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面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91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面烘干系统,包括房体、设置于房体上部的传送索道、设置于房体顶部的排潮系统以及用于实现房体中环境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控制系统,所述房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吹风装置、散热管路、排潮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若干散热管路分阀、若干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了挂面定型的时间,每个单元的散热管道可以单独进行控制,挂面的烘干过程容易控制,生产出来的挂面质量更加稳定;利用控制系统实现烘干系统的温湿度以及风速的自动控制,能够快速升温、缓慢冷却、干燥均匀在保证烘干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了挂面的烘干效率,同时还能实现烘干系统的手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面烘干系统
本技术属于烘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面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挂面之所以可以长期存放,是因为它通过烘干脱水的过程,没有水分,保存时间自然长,在工业上对挂面烘干多是采用热泵空气源挂面烘干系统在烘房中对挂面进行烘干,传统的烘房干燥可分为四个阶段:1、冷风定条阶段:刚进行烘干房的湿面条长度一般在1.4米左右,且水分含量大,而湿面条中的水分均属自由水,通常采用不加温,而加强空气流动的办法,以大量空气来促进面条去湿,使挂面形状初步固定,除去表面水分;2、保潮发汗阶段:此阶段以水分扩散为主,强化通风,使空气循环畅通,温度逐渐上升,不要过“急”,要使温度形成梯度,同时保持一定湿度;3、升温降湿阶段:通过保潮发汗阶段后的挂面,需要进一步升温,适当降低湿度,使面条在高温低湿的状态下全面及时地蒸发出去;4、降温散热阶段:面条的组织基本固定后,就需要缓慢降低面条本身湿度,并继续除去小部分水分,达到产品含水要求。在挂面的烘房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的稳定非常重要,若烘干温度不均匀,就可能出现挂面表面结膜,干燥不均匀外形差、易断裂等问题,影响挂面干燥和品质。中国专利ZL201621082263.2公开了一种挂面微波干燥系统微波烘干箱,由第一微波干燥箱、第二微波干燥箱、第三微波干燥箱、两个抑波箱、若干个微波发射器、输送带、压风机、传送索道、抽风机组成;所述抑波箱、微波干燥箱均为金属板材焊接的箱体结构,并且相互贯通;微波干燥箱外侧安装的微波加热发射器作为微波发射源,可以向微波干燥箱内部提供微波及热能,作为挂面干燥的能源;所述挂面微波干燥系统微波烘干箱工作时,微波干燥箱内部产生的微波和热量散发时,被结构两端的抑波箱内设置的抑波片阻挡,保证其被充分利用,以降低能耗和提高功效,但由于微波烘干是利用极性分子如水分子在微波场条件下摩擦生热从而产生热量因而烘干速度快,若对湿挂面全程采用微波烘干,可能会造成烘干过度或干燥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挂面烘干过程易于控制的挂面烘干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挂面烘干系统,简称烘干系统,包括房体、设置于房体上部的传送索道、设置于房体顶部的排潮系统以及用于实现房体中环境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控制系统,所述房体沿传送索道的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微波发射器,所述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吹风装置、散热管路、排潮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若干散热管路分阀、若干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散热管路分阀、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单元腔室内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风速测量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路包括主进水管、与主进水管连通的至少三个分水管、以及与分水管连通的主回水管、以及分别设置在主进水管以及分水管上游的电控阀,所述电控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排潮装置包括设置在各单元下部或底部的排潮口、与排潮口连通的排潮通道和抽风机,每个单元至少对应一个抽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吹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房体上部的吹风机、以及与房体内部连通的送风道,所述送风道与房体的内表面形成进风口,每个单元至少对应一个吹风机。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匀风板,所述匀风板用于减滞风速、分散气流,防止风力过大,吹落挂面。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送风道中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用于把散热管路中的热水接入换热器中与送风道中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在增加对挂面的供热能力的同时,还能防止在气温较低时,房体外部的冷空气直接进入房体中与挂面接触而产生酥条等质量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机的上游设置有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房体包括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处设置有风幕机,所述风幕机用于隔断房体内外部的空气,防止热量和湿气扩散外溢,有利节能及房体保温。进一步的,所述房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防止热量经由地面或楼板传热,以利节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首先使用微波烘干工艺对首先湿面条进行烘干,促进面条去湿,使挂面形状初步固定,除去表面水分,相比于传统的“冷风定条”工艺,节约了挂面定型的时间,在后续的烘干工艺中,为了实现温度的均匀以及精确控制,采用热水供热工艺,散热管道沿着传送索道运行的方向布置,且每个单元的散热管道可以单独进行控制,因此整个房体内部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挂面的烘干过程容易控制,生产出来的挂面质量更加稳定;利用控制系统实现烘干系统的温湿度以及风速的自动控制,能够快速升温、缓慢冷却、干燥均匀在保证烘干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了挂面的烘干效率,同时还能实现烘干系统的手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沿A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沿B向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散热管路的俯视图。图中,房体1、传送索道2、第一单元3、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微波发射器7、馈入口71、抑波器72、散热管路8、主进水管81、分水管82、主回水管83、电控阀84、温湿度传感器9、吹风机91、送风道92、进风口93、排潮口101、抽风机102、排潮通道1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图1及图4中传送索道2的输送方向为从房体1的右下角入、蛇形输送后从房体1的左上角出。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挂面烘干系统,简称烘干系统,包括房体1、设置于房体1上部的传送索道2、设置于房体1顶部的排潮系统以及用于实现房体1中环境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控制系统,房体1沿传送索道2的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单元3、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第一单元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微波发射器7,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吹风装置、散热管路8、排潮装置;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若干散热管路分阀10、若干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每个温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散热管路分阀10、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单元腔室内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9、风速测量装置。优选的,为了节约房体1的占地面积,以蛇形设置传送索道2,通过依照烘干时间对各单元的长度进行分割,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面烘干系统,包括房体(1)、设置于房体(1)上部的传送索道(2)、设置于房体(1)顶部的排潮系统以及用于实现房体(1)中环境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沿传送索道(2)的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单元(3)、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所述第一单元(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微波发射器(7),所述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吹风装置、散热管路(8)、排潮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若干散热管路分阀(10)、若干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散热管路分阀(10)、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单元腔室内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9)、风速测量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面烘干系统,包括房体(1)、设置于房体(1)上部的传送索道(2)、设置于房体(1)顶部的排潮系统以及用于实现房体(1)中环境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沿传送索道(2)的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单元(3)、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所述第一单元(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微波发射器(7),所述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5)、第四单元(6)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吹风装置、散热管路(8)、排潮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若干散热管路分阀(10)、若干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散热管路分阀(10)、风速测量装置、吹风机电机控制系统、抽风机电机控制系统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单元腔室内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9)、风速测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面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8)包括主进水管(81)、与主进水管(81)连通的至少三个分水管(82)、以及与分水管(82)连通的主回水管(83)、以及分别设置在主进水管(81)以及分水管(82)上游的电控阀(84),所述电控阀(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光斌周小光赵志瑞王天幼张中心李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