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螺旋切口布置的微制造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24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1:16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微制造特征的介入装置,例如导管和导丝装置,以提供柔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可扭转性。介入装置包含具有开孔布置的细长部件,所述开孔限定了多个轴向延伸的梁和多个周向延伸的环。开孔布置成使得所形成的梁沿着细长部件的长度形成分布式的、非螺旋的且非线性的图案。开孔的图案由此最小化或消除优选的弯曲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非螺旋切口布置的微制造医疗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26日提交的,名为“具有分布式切口布置的微制造医疗装置”,序列号为62/511,60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2017年12月6日提交的,名为“具有非螺旋切口布置的微制造医疗装置”,序列号为62/595,42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有上述申请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经常使用诸如导丝和导管之类的介入装置来在人体深处执行精细的程序。通常,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股动脉、桡动脉、颈动脉或颈静脉中,并根据需要而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穿行到心脏、大脑或其它目标解剖结构。通常,首先将导丝引导至目标解剖结构,然后将一个或多个导管通过导丝传递并引导至目标解剖结构。一旦就位,导管可用于以期望的方式递送药物、支架、栓塞装置、不透射线的染料或其它治疗患者的装置或物质。在许多应用中,这样的介入装置必须被弯曲以通过脉管通道的曲折的弯曲处和曲线部位以到达目标解剖结构。例如,将导丝和/或导管引导至神经血管系统的部位需要穿过颈内动脉和其它曲折路径。这样的介入装置需要足够的柔性,特别是更靠近其远端的部位,以导引这种曲折的路径。但是,还必须考虑其它设计方面。例如,介入装置还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可扭转性(即,将在近端施加的扭矩一直传递到远端的能力)、可推动性(即,将轴向推力传递到远端,而不是弯曲和捆绑中间部位的能力),以及用于执行预期医疗功能的结构完整性。关于可扭转性,随着更大长度的介入装置(例如导丝)进入并通过脉管通道,导丝与脉管组织之间的摩擦表面接触的量增加,从而阻碍通过脉管通道的轻松移动。通过将扭力从近端传递到远端,可使导丝旋转并克服摩擦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前进和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涉及具有微制造特征的介入装置(例如导丝和导管),以提供柔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可扭转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介入装置包含具有壁和内腔的细长部件。细长部件包含多个开孔,其限定了多个轴向延伸的梁和多个周向延伸的环。这些梁沿着细长部件的长度布置以形成非螺旋且非线性图案,该图案起最佳分布弯曲轴的作用,从而有利地最小化或消除细长部件的优选弯曲方向。一些介入装置包含旨在增加介入装置的某些部分的柔性的切口/开孔。然而,由于开孔的结构布置和间隔,包含这些特征的典型的导丝和导管装置最终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的弯曲方向。尽管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有用,但首选的弯曲方向通常会对装置的导引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操作者试图到达目标解剖区域的某些情况下,优选的弯曲方向将趋向于使装置朝优选的弯曲方向“顺滑”。如果优选的弯曲方向未与所需的运动方向对齐,则操作者可能很难将装置引导到目标。一些介入装置包含沿着装置的长度以螺旋布置形成的开孔。尽管在减小优选的弯曲偏差方面,这种螺旋布置比简单的交替切口图案更有利,但是螺旋布置本身可以在装置内形成不期望的优选弯曲图案。例如,具有螺旋切口图案的介入装置更可能盘绕或扭曲成与环绕该装置的螺旋旋转方向一致的弯曲形状,而不是反方向弯曲。在某些解剖情况下,这种趋势可能会导致导引困难和/或可能会抑制用户平滑控制装置的能力。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配置有切口图案,该切口图案有效地分布弯曲偏差以最小化或消除沿着装置的长度的优选弯曲方向。有益的切口图案以非螺旋且非线性的方式布置,以另外避免依赖于螺旋或线性切口图案的装置固有的形状偏差。为了方便起见,本公开有时可以指细长部件的“分段”。如本文所使用的,“分段”是细长部件的重复结构单元。在典型的双梁配置中,单个分段可以定义为设置在两个相邻环(一个近端环和一个远端环)之间的第一对相对梁,以及从远端环延伸并与第一对相对梁旋转地偏移约90度的第二对相对梁。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旋转偏移施加到分段到分段的级别,而不是施加到每个连续的梁对。分布式切口图案提供旋转偏移,该旋转偏移使用最小长度的细长部件和/或使用最小数量的切口来最佳地散布优选的弯曲轴。分布式的切口图案有利地使该装置包含与导引患者脉管系统所需的弯曲处对齐的弯曲轴的可能性最大化。如本文所公开的分布式切口图案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最少数量的切口并且在装置的短长度内沿许多不同的方向分布单个弯曲轴来实现这些效果。例如,对于细长部件的给定长度,在尽可能短的长度(即,在尽可能少的切口数量)中最大化梁可能位置的径向间隔/分布,同时在旋转偏移限制内保持连续的旋转偏移。给定先前的梁对的位置,旋转偏移限制为梁对的允许旋转设置限制。旋转偏移限制可以最小化装置中刚性间隔伪影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一个分段到下一分段的旋转偏移限制为约10至30度(即,相对于两对之前的梁对为10至3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的分段被定位以形成不完全斜面图案。通过一系列有意的设计缺陷故意破坏原本的螺旋图案而形成不完全斜面图案。在不完全斜面图案中,梁被布置成使得没有三个连续的分段或梁对的组根据相同的旋转偏移而间隔开。换句话说,如果将细长部件的圆柱表面展开为一个平面,则没有三个分段或梁对的组会形成一条直线。不完全斜面图案包含可变的旋转偏移,例如,该可变的旋转偏移可以在一个分段与下一分段之间变化5至15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的梁对或分段被定位以形成锯齿图案。