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33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壳体内为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一组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壳体通过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壳体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组件,壳体的出料口一端设有收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保证了热处理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效。

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heat treatment device for iron and steel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采用控轧控冷技术生产的各类热轧钢卷,在进行大生产之前,一般都会进行实验室的模拟卷取实验来模拟板卷生产现场的生产工艺,确保控轧控冷板卷的卷取能满足技术要求。实验室模拟钢板的卷取一般采用热处理退火炉进行,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及冷却速度来达到模拟现场热轧板卷的冷却过程,即通过实验室的模拟研究,确定最终的卷取温度,作为控制工艺参数输出到现场生产。目前,对实验室进行钢板卷取模拟实验一般采用箱式的热处理退火炉,热轧后的钢板在进入热处理退火炉前按照热处理炉的实际长度被分成若干分后放进热处理炉内。这种热处理炉内用来放置钢板的底板一般都是非移动式,由于没有移动装置,操作起来十分不便。热处理炉一般只能放置一层钢板,所以炉膛容量一般不大,钢板冷却降温并放入炉膛前需要经过剪板机裁成小样才能放入。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延长操作时间,影响对钢板的温度控制。而且由于钢板直接放在炉内的炉底板上,加之这种退火炉一般不装有热风循环及冷却风机等装置,内部热量的流通不均匀,也影响钢板的模拟工艺的准确形性。专利200620043319.3公开了一种可均匀加热长钢板的长钢板用箱式热处理炉。主要解决现有热处理炉无法直接处理长钢板以及对处理均匀性无法控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炉体、炉壳、炉门、热电偶和控制器,炉体长度与长钢板匹配,在炉膛中设置一层以上可往复运动的滚动辊,滚动辊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滚动辊联接伺服电机并由之驱动;在炉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炉门,在炉膛内滚动辊上方设有导流罩,在炉壳上表面设有送热装置、冷风机、热循环风机,送热装置和热循环风机设置炉壳上表面两端风道内并与炉膛连通,多个冷风机设置在送热装置和热循环风机之间的炉壳风道内并与炉膛连通,所述送热装置包括强对流循环风机和电热丝,强对流循环风机设置在电热丝上方,控制器和热电偶设置在炉体侧部。在上述热处理炉中,叠加两层的处理方式容易受热不均匀,影响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操作简单,保证了热处理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效。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壳体内为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一组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第一传动辊组位于出料口的上方,第二传动辊位于出料口的下方,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均包括多个水平布设的传动辊,传动辊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传动辊的第一转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实现联动,第二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实现联动,第一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三传动齿轮相连接,第二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四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五传动齿轮相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转动,使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以同样的速度反向转动,使夹持在两者之间的钢板进行移动;壳体通过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壳体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组件,壳体的出料口一端设有收料组件;进料组件和收料组件均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传输机构,支撑底板固定在地面上,支撑底板上通过多个气缸可升降的固定一个支撑顶板;传输机构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在壳体上、位于进料口或出料口的上方,支架下方设有固定座,压辊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座上,第二转轴上设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通过第五链条与固定在第三电机上的第七传动齿轮相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加热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至少设有两组出风口组,每组出风口组均包括一个设置在加热腔顶部的上出风口和一个设置在加热腔底部的下出风口,每组出风口组分别与一个热风机相连接。进一步的,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中的传动辊交错设置。进一步的,收料组件的支撑顶板上垂直的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位于支撑顶板远离出料口的一侧。进一步的,支架中设有调节腔,固定座的顶部穿过支架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顶板相连接,顶板与调节腔的顶部之间压设至少一个弹簧。进一步的,在其中一组出风口组的上出风口的下方、下出风口的上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电加热管。本技术控制方法为:(1)将待处理的钢板叠加的放置在进料组件的支撑顶板上,通过第三电机使压辊转动,将位于顶部的钢板自进料口送入加热腔中;(2)在加热腔中对钢板进行热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钢板夹持在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之间向出料口移动;(3)钢板移出出料口后,在收料组件的压辊的作用下移动至支撑顶板上,收料组件的支撑顶板在其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一个工作位;(4)通过气缸将进料组件的支撑顶板向上移动一个工作位,重复进行(1)(2)(3)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对钢板进行热处理,操作简单,保证了热处理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壳体1、进料口2、出料口3、第一传动辊组4、第二传动辊组5、第一转轴6、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链条8、第二链条9、第二传动齿轮10、第三链条11、第三传动齿轮13、第四传动齿轮14、第四链条15、第五传动齿轮17、钢板18、进料组件19、收料组件20、支撑底板21、支撑顶板22、传输机构23、气缸24、支架25、固定座26、压辊27、第二转轴28、第六传动齿轮29、第五链条30、第三电机31、第七传动齿轮32、出风口组33、上出风口34、下出风口35、限位挡板36、调节腔37、顶板38、弹簧39、电加热管40。如图所示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2、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3,进料口和出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壳体内为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一组第一传动辊组4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5,第一传动辊组位于出料口的上方,第二传动辊位于出料口的下方,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均包括多个水平布设的传动辊,传动辊通过第一转轴6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传动辊的第一转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8实现联动,第二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9实现联动,第一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二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11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三传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n壳体内为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一组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第一传动辊组位于出料口的上方,第二传动辊位于出料口的下方,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均包括多个水平布设的传动辊,传动辊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传动辊的第一转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实现联动,第二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实现联动,第一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三传动齿轮相连接,第二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四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五传动齿轮相连接;/n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转动,使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以同样的速度反向转动,使夹持在两者之间的钢板进行移动;/n壳体通过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壳体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组件,壳体的出料口一端设有收料组件;/n进料组件和收料组件均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传输机构,支撑底板固定在地面上,支撑底板上通过多个气缸可升降的固定一个支撑顶板;/n传输机构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在壳体上、位于进料口或出料口的上方,支架下方设有固定座,压辊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座上,第二转轴上设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通过第五链条与固定在第三电机上的第七传动齿轮相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支架上;/n加热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至少设有两组出风口组,每组出风口组均包括一个设置在加热腔顶部的上出风口和一个设置在加热腔底部的下出风口,每组出风口组分别与一个热风机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壳体内为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一组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第一传动辊组位于出料口的上方,第二传动辊位于出料口的下方,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均包括多个水平布设的传动辊,传动辊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传动辊的第一转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实现联动,第二传动辊组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实现联动,第一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三传动齿轮相连接,第二传动辊组的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上还设有第四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五传动齿轮相连接;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转动,使第一传动辊组和一组第二传动辊组以同样的速度反向转动,使夹持在两者之间的钢板进行移动;
壳体通过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壳体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组件,壳体的出料口一端设有收料组件;
进料组件和收料组件均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传输机构,支撑底板固定在地面上,支撑底板上通过多个气缸可升降的固定一个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査显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