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8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包括制件主体和连接部,制件主体包括具有绝缘性的板体,以及镭射于板体上的沿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导电线,且各导电线之间间隔布置;连接部构成与各导电线间的分别连接,并为分设于导电线两端的两个,且连接部具有与各导电线间一一对应并焊接相连的若干焊接端,以及分别与各焊接端一一对应的电连接、以与外部连接器插装连接的若干插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各导电线直接镭射于板体上,装配简单,耗时较少,且导电线固定牢固,从而可避免各导电线之间以及导电线与板体间发生干涉;通过各焊接端与各导电线一一焊接相连,可提高两者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能够满足高振动条件下的信号传输稳定性。

Automobile parts with integrated harnes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
技术介绍
基于汽车的电器件较多,汽车上通常分布有多条线束,为了规整线束并保护线束,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汽车上设置有护线板,并将线束约束于护线板内,以保护并规整线束。而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存在至少如下的几种缺点,例如,线束无法平贴在护线板内壁而突出护线板,突出的导电线极易造成线束与护板壳体磨损,从而导致线束损坏失效。另外,因汽车线束走向不规则,在汽车上多有采用异形护线板,但线束在异形护线板内不易固定牢固,从而易造成各线束间相互干涉,以及线束与护板反复碰撞接触而产生异响。此外,基于现有线束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其在异形护线板内布置较困难,耗时较长,且也无法准确限定线束走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导电线固定牢固,并至少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导线之间以及导线与板体之间发生干涉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包括:r>制件主体,所述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件主体,所述制件主体包括具有绝缘性的板体,以及镭射于所述板体上的沿所述板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导电线(3),且各所述导电线(3)之间间隔布置;/n连接部(2),构成与各所述导电线(3)间的分别连接,并为分设于所述导电线(3)两端的两个,且所述连接部具有与各所述导电线(3)间一一对应并焊接相连的若干焊接端,以及分别与各所述焊接端一一对应的电连接、以与外部连接器插装连接的若干插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件主体,所述制件主体包括具有绝缘性的板体,以及镭射于所述板体上的沿所述板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导电线(3),且各所述导电线(3)之间间隔布置;
连接部(2),构成与各所述导电线(3)间的分别连接,并为分设于所述导电线(3)两端的两个,且所述连接部具有与各所述导电线(3)间一一对应并焊接相连的若干焊接端,以及分别与各所述焊接端一一对应的电连接、以与外部连接器插装连接的若干插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端为与所述导电线(3)焊接相连的焊针(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部(2)上形成有插槽(203),所述插槽(203)内设有插针端子,所述插接端由所述插针端子中的插针(202)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部(2)上构造有引导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槽(203)内的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被配置为卡接于所述板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宁崔颖武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