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60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的前端设有管头,引流管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引流管本体靠近管头的一端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引流孔,引流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表,引流管本体上还通过电镀银的方式形成了镀银部,引流管本体的后端套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一侧壁上设有冲洗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脑室引流管需长期置留在患者脑内且需反复进行冲洗可能导致患者颅内感染的问题,通过电镀在引流管本体上的银涂层,有效抑制细菌活性,降低了对引流管进行冲洗的频率,且提高了插管效率和引流效果,降低了患者颅内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A silver plated ventricular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引流管
,具体为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
技术介绍
脑室引流管术是脑科术后引流的新方法,其主要关键在于带头皮针的引流导管的技术上体现。脑室置管外引流术的适用范围广,用于各种类型的脑出血,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因其要长期留置并且需反复冲洗而存在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颅内感染延缓病情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众所周知,银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其抗菌原理是降低细菌粘附在体外和阻止生物膜的形成,因此镀银涂层管例如尿管等,已被广泛研究。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脑室引流管需长期置留在患者脑内且需反复进行冲洗可能导致患者颅内感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前端设有管头,所述引流管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管本体靠近所述管头的一端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引流孔,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表,所述引流管本体上还通过电镀银的方式形成了镀银部,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后端套设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一侧壁上设有冲洗连接管,所述冲洗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套管的一端设有口盖,所述口盖靠近所述冲洗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口盖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引流管本体外设有管芯,所述管芯的后端设有限位圈。优选的,所述管头呈子弹头形状,所述管头与所述引流管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若干所述引流孔依次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镀银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管头的顶端到所述刻度表末端的间距。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侧壁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优选的,所述冲洗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套管的侧壁后连通到所述引流管本体内,所述冲洗连接管的底端外侧壁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侧壁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优选的,所述口盖远离所述凸块312的一端与所述冲洗连接管铰接,所述口盖、所述卡块以及所述凸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块的直径与所述冲洗连接管的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管芯与所述限位圈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管芯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管头的顶端到所述连接套管的末端之间的间距,所述限位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镀银的引流管本体,并在引流管本体上设置刻度表,在使用时可以直观地判断引流管本体插入患者脑内的深度以判断插管的位置,且镀银的管体可以有效抗菌,即可以减少引流管的冲洗次数和频率,降低了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可能性;2.本技术通过在引流管本体的后端设置连接套管,便于连接引流袋或引流器,同时在连接套管上设置冲洗连接管,冲洗连接管上设置口盖,便于直接连接冲洗管对引流管本体和患者颅内伤口进行冲洗,方便快捷;3.本技术通过设置与引流管本体尺寸相匹配的管芯,管芯的后端设置限位圈,管芯全身镀银,对患者进行插管时,可以将管芯插入引流管本体以作加强之用,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插管,同时插管时管芯堵住引流孔,避免损伤患者的脑组织。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脑室引流管需长期置留在患者脑内且需反复进行冲洗可能导致患者颅内感染的问题,通过电镀在引流管本体上的银涂层,有效抑制细菌活性,降低了对引流管进行冲洗的频率,且提高了插管效率和引流效果,降低了患者颅内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镀银的脑室引流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引流管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引流管本体配合管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管本体;10、镀银部;101、引流通道;102、引流孔;103、刻度表;11、管头;2、连接套管;3、冲洗连接管;31、口盖;311、卡块;312、凸块;4、管芯;41、限位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如图1-2所示,包括引流管本体1,引流管本体1的前端设有管头11,引流管本体1内设有引流通道101,引流管本体1靠近管头11的一端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引流孔102,引流管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表103,引流管本体1上还通过电镀银的方式形成了镀银部10,引流管本体1的后端套设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的一侧壁上设有冲洗连接管3,冲洗连接管3远离连接套管2的一端设有口盖31,口盖31靠近冲洗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卡块311,口盖31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块312。本实施例中,管头11呈子弹头形状,管头11与引流管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引流管本体1结构稳固。进一步地,若干引流孔102依次交错分布,使方向相对立的引流孔102之间形成压力差,有利于加强引流效果。本实施例中,镀银部10的长度大于管头11的顶端到刻度表103末端的间距,因人体存在差异,不同的患者或不同的病症在进行脑室置管外引流术时,引流管本体1插入的深度不同,因此镀银部10的长度尽可能长,则即使将引流管本体1插到最深处,镀银部10也能够对患者的伤口起到抗菌保护作用。具体地,引流管本体1的长度和刻度表103的尺寸根据需求生产为不同尺寸,因一般脑室引流管插入深度为5~7cm为佳,本实施例中刻度表103优选为10cm,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计算引流管本体1深入的深度时,需将刻度数加上管头11的长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管头11的长度优选为2cm。本实施例中,连接套管2的内侧壁与引流管本体1的外侧壁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使连接套管2与引流管本体1连为一体,便于连接引流袋或引流器等。本实施例中,冲洗连接管3穿过连接套管2的侧壁后连通到引流管本体1内,冲洗连接管3的底端外侧壁与引流管本体1的侧壁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冲洗时,可以先暂停引流,然后将冲洗管接到冲洗连接管3内,灌入冲洗液,冲洗完毕后移除冲洗管,重新盖上口盖31,并继续进行引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前端设有管头(11),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设有引流通道(101),所述引流管本体(1)靠近所述管头(11)的一端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引流孔(102),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表(103),所述引流管本体(1)上还通过电镀银的方式形成了镀银部(10),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后端套设有连接套管(2),所述连接套管(2)的一侧壁上设有冲洗连接管(3),所述冲洗连接管(3)远离所述连接套管(2)的一端设有口盖(31),所述口盖(31)靠近所述冲洗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卡块(311),所述口盖(31)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块(312),所述引流管本体(1)外设有管芯(4),所述管芯(4)的后端设有限位圈(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前端设有管头(11),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设有引流通道(101),所述引流管本体(1)靠近所述管头(11)的一端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引流孔(102),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表(103),所述引流管本体(1)上还通过电镀银的方式形成了镀银部(10),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后端套设有连接套管(2),所述连接套管(2)的一侧壁上设有冲洗连接管(3),所述冲洗连接管(3)远离所述连接套管(2)的一端设有口盖(31),所述口盖(31)靠近所述冲洗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卡块(311),所述口盖(31)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块(312),所述引流管本体(1)外设有管芯(4),所述管芯(4)的后端设有限位圈(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1)呈子弹头形状,所述管头(11)与所述引流管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引流孔(102)依次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银的脑室引流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同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