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9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包括消音器主体和调节机构,所述消音器主体一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消音器主体包括消音壳、第一壳盖、排气管、第二壳盖、进气管、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套筒、消音管、消音孔、吸音材料、第一限位块、第一安装卡环和第一限位槽,所述消音壳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一壳盖,所述第一壳盖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消音壳另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壳盖,所述第二壳盖一侧安装有进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从消音壳两端取下,便于对内部的吸音材料进行更换,降低消音器的更换成本,且方便实际操作应用,便于提高尾气排放点,保证汽车在积水路段使用,避免积水对汽车造成损坏。

A kind of muffler structure for combined automobile exhaust pip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排气管消音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排气管安装于发动机排气支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消声器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称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现有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为一体式结构,在消音结构通过吸音材料对噪音进行吸收,长时间使用,吸音材料内会充满烟尘、油污和水气,导致其吸音质量差,需要对消音结构整体进行拆卸更换,增加成本;同时现有的排气管用消音结构位于汽车底部,当汽车驾驶过程中经过积水地段时,水会经过排气管进入消音器,导致消音器无法使用,同时导致汽车抛锚在积水区,严重时对汽车内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为一体式结构,在消音结构通过吸音材料对噪音进行吸收,长时间使用,吸音材料内会充满烟尘、油污和水气,导致其吸音质量差,需要对消音结构整体进行拆卸更换,增加成本;同时现有的排气管用消音结构位于汽车底部,当汽车驾驶过程中经过积水地段时,水会经过排气管进入消音器,导致消音器无法使用,同时导致汽车抛锚在积水区,严重时对汽车内部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包括消音器主体和调节机构,所述消音器主体一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消音器主体包括消音壳、第一壳盖、排气管、第二壳盖、进气管、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套筒、消音管、消音孔、吸音材料、第一限位块、第一安装卡环和第一限位槽,所述消音壳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一壳盖,所述第一壳盖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消音壳另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壳盖,所述第二壳盖一侧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第一壳盖另一侧且位于消音壳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壳盖另一侧且位于消音壳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消音壳内部安装有消音管,所述消音管外侧开设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壳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底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安装卡环,所述第一安装卡环顶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头、第二连接套筒、弹簧管、第二安装卡环、排气头、筒体、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槽、内螺纹套、螺纹杆、活塞、吸盘和转把,所述连接头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头另一端内侧连接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顶端安装在排气头底端内侧,所述排气头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排气头外侧安装有第二安装卡环,所述第二安装卡环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卡环两端均贯穿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一端内部中心处镶嵌安装有内螺纹套,所述螺纹杆一端贯穿过内螺纹套且位于筒体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安装有转把,所述筒体另一端中心处导通安装有吸盘。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另一侧均开设有镶嵌槽,且消音壳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密封垫,且镶嵌槽内侧面和消音壳的两端外侧面密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和第一连接套筒内侧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套筒通过螺纹套装在第一连接杆一端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外侧设置有六角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音管一端与进气管导通连接,且另一端与排气管导通连接,所述消音管的直径从进气管端到排气管端逐渐变小,所述消音管外侧的消音孔的直径从进气管端到排气管端逐渐变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一侧以及消音壳内侧均设置有碳纤维隔音棉层,所述吸音材料为玻璃毡吸音棉。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块配合使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卡环将消音器主体通过螺栓安装在汽车底部,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配合使用,所述排气头通过第二安装卡环限位在汽车车尾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套筒活动连接,所述排气管外侧和第二连接套筒内侧均开设有螺纹,所述排气管内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连接头一端外侧套装有若干个密封环,且密封环和密封槽配合使用,所述排气管外侧和第二连接套筒螺纹连接,且排气管内侧和连接头密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另一端和排气头底端内部均安装有磁体,所述连接头另一端内部和排气头底端内部总长度与弹簧管收缩状态长度相同,且弹簧管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螺纹套内侧开设有螺纹,所述内螺纹套和螺纹杆螺纹连接。