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2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旨在提供一种防渗能力好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础块和第二基础块;所述第一基础块上、与第二基础块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向第二基础块伸出的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的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度的L形;所述第一搭接部内、沿其长度方向预埋设置两列向上伸出的预埋螺杆组;所述第二基础块上、与第一基础块的连接端的上部设置与第一搭接部嵌合的第二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上设置两列供对应预埋螺杆组穿过的通孔组;所述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嵌合端面的阴角处均设置有膨胀止水条;所述第二搭接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灌注用的灌注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新型城市已成为指导我国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地下市政建筑作为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合理收纳城市运营所需生命管线的地下隧道结构,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地下结构具有施工快捷,工期短,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小的特点,得到大力推广。用于装配式地下结构的基础连接,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同时并具有足够的防水性。而现有的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为了确保足够的连接强度,设计较为复杂,导致施工成本高,且存在连接位置渗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施工成本低,防水性能好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础块和第二基础块;所述第一基础块上、与第二基础块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向第二基础块伸出的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的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度的L形;所述第一搭接部内、沿其长度方向预埋设置两列向上伸出的预埋螺杆组;所述第二基础块上、与第一基础块的连接端的上部设置与第一搭接部嵌合的第二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上设置两列供对应预埋螺杆组穿过的通孔组;所述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嵌合端面的阴角处均设置有膨胀止水条;所述第二搭接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灌注用的灌注孔;所述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嵌合端面之间设置有砂浆层。优选的是,所述通孔组的各通孔内设置有预埋套管。优选的是,所述通孔组的各通孔上端设置有沉头孔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可有效提高筏板基础连接强度和抗渗性能,并大大减小后浇量施工量,对施工工期和成本控制有较大收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图1-2所示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础块1和第二基础块2;所述第一基础块1上、与第二基础块2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向第二基础块2伸出的第一搭接部3,所述第一搭接部3的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度的L形;所述第一搭接部3内、沿其长度方向预埋设置两列向上伸出的预埋螺杆组4;所述第二基础块2上、与第一基础块1的连接端的上部设置与第一搭接部3嵌合的第二搭接部5;所述第二搭接部5上设置两列供对应预埋螺杆组4穿过的通孔组6;所述第一搭接部3及第二搭接部5嵌合端面的阴角处均设置有膨胀止水条7;所述第二搭接部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灌注用的灌注孔8;所述第一搭接部3及第二搭接部5嵌合端面之间设置有砂浆层9。所述通孔组6的各通孔内设置有预埋套管10,预埋套管可确保通孔的成型质量,提高组装的精度。所述通孔组6的各通孔上端设置有沉头孔台,避免螺栓超出第二基础块上端,提高施工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施工时,首先在工厂进行第一基础块及第二基础块的预制,预制时预埋好螺杆与预埋套管;待第一基础块及第二基础块在工厂达到设计强度后运至现场,先在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嵌合端面基础阴角粘贴膨胀止水条,再通过螺杆将第一基础块及第二基础块连接,调平后拧紧螺母;最后通过注浆孔采用压力法进行砂浆层的注浆,将剩余连接缝进行封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础块(1)和第二基础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块(1)上、与第二基础块(2)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向第二基础块(2)伸出的第一搭接部(3),所述第一搭接部(3)的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度的L形;所述第一搭接部(3)内、沿其长度方向预埋设置两列向上伸出的预埋螺杆组(4);所述第二基础块(2)上、与第一基础块(1)的连接端的上部设置与第一搭接部(3)嵌合的第二搭接部(5);所述第二搭接部(5)上设置两列供对应预埋螺杆组(4)穿过的通孔组(6);所述第一搭接部(3)及第二搭接部(5)嵌合端面的阴角处均设置有膨胀止水条(7);所述第二搭接部(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灌注用的灌注孔(8);所述第一搭接部(3)及第二搭接部(5)嵌合端面之间设置有砂浆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础块(1)和第二基础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块(1)上、与第二基础块(2)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向第二基础块(2)伸出的第一搭接部(3),所述第一搭接部(3)的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度的L形;所述第一搭接部(3)内、沿其长度方向预埋设置两列向上伸出的预埋螺杆组(4);所述第二基础块(2)上、与第一基础块(1)的连接端的上部设置与第一搭接部(3)嵌合的第二搭接部(5);所述第二搭接部(5)上设置两列供对应预埋螺杆组(4)穿过的通孔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照德刘键李永金王兵刘伟陈云丰邓宏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