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制造技术_技高网

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9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和一体式连接滑块,上滑轨与上部结构通过锚栓连接,其底面开设上滑槽,下滑轨与下部结构通过锚栓连接,其顶面开设下滑槽,上滑轨和下滑轨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设置,在竖直方向上预留间隙,一体式连接滑块安装于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滑动发生时,抗拉支座跟随运动,一体式连接滑块抗拉翼缘和上滑轨,下滑轨抗拉槽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强大的抗拉能力该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该装置提供抗拉力,并跟随建筑平动而平动,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隔震支墩失效或造成建筑物倾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震,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


技术介绍

1、隔震支座是指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滑动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

2、隔震结构通过隔震层中的隔震支座将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隔开,实现地震时的软连接,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这种结构特性导致上下部结构在地震时不同步运动,支座发生大范围滑动,隔震支座装置需区分上、下支座连接,连接错误可能导致返工,此外,橡胶支座有抗拉强度限值,超过可能导致失效和建筑倾覆,在罕遇或超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可能因拉应力过大而丧失隔震或承载能力,提离更可能导致建筑倾覆,少量抗拉装置即可增强隔震建筑的抗倾覆能力,拓宽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避免提离的设计需防止装置间卡顿或额外摩擦,否则可能导致设计失效,现有隔震支座沉重、尺寸大,运输、吊装和现场安装困难,且上下部不易区分,易导致安装错误。

3、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易滑动、易复位的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装置,旨在提高安全性、经济性和安装检修便利性,减小尺寸和重量,简化安装过程,降低错误率,推动隔震技术更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和一体式连接滑块,所述上滑轨与建筑物的主体部分通过锚栓连接,所述上滑轨底面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下滑轨与建筑物的基础部分通过锚栓连接,所述下滑轨顶面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设置,在竖直方向上预留间隙,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设置于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所预留的间隙内。

4、优选的,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两端分别设有上抗拉翼缘和下抗拉翼缘,所述上抗拉翼缘沿上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在上滑轨底面的上滑槽内,所述下抗拉翼缘沿下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在下滑轨顶面的下滑槽内。

5、优选的,所述上滑轨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下滑轨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面。

6、优选的,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为圆柱,其上抗拉翼缘及下抗拉翼缘均为扁圆柱状。

7、优选的,所述上抗拉翼缘的顶部与上滑轨底面的上滑槽槽底平齐,所述下抗拉翼缘的底部与下滑轨顶面的下滑槽槽底平齐。

8、优选的,所述上滑槽两端和下滑槽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钢块,避免一体式连接滑块滑脱。

9、优选的,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上抗拉翼缘和下抗拉翼缘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10、优选的,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上下摩擦面及上抗拉翼缘和下抗拉翼缘均涂设聚四氟乙烯等材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是:

12、本装置可进行现场装配式组装,避免因支座尺寸偏大,难以起吊,难以定位,难以安装,且难以后期维修更换,避免了以往隔震支座建筑必须在0.000层开大检修洞的弊端;

13、在建筑物处于大风或中震小震下起滑时不会造成卡顿,滑动过程更为顺畅,而滑块抗拉翼缘360°各向同性圆柱状设计更是彻底避免了因各项异性导致对滑轨的卡切,水平向顺畅的跟滑,保障了建筑物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14、在建筑物处于中震,或罕遇震或超罕遇地震时,避免了隔震支座提离或水平位移超出限值而导致隔震失效或建筑物整体倾覆的极端情况,保障了建筑物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轨(1)、下滑轨(2)和一体式连接滑块(3),所述上滑轨(1)与建筑物的主体部分通过锚栓连接,所述上滑轨(1)底面开设有上滑槽(6),所述下滑轨(2)与建筑物的基础部分通过锚栓连接,所述下滑轨(2)顶面开设有下滑槽(9),所述上滑轨(1)和下滑轨(2)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设置,在竖直方向上预留间隙(10),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3)设置于上滑轨(1)和下滑轨(2)之间所预留的间隙(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3)两端分别设有上抗拉翼缘(7)和下抗拉翼缘(8),所述上抗拉翼缘(7)沿上滑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上滑轨(1)底面的上滑槽(6)内,所述下抗拉翼缘(8)沿下滑轨(2)的延伸方向设置在下滑轨(2)顶面的下滑槽(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1)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下滑轨(2)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3)为圆柱,其上抗拉翼缘(7)及下抗拉翼缘(8)均为扁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抗拉翼缘(7)的顶部与上滑轨(1)底面的上滑槽(6)槽底平齐,所述下抗拉翼缘(8)的底部与下滑轨(2)顶面的下滑槽(9)槽底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槽(6)两端和下滑槽(9)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钢块(5),避免一体式连接滑块(3)滑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上滑槽(6)和下滑槽(9)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上抗拉翼缘(7)和下抗拉翼缘(8)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3)上下摩擦面及上抗拉翼缘(7)和下抗拉翼缘(8)均涂设聚四氟乙烯等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轨(1)、下滑轨(2)和一体式连接滑块(3),所述上滑轨(1)与建筑物的主体部分通过锚栓连接,所述上滑轨(1)底面开设有上滑槽(6),所述下滑轨(2)与建筑物的基础部分通过锚栓连接,所述下滑轨(2)顶面开设有下滑槽(9),所述上滑轨(1)和下滑轨(2)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呈十字交叉设置,在竖直方向上预留间隙(10),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3)设置于上滑轨(1)和下滑轨(2)之间所预留的间隙(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连接滑块(3)两端分别设有上抗拉翼缘(7)和下抗拉翼缘(8),所述上抗拉翼缘(7)沿上滑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上滑轨(1)底面的上滑槽(6)内,所述下抗拉翼缘(8)沿下滑轨(2)的延伸方向设置在下滑轨(2)顶面的下滑槽(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并适用于采用橡胶隔震垫的隔震建筑的单抗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1)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下滑轨(2)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柏锋张哲睿王宏伟张然陶雷翼铭涂墨云曹宇米俊丞李星庆户维文陈光华李能浩邓宏旭陈云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