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的操作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分别套装在消音壳外侧,且内部的消音管两端分别与排气管以及进气管连接,且消音壳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同时每根第二连接杆外侧的第一连接套筒均与第一连接杆对应,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套筒外侧的六角面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直至消音壳两端完全嵌入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的镶嵌槽内密封连接,通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块配合,两个第一安装卡环将消音器主体通过螺栓安装在汽车底部;步骤二:进气管一端与汽车尾气端连接,当汽车尾气经过进气管进入消音壳内,通过直径渐变的消音管和消音孔将噪音逐渐被外侧的吸音材料吸收,同时噪音被内侧设置的耐高温隔音棉层隔绝;步骤三:当遇到路面积水过多时,将吸附在一起的调节机构的连接头和排气头取下,然后将连接头一端插入排气管内部,通过密封环和密封槽保持密封连接,然后通过转动第二连接套筒与排气管螺纹紧密连接,将排气头带动弹簧管弯曲伸长,通过第一安装卡环的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紧贴汽车尾部,通过转动转把带动螺纹杆在内螺纹套转动,进而在筒体内带动活塞移动,改变筒体内部压强,通过吸盘吸附在汽车尾部表面,提高尾气排放点,使用完毕后,反向转动转把和第二连接套筒,然后将连接头和排气头进行吸附,弹簧管收缩在连接头和排气头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分别套装在消音壳外侧,且内部的消音管两端分别与排气管以及进气管连接,且消音壳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同时每根第二连接杆外侧的第一连接套筒均与第一连接杆对应,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套筒外侧的六角面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直至消音壳两端完全嵌入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的镶嵌槽内密封连接,拆装时,反向旋转第一连接套筒实现与第一连接杆的分离,将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从消音壳两端取下,便于对内部的吸音材料进行更换,降低消音器的更换成本,且方便实际操作应用;当遇到路面积水过多时,将吸附在一起的调节机构的连接头和排气头取下,然后将连接头一端插入排气管内部,通过密封环和密封槽保持密封连接,然后通过转动第二连接套筒与排气管螺纹紧密连接,将排气头带动弹簧管弯曲伸长,通过第一安装卡环的第一限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主体(1)和调节机构(2),所述消音器主体(1)一端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消音器主体(1)包括消音壳(3)、第一壳盖(4)、排气管(5)、第二壳盖(6)、进气管(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第一连接套筒(10)、消音管(11)、消音孔(12)、吸音材料(13)、第一限位块(15)、第一安装卡环(16)和第一限位槽(17),所述消音壳(3)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一壳盖(4),所述第一壳盖(4)一侧安装有排气管(5),所述消音壳(3)另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壳盖(6),所述第二壳盖(6)一侧安装有进气管(7),所述第一壳盖(4)另一侧且位于消音壳(3)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二壳盖(6)另一侧且位于消音壳(3)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套筒(10),所述消音壳(3)内部安装有消音管(11),所述消音管(11)外侧开设有消音孔(12),所述消音壳(3)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13),所述第一壳盖(4)和第二壳盖(6)底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第一壳盖(4)和第二壳盖(6)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安装卡环(16),所述第一安装卡环(16)顶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n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头(19)、第二连接套筒(20)、弹簧管(22)、第二安装卡环(23)、排气头(24)、筒体(25)、第二限位块(26)、第二限位槽(27)、内螺纹套(28)、螺纹杆(29)、活塞(30)、吸盘(31)和转把(32),所述连接头(19)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连接套筒(20),所述连接头(19)另一端内侧连接有弹簧管(22),所述弹簧管(22)顶端安装在排气头(24)底端内侧,所述排气头(24)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6),所述排气头(24)外侧安装有第二安装卡环(23),所述第二安装卡环(23)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7),所述第二安装卡环(23)两端均贯穿安装有筒体(25),所述筒体(25)一端内部中心处镶嵌安装有内螺纹套(28),所述螺纹杆(29)一端贯穿过内螺纹套(28)且位于筒体(25)内部安装有活塞(30),所述螺纹杆(29)另一端安装有转把(32),所述筒体(25)另一端中心处导通安装有吸盘(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主体(1)和调节机构(2),所述消音器主体(1)一端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消音器主体(1)包括消音壳(3)、第一壳盖(4)、排气管(5)、第二壳盖(6)、进气管(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第一连接套筒(10)、消音管(11)、消音孔(12)、吸音材料(13)、第一限位块(15)、第一安装卡环(16)和第一限位槽(17),所述消音壳(3)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一壳盖(4),所述第一壳盖(4)一侧安装有排气管(5),所述消音壳(3)另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壳盖(6),所述第二壳盖(6)一侧安装有进气管(7),所述第一壳盖(4)另一侧且位于消音壳(3)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二壳盖(6)另一侧且位于消音壳(3)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套筒(10),所述消音壳(3)内部安装有消音管(11),所述消音管(11)外侧开设有消音孔(12),所述消音壳(3)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13),所述第一壳盖(4)和第二壳盖(6)底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第一壳盖(4)和第二壳盖(6)下方均安装有第一安装卡环(16),所述第一安装卡环(16)顶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头(19)、第二连接套筒(20)、弹簧管(22)、第二安装卡环(23)、排气头(24)、筒体(25)、第二限位块(26)、第二限位槽(27)、内螺纹套(28)、螺纹杆(29)、活塞(30)、吸盘(31)和转把(32),所述连接头(19)一端外侧套装有第二连接套筒(20),所述连接头(19)另一端内侧连接有弹簧管(22),所述弹簧管(22)顶端安装在排气头(24)底端内侧,所述排气头(24)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6),所述排气头(24)外侧安装有第二安装卡环(23),所述第二安装卡环(23)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7),所述第二安装卡环(23)两端均贯穿安装有筒体(25),所述筒体(25)一端内部中心处镶嵌安装有内螺纹套(28),所述螺纹杆(29)一端贯穿过内螺纹套(28)且位于筒体(25)内部安装有活塞(30),所述螺纹杆(29)另一端安装有转把(32),所述筒体(25)另一端中心处导通安装有吸盘(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盖(4)和第二壳盖(6)另一侧均开设有镶嵌槽(14),且消音壳(3)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密封垫,且镶嵌槽(14)内侧面和消音壳(3)的两端外侧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连接套筒(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外侧和第一连接套筒(10)内侧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0)通过螺纹套装在第一连接杆(8)一端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0)外侧设置有六角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11)一端与进气管(7)导通连接,且另一端与排气管(5)导通连接,所述消音管(11)的直径从进气管(7)端到排气管(5)端逐渐变小,所述消音管(11)外侧的消音孔(12)的直径从进气管(7)端到排气管(5)端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排气管用消音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贵成张俊蓝雄张景孟黄力何柏灵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宏华机械有限公司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