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96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包括筏板和筒体,所述筏板为平板状,能够放置于地基上;所述筒体为矩形框体,通过混凝土现浇方式设置于所述筏板上表面;所述筒体所围的电梯基坑内设有四块预埋钢板;该预埋钢板固定于所述筏板的上表面,能够与电梯井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外加电梯基础进行分解,并将其中部分构件放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不仅可减轻构件重量,方便运输和组装,而且,还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小对居民的影响。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foundation with external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件,尤其是一种外加电梯基础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既有多层住宅楼、办公楼需要增设外加电梯,以便人们工作、生活。在既有建筑旁建造外加电梯施工过程中,制作混凝土基础比安装井道、电梯的施工难度大,且占用工期更长,如仍采用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散拼钢结构井道的建造方法,不但工期长、占地多,对既有建筑居民的生活干扰较大。近来市场上出现了整体预制混凝土基础,虽可减少的施工时间,但构件重量大,需用大吨位起重机吊装,而大吨位起重机难以进入老旧小区,且因场地狭窄难以伸展支腿起吊基础构件,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重量轻、工期短、便于施工的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基础,可在工厂内预先完成主要结构的制作,并可方便地运输和安装,然后在现场浇筑剩余部分构件,从而缩短施工时间、减小环境干扰,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包括筏板和筒体,所述筏板为平板状,能够放置于地基上;所述筒体为矩形框体,通过混凝土现浇方式设置于所述筏板上表面;所述筒体所围的基坑内设有四块预埋钢板;该预埋钢板固定于所述筏板的上表面,能够与电梯井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筏板为正方形,其大小与地基承载力相适配,其厚度、配筋与电梯的荷载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为正方形框体,居中设置于所述筏板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竖向钢筋,该竖向钢筋的下部置于所述筏板内,其上部置于所述筒体内,通过现场浇筑使所述筒体与所述筏板牢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钢筋为“几”字形或“口”字形。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钢板临近所述筒体的四个角部;每块预埋钢板的底面上设有与其相连的多根拉筋;该拉筋置于所述筏板内,能够防止所述预埋钢板被拉拔。进一步的,所述筏板上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吊环,便于吊装。进一步的,还包括止水板,该止水板为框形,与所述筒体的形状和大小相适应;该止水板竖向的设置于所述筒体和筏板之间,防止所述筒体外围土壤中的地下水渗透到所述筒体围护的基坑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外加电梯基础进行分解,并将其中部分构件放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不仅可减轻构件重量,方便运输和组装,而且,筒体的浇筑施工与电梯井道的安装可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工期,且减小了对居民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其中:1-筏板、1-1-筏板钢筋、2-筒体、2-1-竖向钢筋、3-电梯井道、4-吊环、5-止水板、6-预埋钢板、6-1-拉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包括筏板1和筒体2。所述筏板1为平板状,能够水平放置于地基上。该筏板1为正方形,或者是其他形状,以便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该筏板1的大小与地基承载力相适配,其厚度、配筋与电梯的荷载相适应,以便能够满足电梯的运行需求。该筏板1内还设有筏板钢筋1-1,可满足其承载需求。所述筒体2为正方形框体,居中设置于所述筏板1上。该筒体2可通过现浇混凝土方式设置于所述筏板1上表面,可阻挡该筒体2外部土壤,并防止的地下水渗入其所围的电梯基坑内。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竖向钢筋2-1。该竖向钢筋2-1的下部置于所述筏板1内,其上部置于所述筒体2内,使所述筒体2与所述筏板1牢固连接。所述竖向钢筋2-1为“几”字形或“口”字形,以便将所述筒体与所述筏板1牢固连接。所述筒体2所围基坑内设有四块预埋钢板6。该预埋钢板6固定于所述筏板1的上表面,并临近所述筒体2的四个角部,可与电梯井道3相连,使电梯井道3稳固的矗立在所述筏板1上。优选的,每块预埋钢板6的底面上焊接有多根拉筋6-1。该拉筋6-1置于所述筏板1内,且其下端向内或向外弯折,使其能够与所述筏板1牢固连接,有效防止所述预埋钢板6被拉拔而与所述筏板1脱离。所述筏板1上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吊环4,便于吊装。该吊环4为“几”字形,下部置于所述筏板1内,上部置于所述筏板1上表面之外,供起重索具扎挂。本技术还包括止水板5。该止水板5为框形,其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筒体2相适应。该止水板5竖向的设置于所述筒体2和筏板1之间,且埋设于所述筒体2内,可防止所述筒体2外围土壤中的地下水渗透到所述筒体2围护的基坑内。应用时,可将筏板在工厂中进行浇筑制作。在制作时,可将预埋钢板、竖向钢筋、止水板和吊环等同时安装在筏板上,一并进行浇筑。然后,将预制的筏板运输到施工现场,用起重机吊放于现场的地基上,并进行找正固定。同时,在该筏板上通过现浇的方式完成筒体的施工,并可同步在预埋钢板上进行电梯井道的安装。本技术通过将筏板和筒体分离,使筏板的重量大为减轻,方便运输和吊装。同时,通过将预埋钢板的位置与筒体的位置错开,使筒体施工和电梯井道的安装可在施工现场同步进行,大幅缩短施工工期,减小对环境的影响,且筒体仅承受四周土压,可适量减薄,以节约材料。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包括筏板和筒体,其特征是所述筏板为平板状,能够放置于地基上;所述筒体为矩形框体,通过混凝土现浇方式设置于所述筏板上表面;所述筒体所围的基坑内设有四块预埋钢板;该预埋钢板固定于所述筏板的上表面,能够与电梯井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包括筏板和筒体,其特征是所述筏板为平板状,能够放置于地基上;所述筒体为矩形框体,通过混凝土现浇方式设置于所述筏板上表面;所述筒体所围的基坑内设有四块预埋钢板;该预埋钢板固定于所述筏板的上表面,能够与电梯井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其特征是所述筏板为正方形,其大小与地基承载力相适配,其厚度、配筋与电梯的荷载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其特征是所述筒体为正方形框体,居中设置于所述筏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混凝土基础,其特征是还包括多个竖向钢筋,该竖向钢筋的下部置于所述筏板内,其上部置于所述筒体内,通过现场浇筑使所述筒体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李明董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永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