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52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装置本体,电源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提手,电源装置本体的内部内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的底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电源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座,其中,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唤醒电路,唤醒电路包括整流桥D、继电器J1、光耦合器G1、G2、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C2、C3、可变电阻R2、R4、电阻R1、R3、R5和R6。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不仅具备远程唤醒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来进行高度调节。

An energy-saving power supply device supporting automatic remote wake-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化生产、电气化交通、电力设备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己经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电力电子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自成体系的高科技技术,而电源技术隶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范畴。不论是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是高端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电源技术的参与,电源技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于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节能电源装置便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便携式储能电源便是其中的一种,其是一种采用环保电芯打造而成的新能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通信、消防、电力、旅游、家庭储能等领域,解决了户外用电的问题,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现有的便携式储能电源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无休眠功能和远程唤醒功能,容易造成大量电源电量的浪费,导致电源亏电,从而出现电源无法正常启动现象;2、现有的电源装置高度都是固定的,其不能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来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使得其不能很好地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装置本体,所述电源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提手,且所述提手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电源装置本体的内部内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的底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信号收发器和所述控制主板之间均为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座;其中,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包括整流桥D、继电器J1、光耦合器G1、光耦合器G2、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可变电阻R2、可变电阻R4、电阻R1、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整流桥D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变电阻R2的一端和可变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整流桥D的另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三引脚、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四引脚、所述继电器J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可变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4的另一端和可变端均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耦合器G1和所述光耦合器G2的型号均为4N25。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SC9013。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为无极性电容,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容C3均为电解电容。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源装置本体的散热效果,所述电源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电源装备本体的移动或高度调节,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导杆一,且所述导杆一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并与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块一,且所述连接块一的中部均卡设有与所述导杆一相配合的轴承,所述导杆一上均对称设置有两组外螺纹一,所述外螺纹一上均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上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底部均与连接块二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二之间均设置有导杆二,所述导杆二的两侧均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二,且所述滑块二与所述连接块一之间通过连接杆二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二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若干移动轮组件,且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配合的开口,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垫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一与所述连接杆二的中部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万向轮的高度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二,且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二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了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发生脱离,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外侧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套设有限位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信号收发器、控制主板和唤醒电路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源装置本体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远程唤醒,能够节省电源装置的耗电量,避免因电源亏电而导致其无法正常启动现象的发生,为电源装置的正常使用提供了有效地保证。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底座,使得电源装置本体不仅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来进行移动或固定,而且还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来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使得其可以更好的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中控制主板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中唤醒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中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装置本体;2、提手;3、控制主板;4、信号收发器;5、无线通信模块;6、移动底座;601、壳体;602、导杆一;603、转动盘;604、连接块一;605、外螺纹一;606、滑块一;607、连接杆一;608、连接块二;609、导杆二;610、滑块二;611、连接杆二;612、支撑板;613、移动轮组件;614、开口;615、支撑垫脚;616、支撑柱;617、调节螺母;618、万向轮;619、限位环;7、散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本体(1),所述电源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提手(2),且所述提手(2)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电源装置本体(1)的内部内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板(3),所述控制主板(3)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收发器(4),所述信号收发器(4)的底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5),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信号收发器(4)和所述控制主板(3)之间均为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座(6);/n其中,所述控制主板(3)上设置有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包括整流桥D、继电器J1、光耦合器G1、光耦合器G2、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可变电阻R2、可变电阻R4、电阻R1、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整流桥D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变电阻R2的一端和可变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整流桥D的另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三引脚、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四引脚、所述继电器J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可变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4的另一端和可变端均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本体(1),所述电源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提手(2),且所述提手(2)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电源装置本体(1)的内部内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板(3),所述控制主板(3)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收发器(4),所述信号收发器(4)的底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5),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信号收发器(4)和所述控制主板(3)之间均为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座(6);
其中,所述控制主板(3)上设置有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包括整流桥D、继电器J1、光耦合器G1、光耦合器G2、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可变电阻R2、可变电阻R4、电阻R1、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整流桥D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变电阻R2的一端和可变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整流桥D的另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三引脚、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四引脚、所述继电器J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可变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4的另一端和可变端均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器G1和所述光耦合器G2的型号均为4N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SC9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自动远程唤醒的节能电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尚捷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