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包括至少一个的隔振耗能墙体,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隔振耗能箱与2组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所述的隔振耗能箱位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之间;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包括若干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包括上部弹簧、悬浮碰撞块、下部弹簧、碰撞吸能层,所述的悬浮碰撞块位于所述的上部弹簧与下部弹簧之间,所述的上部弹簧位于所述的下部弹簧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不仅能够在传播路径上阻碍振动波的传播,而且还能将传播的振动能量进行消耗,以此达到隔振减振的目的。

A prefabricated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b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振减振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轨道交通、施工机械及工厂的机械振动等人类活动生产引起的环境振动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精密仪器设备和古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解决上述环境振动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纷纷采用各种有效隔振减振措施。设置隔振屏障是解决上述环境振动的有效方法之一。隔振屏障的类型有很多:根据隔振屏障与振源的位置可以分为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两种;根据屏障的类型可以分为连续隔振屏障和非连续隔振。连续隔振屏障有隔振沟槽、填充沟槽(填充物有碎石、砂、橡胶颗粒,泡沫和锯屑等)和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等;非连续隔振混凝土实心桩,空心桩,异性桩等,也可分为单排桩,多排桩和周期性隔振屏障等。上述隔振屏障是利用改变振动波的传播路径,并依靠自身和屏障周围的土体进行能量的消耗,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隔振减振效果,或者是隔振屏障本身存埋置深度不足、开挖及施工存在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不仅能够在传播路径上阻碍振动波的传播,而且还能将传播的振动能量进行消耗,以此达到隔振减振的目的;并结合传统隔振屏障的优点,将耗能引入隔振屏障中,该屏障可以有效减小环境振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传播路径上隔振减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包括至少一个的隔振耗能墙体,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隔振耗能箱与2组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所述的隔振耗能箱位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之间;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包括若干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包括上部弹簧、悬浮碰撞块、下部弹簧、碰撞吸能层,所述的悬浮碰撞块位于所述的上部弹簧与下部弹簧之间,所述的上部弹簧位于所述的下部弹簧的上方,所述的上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相连,底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块相连,所述的下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块相连,底部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碰撞吸能层,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内设有悬浮液。进一步,所述的隔振耗能箱包括若干的隔振耗能单元,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之间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设置有若干的波浪形耗能板与若干的竖向耗能板,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自下而上设置,所述的竖向耗能板位于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的外侧,所述的竖向耗能板与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相互垂直。进一步,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的内侧还设有耗能液;所述的耗能液的深度高于自下而上的第二层波浪形耗能板的高度,且低于位于最上方的波浪形耗能板的高度;所述的耗能液为水或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所述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20%。悬浮液的高度为1/3h-1/2h(h为悬浮碰撞式耗能器单元的高度)。耗能液为氯化钠溶液时,耗能球需做防腐处理。进一步,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的耗能球;所述的耗能球为空心的金属球、刚性塑料球或橡胶弹性球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所述的竖向耗能板上设置有若干的耗能通孔,所述的耗能通孔包括2个外侧孔、内侧孔,所述的外侧孔位于竖向耗能板的外侧,所述的内侧孔位于所述的竖向耗能板的内侧,所述的外侧孔与内侧孔相连通;所述的外侧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的内侧孔的孔径。进一步,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还包括墙体底座、墙体顶板,所述的墙体底座与墙体顶板的数量相同,所述的墙体底座与隔振耗能墙体的数量相同,所述的墙体底座位于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下方,所述的墙体顶板位于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的墙侧凸口,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墙侧凸口相配合的墙侧凹槽,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墙体固定凸口,所述的墙体底座上设置有与墙体固定凸口相配合的墙体固定凹槽。进一步,所述的墙体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板桩单元,所述的板桩单元包括板桩件、板桩接头、连接板,所述的板桩接头的顶部与所述的墙体底座相连,底部与所述的连接板相连,所述的板桩件的顶部与所述的连接板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在传播路径上阻碍振动波的传播,有效的将振波能量进行消耗,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从而有效降低隔振屏蔽区域的振动,以期达到预期的隔振效果。(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利用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结构,实现地下隔振屏障的快速施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该屏障既保证隔振效果又影响地表的绿化或道路的硬化的要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环境友好型新型隔振屏障。(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可以根据隔振效果的要求,设置单层屏障、双层屏障或多层隔振屏障(大于1倍表面波波长),也可以设置为单道屏障,双道或者多道隔振耗能屏障,可以设置在近振源一侧,也可设置在被保护对象一侧,也可将多道屏障分散布置,可根据需要可以灵活选择。(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利用振动波在遇到隔振屏障后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被隔振耗能屏障消耗吸收,有效减少振动波的绕射和透射,从而达到隔振减振目的,提高隔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A-A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B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竖向耗能板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耗能通孔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板桩单元的示意图:9-A为包括侧板桩的板桩单元,9-B为包括中间板桩的板桩单元,9-C为侧板桩,9-D为中间板桩;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墙体顶板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墙体底座与隔振耗能墙体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水平连接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竖向连接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道隔振耗能墙体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道隔振耗能墙体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层隔振耗能墙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振耗能墙体;2-墙体底座;3-板桩单元;4-墙体固定凹槽;5-墙体固定凸口;6-墙侧凸口;7-墙侧凹槽;8-墙体顶板;9-墙体螺栓;10-螺栓孔;11-墙体固定螺栓;12-墙体固定螺栓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的隔振耗能墙体,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隔振耗能箱与2组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所述的隔振耗能箱位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之间;/n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包括若干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之间相互连接;/n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包括上部弹簧、悬浮碰撞块、下部弹簧、碰撞吸能层,所述的悬浮碰撞块位于所述的上部弹簧与下部弹簧之间,所述的上部弹簧位于所述的下部弹簧的上方,所述的上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相连,底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块相连,所述的下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块相连,底部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的隔振耗能墙体,所述的隔振耗能墙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隔振耗能箱与2组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所述的隔振耗能箱位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之间;
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器包括若干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包括上部弹簧、悬浮碰撞块、下部弹簧、碰撞吸能层,所述的悬浮碰撞块位于所述的上部弹簧与下部弹簧之间,所述的上部弹簧位于所述的下部弹簧的上方,所述的上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相连,底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块相连,所述的下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块相连,底部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碰撞吸能层,所述的悬浮碰撞式耗能单元内设有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振耗能箱包括若干的隔振耗能单元,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之间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设置有若干的波浪形耗能板与若干的竖向耗能板,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自下而上设置,所述的竖向耗能板位于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的外侧,所述的竖向耗能板与所述的波浪形耗能板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隔振耗能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振耗能单元的内侧还设有耗能液;所述的耗能液的深度高于自下而上的第二层波浪形耗能板的高度,且低于位于最上方的波浪形耗能板的高度;所述的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晶磊尚康君刘杰张楠梅名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