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0947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酸盐的化学式为R

A squarat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方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钠/锂离子电池用方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在充放电循环时,通常会在阳极表面形成SEI膜,这样会消耗大约5%-10%的钠(锂),这就意味着会有相应一部分的正极材料成为做贡献的死材料。这部分损失的容量称为不可逆容量,此部分容量极大地限制了二次电池容量的提升,因此采用补钠(锂)的办法来应对这部分不可逆的容量,对由于形成SEI膜消耗掉的钠(锂)进行补充,以提升其容量。通常的补钠(锂)技术有:1.在电池的阳极补充金属钠(锂)。然而阳极补钠(锂),一方面会导致硬碳(石墨)的剥离;另一方面,阳极中加金属钠(锂)之后,极片电位会降低,易引发很多副反应,并且金属钠(锂)的引入,会对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制作阴极极片时,将补钠(锂)化合物加入到正极活性物质中。CN109585844A公开了一种补钠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至少一种局域钠化有机物的有机补钠剂,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有机物进行正极补钠的手段,还提供了包含补钠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酸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酸盐的化学式为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酸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酸盐的化学式为R2C4O4,其中R为钠离子和/或锂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酸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酸盐的形貌为脊椎多级结构、条状多级结构、颗粒状堆积结构、片状阶梯结构或类球状堆积结构;
优选地,所述脊椎多级结构的平均级间距为100-200nm;
优选地,所述脊椎多级结构的平均级间距为80-250nm;
优选地,所述条状多级结构的平均级间距为150-200nm;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堆积结构中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μm;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堆积结构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率为15-25%;
优选地,所述片状阶梯结构的平均层间距为8-15nm;
优选地,所述类球状堆积结构中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250nm;
优选地,所述类球状堆积结构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率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方酸和碱混合,得到所述方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锂、碳酸氢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方酸和碱的摩尔比为(0.9-1.5):(2-5);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或研磨法混合;
优选地,所述研磨法混合包括手动研磨混合或球磨法混合;
优选地,所述球磨法混合包括高能球磨法混合和/或在有机溶剂中球磨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有机溶剂中混合采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和/或丙酮;
优选地,所述在有机溶剂中混合采用的混合温度为40-70℃;
优选地,所述在有机溶剂中混合采用的混合时间为10-20h;
优选地,所述在有机溶剂中混合,以方酸的添加量为1g计,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1-5mL;
优选地,所述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得到的方酸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君梅沈杏李波刘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