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包括承力件、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垫块和底座,承力件可以分别与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可拆卸相连接,试样容纳件包括试样容纳腔,试样容纳腔为柱形,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为柱形,试样容纳腔的内径分别与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的外径相配合,底座上设有承载面,还包括取样件,取样件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容纳件容纳槽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的外径相配合,容纳件容纳槽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本申请所提供的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可以精细可控、便捷高效地制备成型各类土样小试件,保障各类土工试验的进行。
A preparation device of subgrade soil sa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等
,对不同土体的应力-应变状态、微观结构等的试验分析过程中常需用到较小的土样试件,如压汞孔隙结构分析、气相法基质吸力测试、CT微观结构扫描等。传统的制样方式(定制特定尺寸的仪具器械、先成型大试件再切割成小试件等方法),成本高昂、制作不便,且试验进度极大地受制于仪具的制作,不仅操作繁琐、尺寸难以精确控制,且在制备过程中极易扰动土样,影响试验结果,甚至操作不当破坏土样,延误试验进度、浪费有限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件、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垫块和底座,所述承力件可以分别与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可拆卸相连接,所述试样容纳件包括试样容纳腔,所述试样容纳腔为柱形,所述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为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力杆的高度小于试样容纳腔的高度,所述底座上设有承载面,还包括取样件,所述取样件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容纳件容纳槽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容纳件容纳槽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所述试样容纳槽的内径小于容纳件容纳槽的内径。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力杆为圆柱形,所述第二传力杆为圆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为圆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的高度为80~120mm,内径为5~10mm,所述垫块为圆柱形,所述垫块的高度为10~20mm。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力件为圆柱体,承力件的一个端面为压力承受面,另一端面与传力杆相连接。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力杆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子传力杆,优选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的高度为试样容纳腔高度的88~96%,所述第二传力杆的高度为试样容纳腔高度的88~96%。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样容纳槽的底部设有柔性多孔材料73。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力件、第一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垫块和底座可以构成静压成型模块,所述静压成型模块状态下,所述试样容纳件的底面位于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承力件的底部与第一传力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自上而下延伸入试样容纳腔,所述垫块位于试样容纳腔的底部;所述承力件、第二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和取样件可以构成脱模取样模块,所述脱模取样模块状态下,所述试样容纳件的底部位于容纳件容纳槽中,所述承力件的底部与第二传力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自上而下延伸入试样容纳腔。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包括:A)将试样容纳件置于底座的承载面上,将垫块置于试样容纳腔的底部,将土样置于试样容纳件的试样容纳腔中;B)将承力件和第一传力杆连接,将第一传力杆伸入试样容纳腔中,在承力件上施加荷载,以压实试样容纳腔中的土样;C)取出第一传力杆,并将试样容纳件置于取样件的容纳件容纳槽中,将承力件和第二传力杆连接,将第二传力杆伸入试样容纳腔中,施加荷载以获取试件。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将土样整平,土样的质量为0.2~2.5g。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力杆的高度、垫块的高度、试件的目标高度之和等于试样容纳腔的高度。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中,荷载的大小为20~40kN,施加荷载的时间为2~5min。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取样件放大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试件压制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试件获取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承力件2第一传力杆3第二传力杆4试样容纳件41试样容纳腔5垫块6底座61承载面7取样件71容纳件容纳槽72试样容纳槽73柔性多孔材料8试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包括承力件1、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试样容纳件4、垫块5和底座6,所述承力件1分别可以与第一传力杆2和第二传力杆3可拆卸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所述试样容纳件4包括试样容纳腔41,所述试样容纳腔41为柱形,所述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垫块5为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41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垫块5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力杆2的高度(对应杆体的延伸方向)小于试样容纳腔41的高度(对应腔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底座6上设有可以用于承载试样容纳件的承载面61,还包括取样件7,所述取样件7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71,容纳件容纳槽71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4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容纳件容纳槽71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72,所述试样容纳槽72的内径小于容纳件容纳槽71的内径。所述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所述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的各部件组成静压成型模块和脱模取样模块,所述承力件1、第一传力杆2、试样容纳件4、垫块5和底座6可以构成静压成型模块,例如,所述静压成型模块状态下,所述试样容纳件4的底面位于底座6的承载面61上,所述承力件1的底部与第一传力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2自上而下延伸入试样容纳腔41,所述垫块5位于试样容纳腔41的底部;另外,所述承力件1、第二传力杆3、试样容纳件4和取样件7可以构成脱模取样模块,例如,所述脱模取样模块状态下,所述试样容纳件4的底部位于容纳件容纳槽71中,所述承力件1的底部与第二传力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3自上而下延伸入试样容纳腔41。更具体的,使用时可以根据试验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初始状态(例如,最大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压实度等)以及试验所需的小试件规格尺寸等参数,计算、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并将试样容纳件4放置在底座6的承载面61上,在试样容纳腔4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件(1)、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试样容纳件(4)、垫块(5)和底座(6),所述承力件(1)可以分别与第一传力杆(2)和第二传力杆(3)可拆卸相连接,所述试样容纳件(4)包括试样容纳腔(41),所述试样容纳腔(41)为柱形,所述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垫块(5)为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41)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垫块(5)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力杆(2)的高度小于试样容纳腔(41)的高度,所述底座(6)上设有承载面(61),还包括取样件(7),所述取样件(7)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71),容纳件容纳槽(71)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4)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容纳件容纳槽(71)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72),所述试样容纳槽(72)的内径小于容纳件容纳槽(71)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件(1)、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试样容纳件(4)、垫块(5)和底座(6),所述承力件(1)可以分别与第一传力杆(2)和第二传力杆(3)可拆卸相连接,所述试样容纳件(4)包括试样容纳腔(41),所述试样容纳腔(41)为柱形,所述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垫块(5)为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41)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垫块(5)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力杆(2)的高度小于试样容纳腔(41)的高度,所述底座(6)上设有承载面(61),还包括取样件(7),所述取样件(7)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71),容纳件容纳槽(71)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4)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容纳件容纳槽(71)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72),所述试样容纳槽(72)的内径小于容纳件容纳槽(71)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杆(2)为圆柱形,所述第二传力杆(3)为圆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41)为圆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41)的高度为80~120mm,内径为5~10mm,所述垫块(5)为圆柱形,所述垫块(5)的高度为10~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件(1)为圆柱体,承力件(1)的一个端面为压力承受面,另一端面与传力杆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杆(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劲松,王增逸,凌建明,李想,林盛,杨戈,刘海伦,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上海同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