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以及电池极片生产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29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以及电池极片生产设备,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包括壳体(10)以及电磁加热机构;其中: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供电池极片(12)进入和离开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且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所述电池极片(12)上以加热所述电池极片(12)。上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能够以在线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通过在电池极片生产设备设置上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能够在线生产电池极片时便能够有效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

Dry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battery pole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以及电池极片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以及电池极片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以锂电池为例,水分对锂电池的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其容量、内阻、内压、自放电、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倍率、安全性、一致性等指标均有影响。水分过高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还会导致电池膨胀、自燃、甚至爆炸等后果。对一致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的动力电池来说,超标的水分更是不可接受的。目前,在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选用烘烤装置如烘箱烘烤电池极片的方式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然而,选用上述方式通常会使得除水时间过长,除水不均匀,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设备,占用很大的空间,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以在线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电池极片进入和离开的进口和出口;以及电磁加热机构,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所述电池极片上以加热所述电池极片。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电磁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相对设置且彼此之间留设有供所述电池极片通过的间隙,每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沿所述电池极片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电磁加热管。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多个所述电磁加热管并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为50mm-200mm;和/或,所述壳体在沿所述电池极片行进方向上的长度为800mm-2000mm。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管包括红外线加热管。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且与所述电磁加热管相连的温度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的排风扇。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口处的第一支撑辊和设置于所述出口处的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共同支撑并传送所述电池极片通过两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之间留设的间距。通过在所述壳体内设置电磁加热机构并将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电池极片上,从而能够对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电池极片进行加热,由此实现了快速干燥电池极片的目的。其中,可利用红外线对电池极片进行加热,也就是说,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可包括红外线加热机构。由于所述电磁加热机构能够在短时间内升至较高的温度,因此电池极片可在短时间内被快速加热,而且干燥后的电池极片中的水分可保持在相对较低的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极片生产设备,以在线生产电池极片时便能够有效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极片生产设备,所述电池极片生产设备中设置有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通过在所述电池极片生产设备中设置有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从而能够对在线生产的电池极片进行快速加热,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这样,既保证了电池极片的正常生产,又能够使得电池极片中的水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极片生产设备包括能够对电池极片压实的辊压单元,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辊压单元的下游。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0-壳体;12-电池极片;14-电磁加热组件;142-电磁加热管;16-排风扇;18-支撑机构;180-第一支撑辊;182-第二支撑辊;20-放卷机构;22-收卷机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中所示的方位和实际应用中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包括壳体10以及电磁加热机构。其中,壳体10上开设有供电池极片12进入和离开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安装于壳体10内,并且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电池极片12上以加热电池极片12。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电磁加热机构并将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电池极片12上,从而能够对进入壳体10内的电池极片12进行加热,由此实现了快速干燥电池极片12的目的。其中,可利用红外线对电池极片12进行加热,也就是说,电磁加热机构可包括红外线加热机构。由于所述电磁加热机构能够在短时间内升至较高的温度,因此电池极片12可在短时间内被快速加热,而且干燥后的电池极片12中的水分可保持在相对较低的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可在短时间内对电池极片12进行快速加热并且使得电池极片12中的水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量,因此,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可在线设置,例如由辊压单元压实后的电池极片可首先进入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中进行干燥,然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测厚工序中,这样,相比起制备电池极片的工序完成后再将电池极片以片或卷的形式放入烘干设备如热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无需设置大量的烘干设备,节约了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设置大量的烘干设备,也会使得维修和保养工序更为频繁。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可包括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可相对设置且在彼此之间可留设有供电池极片12通过的间隙,每个电磁加热组件14可包括沿电池极片12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电磁加热管142,当电池极片12经过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彼此之间的间隙后,每个电磁加热组件14可对电池极片12的相应的面进行加热以去除电池极片12中的水分。从图1中所示的方位看,可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相对且间隔设置,这样,由所述进口进入的电池极片12经过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彼此之间的间隙后由所述出口离开。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可相对设置,并且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设置在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彼此之间的间隙的两侧,这样,便于电池极片12的进入和离开。其中,电磁加热管142可包括红外线加热管,即可利用红外线对电池极片12进行加热,使得电池极片12在较短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供电池极片(12)进入和离开的进口和出口;以及/n电磁加热机构,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且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所述电池极片(12)上以加热所述电池极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干燥装置(1)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供电池极片(12)进入和离开的进口和出口;以及
电磁加热机构,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且所述电磁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释放电磁波并照射到所述电池极片(12)上以加热所述电池极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电磁加热组件(14),两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4)相对设置且彼此之间留设有供所述电池极片(12)通过的间隙,每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4)包括沿所述电池极片(12)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电磁加热管(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4)中的多个所述电磁加热管(142)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4)之间的间距为50mm-200mm;和/或,所述壳体(10)在沿所述电池极片(12)行进方向上的长度为800mm-2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林刘小安朴明权王金淳杜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