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及其筛选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0949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及其筛选方法以及应用,其中,该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孔板内制备聚己内酯涂层;2)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利用步骤1)制备的具有聚己内酯涂层的孔板筛选出两条特异性结合肽;以及3)采用聚己内酯纳米颗粒对步骤2)获得的两条特异性结合肽进行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筛选获得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两条特异性结合肽,该特异性结合肽的多肽序列分别为:DGSMLNRMRGFS,YALGRPSLQGPN,该特异性结合肽可与多肽、蛋白等生物分子进行偶联,有望为复杂环境中智能纳米传感器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及其筛选方法以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纳米光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及其筛选方法以及应用。
技术介绍
荧光纳米光极是基于电化学传感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类光学传感器,此前已实现对钾、钠、钙等一系列离子进行浓度检测,成功用于环境监测等领域。传统的离子选择性纳米光极通常以增塑剂(如癸二酸二异辛酯,DOS)和塑化的聚氯乙烯(PVC)作为膜基质材料,以离子交换剂、离子载体和亲脂性pH指示剂(生色离子载体)作为传感组分,利用离子载体特异性识别待检测离子,根据pH指示剂的质子化程度反映待检测离子的浓度。通过改变其传感组件的种类及配比,纳米光极不仅可以对特定离子进行专一精确的测定,而且可以根据生理环境的离子浓度范围进行相应调整。这一优势为监测影响单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离子时空动态,深入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研究报道发现,使用PVC制备的钾离子选择性光极可成功测定正常心肌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膜外钾离子浓度的变化。江德臣等研究者利用制备的钙选择性纳米光极传感器实现了对HeLa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孔板内制备聚己内酯涂层;/n2)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利用步骤1)制备的具有聚己内酯涂层的孔板筛选出两条特异性结合肽;以及/n3)采用聚己内酯纳米颗粒对步骤2)获得的两条特异性结合肽进行验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孔板内制备聚己内酯涂层;
2)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利用步骤1)制备的具有聚己内酯涂层的孔板筛选出两条特异性结合肽;以及
3)采用聚己内酯纳米颗粒对步骤2)获得的两条特异性结合肽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将聚己内酯与F127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溶液,再将该溶液滴涂到细胞培养板中,待溶剂挥发完后,即得一种具有聚己内酯涂层的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己内酯纳米颗粒的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将聚己内酯与F127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再使用注射器将其注入匀速搅拌的水中,得到聚己内酯纳米颗粒悬浮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验证所述特异性结合肽对聚己内酯纳米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玥伶王平高营营燕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