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传动装置、车辆驱动系统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68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传动装置、车辆驱动系统和车辆,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圈,所述输入齿轮适于与动力源相连,所述输出齿圈用于输出动力;第一分流齿轮组、第二分流齿轮组,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均布置在所述输出齿圈内,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输出齿圈啮合,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输出齿圈啮合,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圈间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传动装置,第一分流齿轮组和第二分流齿轮组可对输入齿轮输入的动力进行分流,再通过第一分流齿轮组和第二分流齿轮组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圈,使输出齿圈受力较为分散。

Vehicle drives, vehicle drive system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传动装置、车辆驱动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具有该车辆传动装置的车辆驱动系统和具有该车辆驱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车辆传动装置,车辆传动装置通常用于对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进行降速增扭,并进一步地输出至车轮的轮毂。相关技术中,车辆传动装置的减速机构齿圈较为集中,对齿圈的刚度、强度要求较高,且输入输出轴的间距过小,减速机构的速比范围小,不利于动力源选型及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车辆传动装置,可实现三级分流,齿圈受力较为分散,强度要求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圈,所述输入齿轮适于与动力源相连,所述输出齿圈用于输出动力;第一分流齿轮组、第二分流齿轮组和传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和所述传动齿轮均布置在所述输出齿圈内,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均与所述输出齿圈啮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第一分流齿轮组和第二分流齿轮组可对输入齿轮输入的动力进行分流,并通过传动齿轮将动力进行三级分流,减小输出齿圈有效地降低齿轮局部应力,延长输入齿轮、输出齿圈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传动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车辆传动装置的径向尺寸小,整体结构紧凑且承载能力高,速比可调范围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包括第一前端齿轮和第一后端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圈、所述第一后端齿轮均与所述第一前端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后端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包括第二前端齿轮和第二后端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圈、所述第二后端齿轮均与所述第二前端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后端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前端齿轮、所述第二前端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各自的转动轴浮动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和所述输出齿圈的中心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前端齿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前端齿轮的中心的连线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一前端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二前端齿轮的中心共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后端齿轮、所述第二后端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安装于同一个行星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分别布置在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与所述输出齿圈的中心的连线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关于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与所述输出齿圈的中心的连线对称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所述输出齿圈的中心、所述传动齿轮的中心共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圈、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和所述传动齿轮共面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为太阳轮,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第三元件中的一个为行星架,另一个为齿圈,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输出齿圈相连,所述第二元件用于与车轮的轮毂固定,所述第三元件被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圈、所述分流齿轮组均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第三元件均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形成一圈内齿,所述内齿构成所述齿圈。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齿圈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元件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驱动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动力源: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动力源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驱动系统,所述动力源包括轮边电机,所述轮边电机设有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设有与所述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车辆驱动系统。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车辆与上述的车辆传动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的减速机构的啮合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的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的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车辆传动装置100,减速机构1,输入齿轮11,输出齿圈13,第一分流齿轮组15,第一前端齿轮151,第一后端齿轮152,第二分流齿轮组17,第二前端齿轮171,第二后端齿轮172,传动齿轮18,行星齿轮机构3,行星架31,行星轮32,齿圈33,太阳轮35,传动轴5,车轮的轮毂101,动力源1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10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传动装置100包括减速机构1,减速机构1包括:输入齿轮11、输出齿圈13、第一分流齿轮组15、第二分流齿轮组17和传动齿轮18。其中,输入齿轮11、传动齿轮18、第一分流齿轮组15、第二分流齿轮组17均为外齿轮,输出齿圈13为内齿圈。输入齿轮11适于与动力源102相连,动力源102可将动力通过输入齿轮11输入至车辆传动装置100,输出齿圈13用于输出动力,车辆传动装置100可将来自动力源102的动力通过输出齿圈13输出至车轮的轮毂101,以驱动车辆运行。其中,动力源102可包括驱动电机,动力源102的输出端可与输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n输入齿轮和输出齿圈,所述输入齿轮适于与动力源相连,所述输出齿圈用于输出动力;/n第一分流齿轮组、第二分流齿轮组和传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和所述传动齿轮均布置在所述输出齿圈内,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均与所述输出齿圈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
输入齿轮和输出齿圈,所述输入齿轮适于与动力源相连,所述输出齿圈用于输出动力;
第一分流齿轮组、第二分流齿轮组和传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和所述传动齿轮均布置在所述输出齿圈内,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及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均与所述输出齿圈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包括第一前端齿轮和第一后端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圈、所述第一后端齿轮均与所述第一前端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后端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包括第二前端齿轮和第二后端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圈、所述第二后端齿轮均与所述第二前端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后端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齿轮、所述第二前端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各自的转动轴浮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和所述输出齿圈的中心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前端齿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前端齿轮的中心的连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一前端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二前端齿轮的中心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齿轮、所述第二后端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安装于同一个行星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分别布置在所述输入齿轮的中心与所述输出齿圈的中心的连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分流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分流齿轮组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王逢春华煜柴领道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