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9736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防红外探测系统包括内嵌于目标蒙皮中的隔热层以及铺设在目标蒙皮外侧的换热器,换热器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模块构成,换热模块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单元构成,每个换热单元均包括一种相变材料,且使换热模块中多个换热单元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伪装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降低目标被红外侦察探测和打击的概率;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现容易、操作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伪装隐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目标物的防红外探测系统,以及该防红外探测系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对发射车等军事目标进行红外伪装隐身,能够削除或减弱其与所处环境在红外波段上的特征差异,降低被红外侦察探测和打击的概率,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目前本领域采用的目标红外伪装隐身技术主要有伪装遮障、隔热材料、热红外涂层等,这些技术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目标与环境的红外特征差异,但其在实际作战应用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目标的强红外辐射部位(如机组舱、空调舱、发动机、排烟管等)在经过长时间机动行驶后会成为高温辐射热源,现有红外伪装隐身技术的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有效遮蔽高温特征,很容易成为敌方侦察探测和识别打击的重要判据。(2)因目标各部位的热惯量差异较为悬殊,导致各部位表面温度的变化速率极不一致;且目标与环境的热惯性也不相同,使目标很难在不同时段均与环境的红外特征相融合。(3)现有红外伪装隐身技术均是针对特定环境设计的,若目标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其无法根据环境的变化表现出相适应的特征变换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防红外探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伪装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降低目标被红外侦察探测和打击的概率;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现容易、操作便捷的优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包括内嵌于目标蒙皮中的隔热层以及铺设在目标蒙皮外侧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模块构成,所述换热模块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单元构成,每个换热单元均包括一种相变材料,且使换热模块中多个换热单元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可选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相变材料为固—固相变材料,所述换热单元由固—固相变材料直接制成。可选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所述换热单元设有壳体,相变材料设置在换热单元的壳体中。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换热模块的换热单元设有四个。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换热模块中四个换热单元对应的相变材料以A、B、C、D表示,相变材料A的相变区间为t1~t2,相变材料B的相变区间为t3~t4,相变材料C的相变区间为t5~t6,相变材料D的相变区间为t7~t8,其中,t1<t2,t3≤t2<t4,t5≤t4<t6,t7≤t6<t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相变材料A的相变区间为-20℃~5℃,相变材料B的相变区间为-5℃~10℃,相变材料C的相变区间为10℃~25℃,相变材料D的相变区间为25℃~4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隔热层采用聚氨酯泡沫制作;所述换热单元的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单元的壳体采用铝或铜制作。本专利技术一种上述防红外探测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目标的蒙皮中嵌设隔热层;步骤二、根据目标所处的环境,选取相变区间不同的四种相变材料,并将四种相变材料分别制成多个换热单元;步骤三、依照每四个不同相变材料的换热单元按固定顺序排列构成一个换热模块的规则,将四种相变材料的换热单元组合成多个换热模块;步骤四、将多个换热模块按顺序排列构成换热器并固定在目标的蒙皮外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的制备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所述隔热层采用聚氨酯泡沫制作;在上述步骤二中,所述四种相变材料的相变区间对应为t1~t2、t3~t4、t5~t6和t7~t8,其中,t1<t2,t3≤t2<t4,t5≤t4<t6,t7≤t6<t8。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嵌于目标蒙皮中的隔热层以及铺设在目标蒙皮外侧的换热器,让换热器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模块构成,让换热模块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单元构成,使每个换热单元均包括一种相变材料,且使换热模块中多个换热单元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伪装效果好的防红外探测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目标蒙皮中设置隔热层,降低了目标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可有效避免因目标内部产生的热量与环境在红外波段上产生较大差异。通过让换热器由多个换热模块构成,让换热模块由多个换热单元构成,并使换热模块中多个换热单元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就形成了一种由多种相变材料按周期性排布的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使多种相变材料的相变区间相互配合并与目标所处环境的温度范围匹配设置,通过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可有效减缓目标表面的温度变化,使其与环境温度接近,减小了两者的温差,降低了目标被红外侦察探测和打击的概率;同时,这一结构的换热器通过多种相变材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区间起作用并相互配合,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防红外探测系统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现容易、操作便捷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S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中换热模块的相变材料排布示意图;图4为在我国合肥地区春季,目标采用本专利技术前后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对比图;图5为在我国若羌地区夏季,目标采用本专利技术前后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对比图;图6为在我国长治地区秋季,目标采用本专利技术前后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对比图;图7为在我国朝阳地区冬季,目标采用本专利技术前后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内嵌于目标4蒙皮中的隔热层(图中未示出),以及铺设在目标4蒙皮外侧的换热器1,让换热器1采用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模块2构成的结构,让换热模块2采用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单元3构成的结构,使每个换热单元3均采用一种相变材料(PCM),且使换热模块2中多个换热单元3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伪装效果好的防红外探测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目标4蒙皮中设置隔热层,降低了目标4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可有效避免因目标4内部产生的热量与环境在红外波段上产生较大差异。通过让换热器1由多个换热模块2构成,让换热模块2由多个换热单元3构成,并使换热模块2中多个换热单元3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就形成了一种由多种相变材料按周期性排布的换热器1,在实际应用中,使多种相变材料的相变区间相互配合并与目标4所处环境的温度范围匹配设置,通过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可有效减缓目标4表面的温度变化,使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于目标蒙皮中的隔热层以及铺设在目标蒙皮外侧的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模块(2)构成,所述换热模块(2)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单元(3)构成,每个换热单元(3)均包括一种相变材料,且使换热模块(2)中多个换热单元(3)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于目标蒙皮中的隔热层以及铺设在目标蒙皮外侧的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模块(2)构成,所述换热模块(2)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单元(3)构成,每个换热单元(3)均包括一种相变材料,且使换热模块(2)中多个换热单元(3)的相变材料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固—固相变材料,所述换热单元(3)由固—固相变材料直接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所述换热单元(3)设有壳体,相变材料设置在换热单元(3)的壳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2)的换热单元(3)设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2)中四个换热单元(3)对应的相变材料以A、B、C、D表示,相变材料A的相变区间为t1~t2,相变材料B的相变区间为t3~t4,相变材料C的相变区间为t5~t6,相变材料D的相变区间为t7~t8,其中,t1<t2,t3≤t2<t4,t5≤t4<t6,t7≤t6<t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伟黎兰余慧娟刘相新刘春青赵京坡卢卫建韦学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