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iPSC的体外神经元发育模型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81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hiPSC的体外神经元发育模型的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人源成纤维细胞进行化学脂质体RNAiMax转染构建h iPSC细胞系,在含SMAD抑制剂、SHH激动剂和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化学试剂的诱导分化,构建人源神经元,再培养至成熟,从而完成神经元发育模型的构建。该发育模型的运用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认知疾病以及生理下的细胞骨架动力学的理解和用于药物的筛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ipsc的体外神经元发育模型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采用人成纤维细胞来源的神经元发育模型,既可以携带人类遗传背景,又同时克服了成体细胞无法再现神经元发育过程的问题,这些是近年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2、建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神经元发育模型,探究不同发育时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动力规律。神经元胞体运动和突起生长坍塌修剪过程均表现出早期活跃于中晚期,提示可在神经元发育早期对神经元动力进行干预和研究,为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神经元动力异常的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3、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结构正常是发挥功能作用的前提,神经元发育分化过程中任何异常均会为成年后包括癫痫在内的疾病埋下隐患,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点,神经元的极性形态是神经系统构成功能网络的基础,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产生于室管膜层和亚室管膜层的神经元需要迁徙到特定的大脑区域发挥作用,神经元的异常迁徙对脑回路的正常发育以及正常的脑功能活动至关重要,由于神经元的迁徙异常导致的各种脑回路畸形和功能障碍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hiPSC的体外神经元发育模型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化学脂质体转染为4次转染,每次间隔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转染培养基包括hiPSC诱导培养基和hiPSC扩增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iPSC诱导培养基包含DMEM/F12基础培养基和特异性因子,所述特异性因子包含5%人血清、5μM Y-27632、维生素和5μM丁酸钠;所述hiPSC扩增培养基为mTesR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hipsc的体外神经元发育模型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化学脂质体转染为4次转染,每次间隔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转染培养基包括hipsc诱导培养基和hipsc扩增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ipsc诱导培养基包含dmem/f12基础培养基和特异性因子,所述特异性因子包含5%人血清、5μm y-27632、维生素和5μm丁酸钠;所述hipsc扩增培养基为mtesr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化学诱导分化包含两个诱导阶段,第一诱导阶段的培养基为神经外胚层诱导培养基,包含基础培养基和特异性添加因子,第二诱导阶段的培养基包含神经干细胞扩张培养基,神经分化培养基和神经元成熟培养基,其中,每种培养基含有基础培养基和选自bfgf、egf、bdnf和camp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神经营养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诱导阶段神经外胚层诱导培养基的基础培养基为neurobasal:dmem/f12=1:1混合培养液,所述特异性添加因子包括以下终浓度的组分:ldn193189100ng/ml,sb43152410μm,sag 400nm,n2 supplement0.5%,b27supplement 1%,itsa(insulin-transferrin-seleniuma)1%,glutamax 1%,penicillin/streptomycin(p/s)1%,glucose 0.3%,dmso 2%,其中ldn193189和sb431524为smad抑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诱导阶段分为扩增,分化和成熟三个步骤,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娟马远林徐德梅关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