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56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39
本申请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自上而下包括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封装层、像素层以及电路驱动层。特别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形成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像素层上方的微透镜层,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对应于所述像素层中所述像素之间的各所述间隙,用于在该光线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之前,将光线汇聚至各所述间隙,以增加所述显示屏的透光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尤其具有全面屏的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面屏终端设备(例如,全面屏手机),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现有的全面屏终端设备指的是屏幕超过设备正面预设比例(例如,90%)的超大屏终端设备,并没有真正做到100%的屏幕占比。目前,在提高屏幕占比的技术方案中,与屏幕一起设置在终端设备同一侧的摄像模组是最大的障碍。然而,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其摄像功能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需求。因此,需对屏幕与摄像模组的结构配置进行优化,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屏幕占比。申请内容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光率,以使得一方面设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摄像模组能够采集到足量的用于成像的光线,另一方面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占比得以扩增。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被配置为屏下摄像模组,其与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高度位置,从而所述摄像模组免于成为扩增屏幕占比的障碍。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设置在像素层上方的微透镜层,以通过所述微透镜层汇聚进入所述显示屏的光线至所述像素层中各像素之间的间隙,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所述显示屏的透光率。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其中,本申请所采用的所述显示屏无需对现有的显示屏的现有结构做出大幅调整,仅需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像素层上方额外设置一层对应于所述像素层中各像素间隙的所述微透镜层。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其中,形成所述微透镜层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用于形成所述封装层的材料的折射率,以增强所述显示屏的透光率。通过下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为实现上述至少一目的或优势,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其自上而下包括: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封装层、像素层以及电路驱动层;所述电路驱动层形成于所述像素层的底侧,并电连接于所述像素层,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层工作;所述封装层形成于所述像素层的顶侧,用于封装所述像素层;所述像素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像素,各所述像素之间具有间隙,以供依序透过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和所述封装层的光线能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其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于所述像素层上方的微透镜层,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对应于所述像素之间的各所述间隙,用于在该光线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之前,将光线汇聚至各所述间隙,以增加所述显示屏的透光率。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微透镜单元,其中,各所述微透镜单元分别对应于各所述间隙。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像素层中所述像素之间的各所述间隙,所述封装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像素层,以封装所述像素层和所述微透镜层。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封装层的顶表面。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层凹陷地一体成型于所述封装层的顶表面。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高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封装层的高度尺寸。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间隙的尺寸。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纵向尺寸大于或等于相邻的所述像素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封装层的材料为可透光刚性材料。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封装层的材料为可透光柔性材料。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具有一开孔的一背板层,其中,所述开孔对应于所述像素层中相邻所述像素之间的所述间隙。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终端主体、摄像模组以及如上所述的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终端主体,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底侧,以使得所述摄像模组能够接收到依序透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盖板层、所述触控层、所述偏振层、所述封装层和所述微透镜层,所述像素层的所述间隙和所述电路驱动层的成像光线。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安装于位于所述显示屏底部的所述背板层的所述开孔处。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图1图示了现有的用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3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一变形实施。图3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3C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3D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3E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3F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3G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4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中微透镜阵列的一种示意图。图4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中微透镜阵列的另一种示意图。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另一变形实施。图6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另一变形实施。图6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另一变形实施。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变形实施。图8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变形实施。图8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另一变形实施。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变形实施。图10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一种示意图。图1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另一种制备过程的示意图。图1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图1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图1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图1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图1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屏的又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图1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具体示例。图1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终端设备中摄像模组的成像路径示意图。图1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另一示意图。图20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又一示意图。图2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一种具体示例。图2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另一种具体示例。图2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又一种具体示例。图2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封装层、像素层以及电路驱动层;/n所述电路驱动层形成于所述像素层的底侧,并电连接于所述像素层,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层工作;/n所述封装层形成于所述像素层的顶侧,用于封装所述像素层;/n所述像素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像素,各所述像素之间具有间隙,以供依序透过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和所述封装层的光线能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n其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于所述像素层上方的微透镜层,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对应于所述像素层中所述像素之间的各所述间隙,用于在该光线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之前,将光线汇聚至各所述间隙,以增加所述显示屏的透光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封装层、像素层以及电路驱动层;
所述电路驱动层形成于所述像素层的底侧,并电连接于所述像素层,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层工作;
所述封装层形成于所述像素层的顶侧,用于封装所述像素层;
所述像素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像素,各所述像素之间具有间隙,以供依序透过盖板层、触控层、偏振层和所述封装层的光线能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
其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于所述像素层上方的微透镜层,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对应于所述像素层中所述像素之间的各所述间隙,用于在该光线藉由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像素层之前,将光线汇聚至各所述间隙,以增加所述显示屏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微透镜单元,各所述微透镜单元分别对应于各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中,所述微透镜层的所述微透镜单元一体成型于所述像素层中所述像素之间的各所述间隙,所述封装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像素层,以封装所述像素层和所述微透镜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凸出地一体成型于所述封装层的顶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中,所述微透镜层凹陷地一体成型于所述封装层的顶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高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封装层的高度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间隙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远景燎吴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