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48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包括悬挂架、置伞袋、智能烘干装置和用于容纳智能烘干装置的底座,所述置伞袋沿长边平行设于底座上,所述置伞袋上方敞开,所述悬挂架对应设在置伞袋的上方,所述智能烘干装置设于底座的腔体内部,所述智能烘干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电性连接的电热丝、吹风机和光敏感应开关,所述光敏感应开关感应到上方有物品时,电路闭合形成通路;结构科学,使用便捷,可以放置在室内供置伞及烘干用;方便辨认取伞,不太容易拿错;烘伞效果好,有效集中热量,节省能源,自动控制电路工作。

An automatic controlled drying umbrella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属于生活收纳用具

技术介绍
下雨天人们打伞进入公共区域时,雨伞上的雨水滴在地面上,使地面不整洁,同时人们也容易滑倒。尤其的,即使在很多公共场合用塑料袋装伞,容易把塑料袋打湿,塑料袋也容易被伞戳破,导致漏水。在现有一些置伞架的技术和专利技术专利中,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带烘干的置伞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762840U,采用大功率烘干方法,将许多伞集中叠置,烘热处理,一是烘干效果不能保证;二是可能会浪费更多电源;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快干旋转式置伞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7214708U,其采用的桶装旋转方式来甩干,将数量较多的伞统一放置在晾干筒内甩干,这不方便快速识别并拿取自己的伞;因此,开发一种节能安全,烘干快速高效,又能方便拿取的置伞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包括悬挂架、置伞袋、智能烘干装置和用于容纳智能烘干装置的底座,所述置伞袋沿长边平行设于底座上,所述置伞袋上方敞开,所述悬挂架对应设在置伞袋的上方,所述悬挂架包括两排平行于置伞袋的横杆和支撑在底座上方用于固定横杆的竖直杆,所述智能烘干装置设于底座的腔体内部,所述智能烘干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电性连接的电热丝、吹风机和光敏感应开关,所述光敏感应开关感应到上方有物品时,电路闭合形成通路。优选的,所述横杆上设有夹子,所述夹子底部设有弯钩,所述弯钩为向上弯曲的J型。优选的,所述底座开设有凹槽,所述置伞袋的底部靠近凹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另一侧开设有缝隙。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开设有镂空通风口。优选的,所述置伞袋的边框均由塑料杆支撑,每个所述置伞袋内部设有若干隔布,用于将置伞袋分割为多个隔间,所述智能烘干装置设有多个,分别与隔间对应。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斜坡式,所述底座较低的一侧设有水桶。优选的,所述光敏感应开关由额定电阻,晶闸管和光敏电阻通过导线串联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结构科学,使用便捷,可以放置在室内供置伞及烘干用;方便辨认取伞,不太容易拿错;烘伞效果好,有效集中热量,节省能源,自动控制电路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烘干装置电路图。图中:1、悬挂架;2、置伞袋;3、智能烘干装置;4、底座;5、横杆;6、竖直杆;7、弯钩;8、夹子;9、凹槽;10、通孔;11、缝隙;12、塑料杆;13、隔布;14、隔间;15、电热丝;16、吹风机;18、光敏感应开关;19、镂空通风口;20、水桶;21、额定电阻;22、晶闸管;23、光敏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包括悬挂架1、置伞袋2、智能烘干装置3和用于容纳智能烘干装置3的斜坡式带凹槽9的底座4,所述置伞袋2为两个透明的长方体状软袋,所述置伞袋2沿长边平行设于底座4上,所述悬挂架1包括两排平行于置伞袋2的横杆5和支撑在底座4上方用于固定横杆5的竖直杆6,置伞袋2的方向与横杆5一致,各横杆5两端通过连接两个竖直杆6支撑在底座4上方;所述置伞袋2上方敞开,所述悬挂架1对应设在置伞袋2的上方,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设于底座4的腔体内部,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包括自上而下电性连接的电热丝15、吹风机16和光敏感应开关18,所述光敏感应开关18感应到上方有物品时,电路闭合形成通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5上设有夹子8,所述夹子8底部设有弯钩7,所述弯钩7为向上弯曲的J型,可用于悬挂长柄带手柄的伞,所述夹子可夹紧并固定折叠伞的把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开设有凹槽9,所述置伞袋2的底部靠近凹槽9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另一侧开设有缝隙11,供热风通过。如图1和图2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9的两侧开设有镂空通风口19,使得智能烘干装置3产生的热风通过,进入置伞袋2中,到达悬挂的雨伞处,起到烘干雨伞的效果;镂空通风口19与所述置伞袋2底部的缝隙11对接,使得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工作产生的热风可以进入置伞袋2内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置伞袋2的边框均由塑料杆12支撑,每个所述置伞袋2内部设有若干隔布13,用于将置伞袋2分割为多个隔间14,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设有多个,分别与隔间对应14,置伞袋2位于隔间14下方的底座4腔体的内部;用于容纳悬挂的雨伞。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为带有斜坡式凹槽9的腔体,斜坡式用于排出雨水,所述底座4较低的一侧设有水桶20,用于收集雨水。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感应开关18由额定电阻21,晶闸管22和光敏电阻23通过导线串联组成。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雨伞悬挂或夹在悬挂架1上,雨伞便处于置伞袋2的某个隔间14内,当所述光敏感应开关18上方有物品遮挡时,光照减小,光敏感应开关内的光敏电阻23阻值变大,晶闸管22控制极电压增加,晶闸管22导通,电热丝15及吹风机16所在的电路接通,电热丝15及吹风机16工作;使得热风自下而上吹出,烘干雨伞;当所述光敏感应开关18上方无物品遮挡时,光照增大,光敏感应开关内的光敏电阻23阻值变小,晶闸管22控制极电压减小,晶闸管22不导通,电热丝15及吹风机16所在的电路无电流,电热丝15及吹风机16不工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架(1)、置伞袋(2)、智能烘干装置(3)和用于容纳智能烘干装置(3)的底座(4),所述置伞袋(2)沿长边平行设于底座(4)上,所述置伞袋(2)上方敞开,所述悬挂架(1)对应设在置伞袋(2)的上方,所述悬挂架(1)包括两排平行于置伞袋(2)的横杆(5)和支撑在底座(4)上方用于固定横杆(5)的竖直杆(6),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设于底座(4)的腔体内部,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包括自上而下电性连接的电热丝(15)、吹风机(16)和光敏感应开关(18),所述光敏感应开关(18)感应到上方有物品时,电路闭合形成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架(1)、置伞袋(2)、智能烘干装置(3)和用于容纳智能烘干装置(3)的底座(4),所述置伞袋(2)沿长边平行设于底座(4)上,所述置伞袋(2)上方敞开,所述悬挂架(1)对应设在置伞袋(2)的上方,所述悬挂架(1)包括两排平行于置伞袋(2)的横杆(5)和支撑在底座(4)上方用于固定横杆(5)的竖直杆(6),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设于底座(4)的腔体内部,所述智能烘干装置(3)包括自上而下电性连接的电热丝(15)、吹风机(16)和光敏感应开关(18),所述光敏感应开关(18)感应到上方有物品时,电路闭合形成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上设有夹子(8),所述夹子(8)底部设有弯钩(7),所述弯钩(7)为向上弯曲的J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的烘干置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思辰万程炜衣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