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66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抽油泵、收油装置、油箱和液压马达控制装置,油箱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液压马达的表面连通,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右端贯穿抽油泵的左侧并延伸至抽油泵的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技术领域。该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在不使用液压系统时通过调节溢流阀对液压油进行分流,将液压油输送到过滤阀内,将其内部的油渣和杂质顺着弧形管道输送到集渣盒内,并且可以通过集渣盒方便的将油渣排出,解决了内部液压油运行时的冲击会对液压组件的内部造成磨损,脱落的残渣在液压系统内堆积,跟随液压油一起流动,时间长了以后会降低液压系统的功率,并且有可能造成内部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
,具体为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收油机是指专门设计用来回收水面溢油、油水混合物而不改变其物理、化学特性的任何机械装置,收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油和油水混合物的流动特性、油水的密度差以及材料对油/油水混合物的吸附性,将油从水面上分离出来,收油机主要由撇油头、传输系统和动力站三部分组成,撇油头使油水分离;传输系统包括泵浦或真空装置、软管和连接件,其作用是传送动力、泵出回收的液体;动力站给撇油头和泵提供动力,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收油机主要有堰式、带式、DIP式、刷式、真空式、盘式、绳式及其它类型机械装置。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虽然使用起来动力强劲,便于调节,但是液压系统在使用中,因为内部液压油运行时的冲击会对液压组件的内部造成磨损,脱落的残渣在液压系统内堆积,跟随液压油一起流动,时间长了以后会降低液压系统的功率,并且有可能造成内部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解决了内部液压油运行时的冲击会对液压组件的内部造成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抽油泵(2)、收油装置(3)、油箱(23)和液压马达控制装置(5),所述油箱(23)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液压马达(1)的表面连通,所述液压马达(1)输出轴的右端贯穿抽油泵(2)的左侧并延伸至抽油泵(2)的内腔,所述液压马达(1)输出轴的右端与抽油泵(2)的转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泵(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收油装置(3)的一侧连通,所述抽油泵(2)远离收油装置(3)的一端连通有输油管道(4),所述输油管道(4)远离抽油泵(2)的一端与液压马达控制装置(5)的表面连通,所述输油管道(4)的表面通过管道连通有溢流阀(6),并且溢流阀(6)远离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抽油泵(2)、收油装置(3)、油箱(23)和液压马达控制装置(5),所述油箱(23)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液压马达(1)的表面连通,所述液压马达(1)输出轴的右端贯穿抽油泵(2)的左侧并延伸至抽油泵(2)的内腔,所述液压马达(1)输出轴的右端与抽油泵(2)的转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泵(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收油装置(3)的一侧连通,所述抽油泵(2)远离收油装置(3)的一端连通有输油管道(4),所述输油管道(4)远离抽油泵(2)的一端与液压马达控制装置(5)的表面连通,所述输油管道(4)的表面通过管道连通有溢流阀(6),并且溢流阀(6)远离输油管道(4)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过滤阀(7),所述过滤阀(7)的左侧通过回流管道(8)与油箱(23)的表面连通,所述过滤阀(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主滤网(9),并且过滤阀(7)的底部连通有弧形管道(10),所述弧形管道(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副滤网(11),并且弧形管道(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集渣盒(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油机专用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阀(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莱士·杰克逊赵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