锯齿图案包含周期性地沿细长部件的长度反转方向的旋转偏移。尽管典型的螺旋图案通过环绕细长部件的圆周的多次旋转而沿相同方向简单地继续旋转偏移,但是锯齿图案在反转方向并朝向第二顶点位置继续之前到达第一顶点位置。在到达第二顶点位置时,锯齿图案然后再次反转并继续朝着第一顶点返回。该图案然后以这种方式沿着细长部件的期望长度重复。在双梁配置中,第一和第二顶点可以分开例如约90度。附图说明为了描述获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优点和特征的方式,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来对以上简要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具体的描述。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了示例性介入装置,其可以包含本文所述的有益的微制造特征;图2示出了示例性导丝装置的远端部分,该导丝装置可包含本文所述的有益的微制造特征;图3A至3C示出了具有线性切口图案的各种细长部件;图4示出了具有常规螺旋切口图案的细长部件;图5示出了具有非螺旋且非线性切口图案(分布式切口图案)以有利地分配弯曲轴并最小化或减小优选弯曲方向的细长部件的示例;图6A示出了用于形成分布式、非螺旋的且非线性的切口图案的示例性梁对定位;图6B示出了用于形成不完全斜面图案的示例性梁对定位;图6C和6D示出了用于形成锯齿切口图案的示例性梁对定位;和图7和8示出了旋转偏移的差异,显示了由于旋转偏移跳跃所产生的间隔伪影的差异。具体实施方式引言本公开涉及具有微制造特征的介入装置,例如导丝和导管,其提供柔性同时还保持有效的可扭转性和可推动性,以通过弯曲的脉管系统进行有效的导引。本文所述的微制造特征包含形成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装置,包括:/n具有壁和内腔的细长部件,所述细长部件包含延伸穿过所述壁并暴露所述内腔的多个开孔,所述多个开孔限定了多个轴向延伸的梁和多个周向延伸的环,/n其中所述梁沿着所述细长部件的长度布置以形成非螺旋且非线性图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26 US 62/511,605;20171206 US 62/595,4251.一种介入装置,包括:
具有壁和内腔的细长部件,所述细长部件包含延伸穿过所述壁并暴露所述内腔的多个开孔,所述多个开孔限定了多个轴向延伸的梁和多个周向延伸的环,
其中所述梁沿着所述细长部件的长度布置以形成非螺旋且非线性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介入装置是微导管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导管装置至少部分地由聚醚醚酮或镍钛合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介入装置是导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丝包含芯,并且其中所述细长部件形成为联接至所述芯的管结构,使得所述芯的远端部分进入所述管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所述管结构内的线圈,从而位于所述芯的所述远端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管结构的内表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芯由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管结构由镍钛合金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孔布置成单梁的图案、双梁切口的图案、三梁的图案或多于三梁的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部件由连续的分段形成,每个分段包含第一对周向相对梁和第二对周向相对梁,所述第二对周向相对梁与所述第一对的梁旋转地偏移约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螺旋且非线性图案包含分布式图案,所述分布式图案包含所述细长部件的第一梁对,所述第一梁对被限定为位于零度位置,其中连续的梁对从第一梁对旋转地偏移,以使梁位置的径向分布最大化,而不超过旋转偏移限制,所述旋转偏移限制限制了从一个分段到下一分段的允许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偏移限制约束从一个梁对到下一梁对的旋转偏移的值至约60至120度,或约70至110度,或约80至10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连续的梁对被定位在最大剩余位置间隙的中点附近,而不超过所述旋转偏移限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续的分段被定位成在所述旋转偏移限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所述最大剩余位置间隙的中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布式图案具有约1至30度的位置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布式图案具有0.1度至1度的位置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偏移限制大于30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螺旋且非线性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不完全斜面图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不完全斜面图案内没有三个连续的分段或梁对的组根据相同的旋转偏移而间隔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不完全斜面图案包含从一个梁对到下一梁对的不完全旋转偏移,所述不完全旋转偏移等于恒定值±可变修改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变修改值的范围为5至15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不完全斜面图案具有双梁配置,并且其中所述不完全旋转偏移的所述恒定值部分为约90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螺旋且非线性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包含锯齿图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锯齿图案包含周期性地反转方向的旋转偏移,使得在反转方向之前没有分段盘绕所述细长部件的整个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C·戴维斯J·A·李珀特
申请(专利权)人:血管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