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设备用环氧树脂混凝土、其制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46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混凝土、其制品及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环氧树脂5~8%;固化剂1.5~2.4%;功能助剂0.15~0.25%;平均粒径为5~8mm的砂子18~35%;平均粒径为0.06~0.3mm的砂子12~16%;平均粒径为0.6~1.2mm的砂子15~21%;平均粒径为2~3.5mm的砂子10~21%;粉煤灰5~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成本较低,且环氧树脂混凝土制品具有好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混凝土混合后流动性好,凝胶时间长,能满足大尺寸样件比如几吨的样件灌封铸造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设备用环氧树脂混凝土、其制品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精密设备用环氧树脂混凝土、其制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精密机床、精密测量设备、电子制造设备、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一直以来使用铸铁、铸钢、天然花岗石等传统材料制备的底座、机架、床身、支柱等结构件。铸铁、铸钢、型材焊接等传统材料属于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由于环保的原因,许多铸铁厂已经被关停。环氧树脂混凝土是一种由改性环氧树脂等材料为胶结料、以矿物颗粒为骨料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科技复合材料。树脂混凝土的制品则俗称为矿物铸件,以其优良的减震性、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完整性、低的热导性和吸湿性、绝佳的耐蚀性和抗磁性等优势,成为取代传统金属或天然石材,制造精密机床床身的理想材料。在精密机床、精密测量设备、电子制造设备、高端医疗设备、轻工业等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用以提高设备精度和速度,增加工作稳定性、延长工模具使用寿命,减轻设备重量等。矿物铸件与钢结构焊接件结合,形成的金属/焊接结构灌注件,也比单纯的焊接件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并在激光加工机械等获得广泛应用。CN106116256A里描述一种树脂混凝土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于修补快速路伸缩缝施工。按照重量比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0.8-1.2、固化剂:0.2-0.45、石子:3.5-4.0和细砂:3.5-4.0。但是该专利的树脂混凝土固化28天后抗压强度仍然很低,仅为60~70MPa。专利CN105837085A里描述制备了一种树脂混凝土组成物,可作为建筑材料或机械设备的零组件。建筑领域的具体用途例如为建筑的主承载结构。机械工程领域的具体用途例如为半导体制程设备的零组件、精密检测设备的零组件、加工机的零组件。该混凝土组成物包含:90~94wt.%的无机填料组分,及6~10wt.%的用于粘接该无机填料组分的有机粘接组分。无机填料组份包括:平均粒径范围为4mm至10mm的第一填料,平均粒径范围为0.2mm至小于4mm的第二填料,平均粒径范围为小于0.2mm的第三填料,且以无机填料组份的总量为100wt%计,该第一填料的用量范围为35至50wt%,第二填料的用量范围是35至45wt%,第三填料的用量范围是10至20wt%。其实施例里的压缩强度最高为1190kgf/cm2(等于116.6MPa),抗弯强度最高为297kgf/cm2(等于29.1MPa),且压缩强度最高和抗弯强度最高是两个实施例,而非同一个实施例可以使压缩强度和抗弯强度均最高。此外,该专利的实施例中,骨料均是用不同粒径的花岗岩作为填料,而不同粒径的花岗岩需要粉碎过程,因此,该专利的骨料的获取过程存在不环保的问题,另外,该专利实施例的抗压强度还有待提高。CN109986797A里描述了一种加工中心树脂混凝填充铸造工艺。其使用的骨料为原铁、回炉铁、废钢等金属骨料。由于还是用到煅烧工艺高能耗的金属材料,和使用无机填料骨料的树脂混凝土相比,其树脂混凝土成本比较昂贵,且没有解决铸铁等环保问题,另外该专利没有任何测试数据,不清楚其性能。专利CN105036612B里描述高强度超韧性树脂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用于高速公路桥梁铺装。该树脂混凝土由集料、填料和胶料组成,胶料由树脂A和固化剂B组成,所述树脂A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环氧树脂5~20份,聚氨酯预聚体10~20份,聚碳酸酯5~10份,功能助剂1~5份,树脂A和固化剂B之间的重量比为1~2∶1,所述的填料为无机粉体,其重量份为19~35份,所述的集料由列来组分组成:特细砂30~65份、粗砂35~65份、碎石30~65份。根据该专利的实施例1至3计算,其有机树脂的用量为13.3%~13.6%,由于该专利的有机树脂用量高,因此,该专利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并且其固化3天的抗压强度在110MPa左右,28天抗压强度140MPa左右,固化28天的抗折强度最高仅为22.2MPa,因此,该专利的树脂混凝土无法作为替代传统铸铁等材料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高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其制品及制备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氧树脂混凝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粒径的砂子以及粉煤灰的复配,使得在环氧树脂用量较少的情况下,环氧树脂混凝土制品的填充率好,从而使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成本较低,且环氧树脂混凝土制品具有好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混凝土混合后流动性好,凝胶时间长,能满足大尺寸样件比如几吨的样件灌封铸造的工艺要求。根据一种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在该实施方式下,由该配方制得的制品的抗压强度较高。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在该实施方式下,通过使用更多种的不同粒径的填料的复配,使得在环氧树脂相同或者更少使用量时,制品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更高或者相当。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在该实施方式下,通过上述不同粒径的填料的复配,使得在保证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前提下,减少环氧树脂的用量,从而降低原料成本。优选地,所述的环氧树脂和所述的固化剂的投料质量比为3~4∶1。优选地,所述的环氧树脂和所述的固化剂为购自格丽泰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牌号为G-Tack1050,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当采用相同配比的填料时,采用该牌号的环氧树脂可以使制品的性能更优。23℃下,G-Tack1050中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的粘度仅为190-230mPa.s,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在23℃下1-2小时内仍可以自流平。格丽泰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牌号为G-Tack1050是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双组份产品,其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0。优选地,所述的功能助剂为消泡剂、流平剂、偶联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制成的制品。具体地,所述的制品为精密机床、精密测量设备、电子制造设备、高端医疗设备的底座、机架、床身、支柱、门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的环氧树脂、所述的固化剂和所述的功能助剂混合;(2)向步骤(1)的体系中加入剩余的原料,搅拌混合;(3)将步骤(2)混合好的物料倒入模具中,振动均匀后,固化形成所述的制品。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粒径的砂子以及粉煤灰的复配,使得在环氧树脂用量较少的情况下,环氧树脂混凝土制品的填充率好,从而使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成本较低,且环氧树脂混凝土制品具有好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混凝土混合后流动性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和所述的固化剂的投料质量比为3~4∶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和所述的固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芳
申请(专利权)人:格丽泰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