的出砂筒,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进砂漏斗内;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上设有拉环锚孔,所述顶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拉环锚孔及所述过滤板锚孔伸出所述出砂筒的底面。一种上述装配式筑路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相邻的刚性侧架定位;起吊面板、柔性空腔及柔性底架使得所述面板两端的滑动凸起嵌入所述刚性侧架的凹槽内;通过进砂孔向所述柔性空腔中注砂;注砂至所述面板达到预设高度,在所述进砂孔内设置砂孔塞。注砂前通过充气孔向所述柔性空腔中充气,注砂完成后,在所述充气孔内设置气孔塞。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方法简单,能填充既有道路表面的凹陷,无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整平作业,缩短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既有道路的原地貌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也不会遗留道路填土等杂填土,便于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不浪费建筑材料,环保、经济且高效的政策;防止砂子堆积成塔状;无需设置电路结构即可控制进砂量;注砂效率高;行车舒适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面板及柔性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进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刚性侧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所示,图中标记1-22别表示为:进砂漏斗1、出砂筒2、过滤板3、面板4、顶杆5、螺纹6、拉环7、拉环锚孔8、柔性空腔9、柔性杆头10、刚性护腔板11、刚性侧架12、柔性底架13、固定支架14、固定杆15、吊耳16、排砂孔17、滑动凸起18、滑动槽19、进砂孔20、充气孔21、筑路单元22。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筑路结构,将注满砂子的柔性空腔9放置在既有道路上,能抹平既有道路的凹凸不平;当车辆从柔性空腔9上驶过时,由于砂子的扩散范围得到限制既能确保面板4的高度始终符合要求,还能利用砂子分散车轮的重力,减小行车对既有道路的影响。如图1所示,该筑路结构包括筑路单元22及进砂孔20。其中,筑路单元22包括柔性空腔9及面板4,面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空腔9的顶面,面板4上设有进砂孔20,进砂孔20与柔性空腔9内部相通,后期将柔性空腔9放置在既有道路上,通过进砂孔20向柔性空腔9内注砂,柔性空腔9内的砂子能填充既有道路表面的凹陷,无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整平作业,缩短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当车辆从面板4上行驶时,避免车架轮胎凹陷或打滑,提高行车平稳性。如图1所示,柔性空腔9的四周围护有刚性护腔板11,用来限定柔性空腔9的形状,当车辆从面板4上驶过时,由于砂子的扩散范围被刚性护腔板11限制,既能确保面板4的高度始终符合要求,还能利用砂子分散车轮的重力,减小行车对既有道路的影响。施工结束后,移除筑路单元22,既有道路的原地貌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也不会遗留道路填土等杂填土,便于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后期可将砂子从柔性空腔9内倒出,实现回收再利用,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不浪费建筑材料,环保、经济且高效的政策。结合图1及图4所示,该筑路结构还包括进砂装置,该进砂装置包括进砂主件,进砂主件包括进砂漏斗1及出砂筒2。其中,出砂筒2固定在进砂漏斗1的底面,出砂筒2置于进砂孔20内,底部伸入柔性空腔9内,后期砂子从进砂漏斗1灌入,并从出砂筒2流入柔性空腔9内,实现进砂作业。进砂漏斗1呈上大下小状,可以防止灌砂时砂子撒出,避免造成浪费。进砂漏斗1的底面宽度与进砂孔20的孔径一致,能将进砂漏斗1卡在进砂孔20外,无需施工人员在进砂作业时全程提拉住进砂主件,减少劳动力。如图1所示,出砂筒2的底面略高于柔性空腔9的底面,在确保有效进砂的前提下,还能防止砂子堆积成塔状,使得砂子均匀地铺在柔性空腔9内。结合图1及图4所示,进砂漏斗1内设有过滤板3,有效过滤砂子中的有害颗粒。过滤板3上设有过滤板锚孔,顶杆5的底端依次穿过滤板锚孔及出砂筒2与柔性空腔9的底面接触。顶杆5与过滤板锚孔构成螺纹配合,通过提拉顶杆5即可提取和放置该进砂装置;还可通过旋转顶杆5调整柔性空腔9的高度,以此控制进砂量的多少,装置成本低,无需设置电路结构即可控制进砂量。结合图1及图4所示,沿过滤板3的上表面设有拉环7,便于拿取及放置该进砂装置。拉环7上设有拉环锚孔8,顶杆5的底端先穿过拉环锚孔8再穿入过滤板锚孔内,使得顶杆5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为进入出砂筒2内的砂子起到引流作用,使得砂子在柔性空腔9内均匀摊开。如图1及图4所示,顶杆5的底端设有柔性杆头10,防止顶杆5在施力过程中损坏柔性空腔9。结合图1及图4所示,出砂筒2的外壁设有螺纹6,与进砂孔20构成螺纹配合,提高两者连接强度,减小两者间的空隙,防止砂子从空隙内注入或溢出。如图1所示,面板4上还有充气孔21,充气孔21与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置于既有道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筑路结构包括面板、柔性空腔,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空腔的顶面之上,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进砂孔,所述进砂孔与所述柔性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柔性空腔的四周围护有刚性护腔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置于既有道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筑路结构包括面板、柔性空腔,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空腔的顶面之上,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进砂孔,所述进砂孔与所述柔性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柔性空腔的四周围护有刚性护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空腔的底面铺有柔性底架,所述柔性底架在所述刚性护腔板的围护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与所述柔性空腔相通,所述充气孔内可拆装式设有气孔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筑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筑路结构还包括刚性侧架,所述刚性侧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柔性空腔的两侧,所述刚性侧架上设有滑动槽,所述面板和所述柔性空腔的两侧设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嵌入相邻的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郑晓慧王其合王文庆柯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