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01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外壁通过转杆与侧护板连接,所述侧护板的外壁上焊接有挡条,所述侧护板的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环,且侧护板通过固定环与拉动条连接,所述拉动条穿过调节箱的内部与定位块连接,且定位块焊接在分隔板的外壁上,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外壁与承载板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转接板,且承载板通过转接板与底板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侧护板、挡条,侧护板呈板状结构设置,而其外壁上焊接有挡条,而挡条与侧护板相互垂直,从而在电动车路过水源地区时带起的溅水可有效的被侧护板和挡条阻挡下避免溅水飞起溅湿驾驶员裤脚和鞋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传统的电动车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其在雨水天气过后使用时路经积水地面时会将积水倾轧飞溅起来,从而溅起水花沾湿驾驶员的裤子和鞋子的问题,同时传统的电动车防溅水装置也具有难以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电动车在雨水天气过后使用时路经积水地面时会将积水倾轧飞溅起来,从而溅起水花沾湿驾驶员的裤子和鞋子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电动车防溅水装置难以安装和拆卸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外壁通过转杆与侧护板连接,所述侧护板的外壁上焊接有挡条,所述侧护板的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环,且侧护板通过固定环与拉动条连接,所述拉动条穿过调节箱的内部与定位块连接,且定位块焊接在分隔板的外壁上,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外壁与承载板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转接板,且承载板通过转接板与底板焊接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柱,且底板通过弹性柱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上下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调节箱的顶端上安装有立柱,且调节箱通过立柱与踏板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外壁通过销轴与挡板连接,且踏板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脚槽。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共设置有两个,且调节箱之间关于分隔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分隔板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定位块。优选的,所述拉动条的一端穿过调节箱内部的滑槽与定位块焊接连接,所述拉动条的另一端通过卡扣锁与固定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承载板相互垂直设置,且弹性柱与承载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防滑垫通过高温融化与推板粘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橡胶垫的外壁粘合连接,所述立柱穿过调节箱的顶端外壁中心处与挡板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立柱通过挡板与拉动条的外壁配合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侧护板、挡条,侧护板呈板状结构设置,而其外壁上焊接有挡条,而挡条与侧护板相互垂直,从而在电动车路过水源地区时带起的溅水可有效的被侧护板和挡条阻挡下避免溅水飞起溅湿驾驶员裤脚和鞋子。(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箱、拉动条、踏板、分隔板,在驾驶员行使过水源地区时,可踩动踏板届时其会带动立柱下移,而立柱底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也会随之下移将压迫拉动条进行收缩拉动,当拉动条收缩时会使其末端上的侧护板竖立,且其竖立角度可随着踩踏力度自行调节。(3)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弹性柱、推板、防滑垫,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推板使其靠近底板移动,并将其卡接在电动车的脚踏处,松开推板届时推板将在弹性柱的带动下向承载板的中心处移动,同时防滑垫与电动车的侧壁配合连接,即将设备稳定的卡接在电动车的脚踏处,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箱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箱立体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承载板;2、转杆;3、侧护板;4、挡条;5、固定环;6、拉动条;7、调节箱;8、踏板;9、定位块;10、分隔板;11、转接板;12、底板;13、弹性柱;14、推板;15、防滑垫;16、滑槽;17、橡胶垫;18、立柱;19、销轴;20、挡板;21、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两侧外壁通过转杆2与侧护板3连接,侧护板3的外壁上焊接有挡条4,侧护板3呈板状结构设置,而其外壁上焊接有挡条4,而挡条4与侧护板3相互垂直,从而在电动车路过水源地区时带起的溅水可有效的被侧护板3和挡条4阻挡下避免溅水飞起溅湿驾驶员裤脚和鞋子,侧护板3的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