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2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的便于连接引流袋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与管体相连的连接体、设置在靠近管体端的两个密封环和设置在连接体上的连接头,连接头从左到右依次为进液部、连接部、限位部、握持部和接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便于连接引流袋,通过在连接机构中设置两个与连接头的进液部配合的密封环,便于通过移动连接头实现引流通道的连通或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基本操作之一,对于急性胰腺炎、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腹水在药物治疗不佳时,常通过腹腔穿刺术进行放腹水、腹腔化疗等协助治疗。现有的腹腔引流管存在以下不足:不能从穿刺套管中插入腹腔;需要采用单独堵头或夹子实现引流通道外端的密封,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便于连接引流袋,通过在连接机构中设置两个与连接头的进液部配合的密封环,便于通过移动连接头实现引流通道的连通或断开。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便于连接引流袋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管体相连的连接体、设置在靠近所述管体端的两个密封环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从左到右依次为进液部、连接部、限位部、握持部和接头部。进一步,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所述接头部的便于液体流出的圆孔,所述进液部伸入所述管体端呈球头状,所述进液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端呈环柱形,所述环柱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圆孔连通的导液孔。进一步,所述连接体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右部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止所述连接头滑出的限位销。进一步,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便于所述限位销插入的第一环槽。进一步,所述握持部的四周设置有滚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槽。进一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管体相连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二环槽。进一步,所述管体包括与所述连接体相连的直管部和与所述直管部相连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直管部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螺旋槽,所述直管部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止所述引流管滑脱的防滑环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在连接机构中设置连接头,并在连接头的接头部上设置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槽,便于连接引流袋的接管,防止接管滑脱;通过在连接机构中设置两个与连接头的进液部配合的密封环,便于通过移动连接头实现引流通道的连通或断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流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流通道断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3,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设置在所述管体1上的便于连接引流袋的连接机构2,连接机构2包括与管体1相连的连接体21、设置在靠近管体1端的两个密封环22和设置在连接体21上的连接头23,连接头23从左到右依次为进液部231、连接部232、限位部233、握持部234和接头部235;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便于连接引流袋,通过在连接机构中设置两个与连接头的进液部配合的密封环,便于通过移动连接头实现引流通道的连通或断开;当需要连通导流通道时,将连接头与接头体螺纹连接,使得进液部的导液孔与管体的内腔连通,实现引流;当需要断开导流通道,将连接头从接头体上拧下,并向外拉动连接头,使得进液部的导液孔位于两个密封环间,使得导流通道断开,便于实现后续操作。进一步,连接头23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接头部235的便于液体流出的圆孔,进液部231伸入管体1端呈球头状,进液部231与连接部232相连端呈环柱形,环柱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与圆孔连通的导液孔,导液孔至少为两个。进一步,连接体21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右部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止连接头23滑出的限位销24,限位销至少为两个,通过设置限位销,限制连接头的最大位移,避免连接头被拉出。进一步,连接头23的中部设置有与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便于通过拧紧连接头使得连接头的进液部伸入管体中,连通导流通道;限位部233上设置有便于限位销24插入的第一环槽,便于限位销在第一环槽中滑动,防止连接头从接头体中滑出。进一步,握持部234的四周设置有滚花,便于旋转连接头,连接部的外壁呈锥形,锥形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槽,三角形的环槽至少为四个,便于连接引流袋的接管,防止接管脱落。进一步,连接体21与管体1相连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二环槽,第二环槽至少为三个,防止管体与连接体发生相对滑动。进一步,管体1包括与连接体21相连的直管部11和与直管部11相连的导流部12,导流部1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直管部11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螺旋槽,导流螺旋槽至少为三个,直管部1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止引流管滑脱的防滑环槽,防止固定后的引流管的滑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便于连接引流袋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管体相连的连接体、设置在靠近所述管体端的两个密封环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从左到右依次为进液部、连接部、限位部、握持部和接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便于连接引流袋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管体相连的连接体、设置在靠近所述管体端的两个密封环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从左到右依次为进液部、连接部、限位部、握持部和接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所述接头部的便于液体流出的圆孔,所述进液部伸入所述管体端呈球头状,所述进液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端呈环柱形,所述环柱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圆孔连通的导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从穿刺套管中插入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右部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止所述连接头滑出的限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刚王子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