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67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齿轮泵。齿轮泵包括泵壳,泵壳上设有齿轮配合面,齿轮配合面包括用于与齿轮的轮齿间隙配合的外环部分和位于外环部分内的内环部分;齿轮配合面上设有高压腔导流槽,高压腔导流槽具有位于内环部分的高压腔导流槽内端和位于外环部分上或外环部分外侧的高压腔导流槽外端;在对应齿轮的转动方向上,高压腔导流槽内端处于高压腔导流槽外端后侧,或者高压腔导流槽外端位于高压腔导流槽内端的径向外侧;高压腔导流槽外端与高压腔连通,以在齿轮转动时将齿轮端面间隙内的油液导出至高压腔以减小端面泄漏,降低齿轮泵的容积损失,提高齿轮泵的性能,而且高压腔导流槽的设置,还可减小齿轮与齿轮配合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齿轮泵输入功率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泵。
技术介绍
齿轮泵一般包括上盖、泵体、端盖、主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等。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主、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时,低压吸油腔啮合的轮齿分离,吸油腔内体积变大,产生一定的真空空间,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油口进入吸油腔,随后吸油腔内的油液被转动的齿轮带到高压压油腔,压油腔一侧的主、从动齿轮的轮齿啮合,吸油腔内的体积被压缩,油液被挤压至出油口,以完成整个泵油过程。由于齿轮泵中高压压油腔与低压吸油腔之间并非完全密封,在齿轮泵工作的过程中,油液会从高压压油腔进入到低压吸油腔,从而导致齿轮泵内油液内泄,造成齿轮泵容积损失,而导致齿轮泵内油液内泄、齿轮泵容积损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径向泄漏、端面泄漏和齿轮啮合点泄漏,实践表明:端面泄漏占整个齿轮总泄漏量的75%至80%。端面泄漏由两部分组成:(1)齿轮齿槽将油液从低压吸油腔带往高压压油腔的过程时,油液从齿槽经端面间隙泄漏到主动轴或从动轴的轴径,再通过轴承回到低压收油腔;(2)出油口内的高压出油液经过齿轮端面间隙泄漏回到低压吸油腔,以发生在主动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泵,包括:/n泵壳;/n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n泵壳内具有低压腔、高压腔、由轮齿齿槽与泵壳围成的齿槽腔;/n齿轮轴,设置有两个,支撑在泵壳上,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并与相应齿轮同轴布置;/n泵壳包括两个泵盖,泵盖上设有与齿轮间隙配合的齿轮配合面,或者泵壳内设有位于泵盖与相应齿轮之间的浮动侧板,浮动侧板上设有与齿轮间隙配合的齿轮配合面;/n齿轮配合面包括外环部分和处于外环部分内的内环部分,外环部分与齿轮的轮齿端面间隙配合,内环部分与齿轮端面上处于齿根和齿轮轴之间的部分间隙配合;/n其特征在于,/n齿轮配合面上设有高压腔导流槽,高压腔导流槽自内环部分向远离齿轮轴方向延伸,高压腔导流槽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泵,包括:
泵壳;
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泵壳内具有低压腔、高压腔、由轮齿齿槽与泵壳围成的齿槽腔;
齿轮轴,设置有两个,支撑在泵壳上,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并与相应齿轮同轴布置;
泵壳包括两个泵盖,泵盖上设有与齿轮间隙配合的齿轮配合面,或者泵壳内设有位于泵盖与相应齿轮之间的浮动侧板,浮动侧板上设有与齿轮间隙配合的齿轮配合面;
齿轮配合面包括外环部分和处于外环部分内的内环部分,外环部分与齿轮的轮齿端面间隙配合,内环部分与齿轮端面上处于齿根和齿轮轴之间的部分间隙配合;
其特征在于,
齿轮配合面上设有高压腔导流槽,高压腔导流槽自内环部分向远离齿轮轴方向延伸,高压腔导流槽具有靠近对应齿轮轴的高压腔导流槽内端和远离对应齿轮轴的高压腔导流槽外端;
在对应齿轮的转动方向上,高压腔导流槽内端处于高压腔导流槽外端后侧,或者高压腔导流槽外端位于高压腔导流槽内端的径向外侧;
高压腔导流槽内端在内环部分上,高压腔导流槽外端在外环部分上或者处于外环部分外侧,且高压腔导流槽外端与高压腔连通,以在齿轮转动时将齿轮配合面与齿轮之间间隙内的油液导出至高压腔以减小端面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腔导流槽为弧形槽,高压腔导流槽背向齿轮轴凸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腔导流槽的宽度尺寸沿高压腔导流槽内端到高压腔导流槽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锋赵亮张凯韩志英杨凯王向前韩正杰陈荣尚白祥志邵振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