环5,且侧护板3通过固定环5与拉动条6连接,调节箱7共设置有两个,且调节箱7之间关于分隔板10左、右对称设置,分隔板1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定位块9,拉动条6穿过调节箱7的内部与定位块9连接,且定位块9焊接在分隔板10的外壁上,拉动条6的一端穿过调节箱7内部的滑槽16与定位块9焊接连接,拉动条6的另一端通过卡扣锁与固定环5转动连接,调节箱7的底部外壁与承载板1的外壁焊接连接,承载板1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转接板11,且承载板1通过转接板11与底板12焊接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推板14使其靠近底板12移动,并将其卡接在电动车的脚踏处,松开推板14届时推板14将在弹性柱13的带动下向承载板1的中心处移动,同时防滑垫15与电动车的侧壁配合连接,即将设备稳定的卡接在电动车的脚踏处,便于安装和拆卸,底板12与承载板1相互垂直设置,且弹性柱13与承载板1相互平行设置,防滑垫15通过高温融化与推板14粘合连接,底板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柱13,且底板12通过弹性柱13与推板14连接,推板14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滑槽16的内壁与橡胶垫17的外壁粘合连接,立柱18穿过调节箱7的顶端外壁中心处与挡板20连接,在驾驶员行使过水源地区时,可踩动踏板8届时其会带动立柱18下移,而立柱181底部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也会随之下移将压迫拉动条6进行收缩拉动,当拉动条6收缩时会使其末端上的侧护板3竖立,且其竖立角度可随着踩踏力度自行调节,调节箱7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上下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7,调节箱7的顶端上安装有立柱18,且调节箱7通过立柱18与踏板8连接,挡板20设置在滑槽16的内部,立柱18通过挡板20与拉动条6的外壁配合连接,立柱18的底部外壁通过销轴19与挡板20连接,且踏板8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脚槽21。使用时,侧护板3呈板状结构设置,而其外壁上焊接有挡条4,而挡条4与侧护板3相互垂直,从而在电动车路过水源地区时带起的溅水可有效的被侧护板3和挡条4阻挡下避免溅水飞起溅湿驾驶员裤脚和鞋子,在驾驶员行使过水源地区时,可踩动踏板8届时其会带动立柱18下移,而立柱181底部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也会随之下移将压迫拉动条6进行收缩拉动,当拉动条6收缩时会使其末端上的侧护板3竖立,且其竖立角度可随着踩踏力度自行调节,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推板14使其靠近底板12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两侧外壁通过转杆(2)与侧护板(3)连接,所述侧护板(3)的外壁上焊接有挡条(4),所述侧护板(3)的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环(5),且侧护板(3)通过固定环(5)与拉动条(6)连接,所述拉动条(6)穿过调节箱(7)的内部与定位块(9)连接,且定位块(9)焊接在分隔板(10)的外壁上,所述调节箱(7)的底部外壁与承载板(1)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转接板(11),且承载板(1)通过转接板(11)与底板(12)焊接连接,所述底板(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柱(13),且底板(12)通过弹性柱(13)与推板(14)连接,所述推板(14)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上下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7),所述调节箱(7)的顶端上安装有立柱(18),且调节箱(7)通过立柱(18)与踏板(8)连接,所述立柱(18)的底部外壁通过销轴(19)与挡板(20)连接,且踏板(8)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脚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防溅水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两侧外壁通过转杆(2)与侧护板(3)连接,所述侧护板(3)的外壁上焊接有挡条(4),所述侧护板(3)的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环(5),且侧护板(3)通过固定环(5)与拉动条(6)连接,所述拉动条(6)穿过调节箱(7)的内部与定位块(9)连接,且定位块(9)焊接在分隔板(10)的外壁上,所述调节箱(7)的底部外壁与承载板(1)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转接板(11),且承载板(1)通过转接板(11)与底板(12)焊接连接,所述底板(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柱(13),且底板(12)通过弹性柱(13)与推板(14)连接,所述推板(14)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上下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7),所述调节箱(7)的顶端上安装有立柱(18),且调节箱(7)通过立柱(18)与踏板(8)连接,所述立柱(18)的底部外壁通过销轴(19)与挡板(20)连接,且踏板(8)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脚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华孙南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本铃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