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固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61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安装领域,公开了一种点胶固化系统,包括:胶针组件、胶杯、抓取机构和固化机构;胶针组件设置在胶杯的上方,胶杯开口朝上,胶针组件通过插入胶杯内部以获得胶水;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器件,以与胶针组件接触点胶以及移动点胶后的器件与底座贴合;固化机构用于对器件与底座间的胶水进行固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点胶固化系统,结构简单,设置抓取机构带动器件进行移动,便于进行点胶和与底座间的贴合。该点胶固化系统可自动完成器件的点胶、与底座的贴合以及固化,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释放劳动力。且设置胶针组件通过蘸取获得胶水,相比现有的胶筒结构,可便于控制每次涂设的胶水量,有利于均匀涂设。

A dispensing and cu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胶固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胶固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粘贴的组件越来越多。例如,在半导体激光器领域中,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发光芯片所发出的光束为发散的椭圆光束,平行于发光面的方向为慢轴,发散角约为10°,垂直于发光面的方向为快轴方向,发散角可达到40°。由于激光器发光芯片在快轴上的发散角较大,为有效保证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质量,必须利用快轴透镜对发光芯片所发出的光束进行快轴准直。快轴准直过程即将透镜贴合在芯片上的过程。透镜贴合在芯片上需要在透镜和芯片之间设置胶水。大多设置紫外胶水。现有透镜贴合工艺中,一般在透镜的两端涂设胶水,透镜在两端处与芯片粘贴在一起。之后还需要对透镜和芯片之间的紫外胶水进行光照固化,以实现二者的牢固连接,完成透镜与芯片的封装。现有透镜贴合工艺中,大多采用人工进行贴合和固化,自动化程度,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胶固化系统,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透镜贴合工艺中,大多采用人工进行贴合固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点胶固化系统,包括:胶针组件、胶杯、抓取机构和固化机构;所述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胶杯的上方,所述胶杯开口朝上,所述胶针组件通过插入胶杯内部以获得胶水;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器件,以与胶针组件接触点胶以及移动点胶后的器件与底座贴合;所述固化机构用于对所述器件与底座间的胶水进行固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胶针组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胶针,两个胶针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两个胶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胶杯的杯筒的截面宽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胶针组件相连,用于推动所述胶针组件水平移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气缸和胶杯座,所述胶杯设置在胶杯座上,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胶杯座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推动所述胶杯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胶针组件插入胶杯内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胶杯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胶杯的杯底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胶杯的杯底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胶杯的杯筒的截面面积,所述胶杯的杯底与所述胶杯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压片,所述压片呈U形,所述压片的两侧壁分别覆盖在所述胶杯的杯筒两侧的杯底上,所述压片与所述胶杯座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化机构包括:若干个UV灯头;若干个UV灯头相互间具有夹角且出光端汇聚设置,若干个UV灯头所发出的光束相交于一点,所述UV灯头远离出光端的第二端与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用于所述UV灯头的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若干个UV灯头连接的连接板相连为一体形成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弯折结构,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UV灯头的一侧连接散热片,若干个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组件和移动机构;所述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固定所述器件,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滑台和竖直滑台;所述水平滑台固定设置,所述竖直滑台与所述水平滑台的滑块相连,所述竖直滑台的滑块与所述抓取组件相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方向的角位移平台;所述角位移平台与所述竖直滑台的滑块相连,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角位移平台相连。(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点胶固化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操作简单,设置抓取机构带动器件进行移动,便于进行点胶和与底座间的贴合。该点胶固化系统可自动完成器件的点胶、与底座的贴合以及固化,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释放劳动力。且设置胶针组件通过蘸取获得胶水,相比现有的胶筒结构,可便于控制每次涂设的胶水量,有利于均匀涂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点胶固化系统的第一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点胶固化系统的第二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胶针组件与胶杯的第一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胶针组件与胶杯的第二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胶针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胶杯与胶杯座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片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头机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胶针组件;2—胶杯;31—抓取组件;32—移动机构;33—连接块;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胶杯座;7—机架;8—三维调节架;9—滑槽;10—压片;11—固化机构;12—底座;13—贴合平台;14—运动模组;15—支撑台;1101—UV灯头;1102—光束;1103—散热片;1104—第一侧边;1105—第二侧边;1106—电源线;1107—固定板;21—杯筒;22—杯底;311—上夹头;312—下夹头;313—夹爪;314—开槽;315—气爪气缸;316—气爪;325—第三角位移平台;322—竖直滑台;323—第一角位移平台;324—第二角位移平台;321—水平滑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点胶固化系统,参考图1和图2,该点胶固化系统包括:胶针组件1、胶杯2、抓取机构和固化机构11。胶针组件1设置在胶杯2的上方,胶杯2开口朝上,内部容纳胶水。胶针组件1通过插入胶杯2内部以获得胶水。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器件与胶针组件1接触点胶以及移动点胶后的器件与底座12贴合。固化机构11用于对器件与底座12间的胶水进行固化。该点胶固化系统可用于透镜贴合工艺中。胶针组件1通过插入胶杯2内部的胶水中来蘸取胶水,使得胶水附着在胶针组件1的底端。抓取机构可抓取透镜等待点胶器件与胶针组件1的底端接触,实现在透镜上涂设胶水。然后抓取机构将涂设了胶水的器件移动至底座12处,与底座12进行贴合。在透镜贴合工艺中,可将芯片设置在底座12上。抓取机构带动涂设了胶水的透镜移动至芯片处,与芯片进行贴合。底座12即为涂设胶水的器件需要贴合的部件,可为芯片,也可为其他。在器件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针组件、胶杯、抓取机构和固化机构;所述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胶杯的上方,所述胶杯开口朝上,所述胶针组件通过插入胶杯内部以获得胶水;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器件,以与胶针组件接触点胶以及移动点胶后的器件与底座贴合;所述固化机构用于对所述器件与底座间的胶水进行固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针组件、胶杯、抓取机构和固化机构;所述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胶杯的上方,所述胶杯开口朝上,所述胶针组件通过插入胶杯内部以获得胶水;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器件,以与胶针组件接触点胶以及移动点胶后的器件与底座贴合;所述固化机构用于对所述器件与底座间的胶水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针组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胶针,两个胶针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两个胶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胶杯的杯筒的截面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胶针组件相连,用于推动所述胶针组件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气缸和胶杯座,所述胶杯设置在胶杯座上,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胶杯座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推动所述胶杯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胶针组件插入胶杯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杯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胶杯的杯底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杯的杯底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毅段吉安卢昆忠胡慧璇黄思琪卢胜强唐佳徐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