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797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包括待测信号Vint、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电源模块和输出单元;其中,待测信号的输出端口与第一模块输入端口连接,第二模块的输出端口与第三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其中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第三模块的输出端口与输出单元连接。该装置实现精度高、受环境影响小、噪声水平低、增益转换大,能够有效控制静态电流、有效控制频率偏差以及满度纹波;同时,输出方波信号高低电平、上升沿以及下降沿时间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A device for converting AC small signal to DC sig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转换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测量和控制系统大量应用,传感器交流输出与仪器仪表直流输入之间信号不匹配问题仍然突出,目前市场上的仪表仪器多以直流输入信号为主,而交流信号是传感器输出信号中较为多见的一种,为此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率交直流信号变送模块。目前,多数的交流小信号转换存在普遍的问题是精度低、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噪声水平大、增益转换小、频率偏差大、满路纹波高、静态电流大、输出的频率范围小、输出方波信号高低电平有效范围不可控、输出方波信号上升沿以及下降沿时间有效范围不可控。因此,急需要设计一种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实现精度高、受环境影响小、噪声水平低、增益转换大,能够有效控制静态电流、有效控制频率偏差以及满度纹波;同时,输出方波信号高低电平、上升沿以及下降沿时间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信号Vint、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电源模块和输出单元;其中,/n待测信号的输出端口与第一模块输入端口连接,第二模块的输出端口与第三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其中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第三模块的输出端口与输出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信号Vint、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电源模块和输出单元;其中,
待测信号的输出端口与第一模块输入端口连接,第二模块的输出端口与第三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其中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第三模块的输出端口与输出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块由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芯片(U1)组成;其中,
第一模块的第一芯片(U1)的输入端In-与第一模块的输出端Vout1连接构成一个反馈回路,在第一芯片(U1)供电电源的正负电源上分别串加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连接作为负载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小信号转换直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模块由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二芯片(U2)组成;其中,
第一二极管(VD1)与第一模块的输出端Vout1连接,第二二极管(VD2)与第一二极管(VD1)反向并联;
第三电容(C3)与第二二极管(VD2)并联,与第一电阻(R1)构成RC滤波电路,并且,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伐孟庆贤俞昌忠方航李勤勤汪燕燕王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