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9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坐垫,属于汽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坐垫,包括支撑内芯、坐垫本体、抗菌层、阻燃层和耐磨层;坐垫本体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硬度为55‑60A;支撑内芯嵌入坐垫本体的内部,支撑内芯的中心轴垂直于坐垫本体的上表面;支撑内芯由N个支撑体组成,N为大于等于9的整数,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N个支撑体的材料均为聚氨酯弹性体,且按照外径从小至大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在95‑65A之间逐渐降低,但最小硬度仍高于坐垫本体的硬度;抗菌层、阻燃层和耐磨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坐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该汽车坐垫长期使用不易变形,不易滋生细菌,风险低,耐磨,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坐垫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坐垫。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乘坐汽车时使用的椅子,主要由坐垫和靠背组成。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坐垫多采用海绵材料,但一般海绵材料的定型度差,初期使用时能够保证舒适度,但时间久了容易塌陷;还有一种是定型海绵,硬度较高,不易塌陷,但由于触犯较硬,使用的舒适度一般;且海绵的的抗菌性差,长期使用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坐垫。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坐垫,包括支撑内芯、坐垫本体、抗菌层、阻燃层和耐磨层;所述坐垫本体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硬度为55-60A;所述支撑内芯嵌入坐垫本体的内部,支撑内芯的中心轴垂直于坐垫本体的上表面;支撑内芯由N个支撑体组成,N为大于等于9的整数,第一支撑体为圆形,第二支撑体至第N支撑体均为圆环形,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支撑体中外径小的支撑体的外圆周面与外径大的支撑体的内圆周面紧密固定,N个支撑体的材料均为聚氨酯弹性体,且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硬度在95-65A之间逐渐降低,但最小硬度仍高于坐垫本体的硬度;所述抗菌层、阻燃层和耐磨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坐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本体为长方体形,且左侧面、右侧面和前表面均设置为弧面,后表面的长度小于前表面的长度。进一步的,坐垫本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可以设有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本体的弹性56A,支撑内芯的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硬度在92-70A之间逐渐降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外径等于人体两坐骨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的材料为乳胶,阻燃层的材料为无卤阻燃聚乙烯,耐磨层的材料为耐磨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和耐磨层上设有贯通的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汽车坐垫的坐垫本体内设有内芯,坐垫本体质地较软,舒适度高,内芯由多个硬度不同的支撑体组成,防止受力处塌陷,且切合人体座在座椅上的受力分布,降低坐垫长期使用易变形的概率。本技术的汽车坐垫设有抗菌层,解决了坐垫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本技术的汽车坐垫,设有阻燃层,降低汽车自燃等意外事故给人或者车体才来伤害的风险。本技术的汽车坐垫,设有耐磨层,耐磨,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坐垫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坐垫的多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内芯,101、第一支撑体,102、第二支撑体,103、第三支撑体,104、第四支撑体,105、第五支撑体,106、第六支撑体,107、第七支撑体,108、第八支撑体,109、第九支撑体,2、坐垫本体,201、凸起,3、抗菌层,4、阻燃层,5、耐磨层,501、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坐垫包括,支撑内芯1、坐垫本体2、抗菌层3、阻燃层4和耐磨层5。其中,坐垫本体2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根据现有技术涉及即可。常用的为长方体形,且左侧面、右侧面和前表面均设置为弧面,后表面的长度小于前表面的长度。坐垫本体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可以设有凸起201。坐垫本体2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支撑内芯1嵌入坐垫本体2的内部,支撑内芯1的中心轴垂直于坐垫本体2的上表面。支撑内芯1由N个支撑体组成,N为大于等于9的整数。第一支撑体101为圆形,第二支撑体102至第N支撑体均为圆环形。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支撑体中外径小的支撑体的外圆周面与外径大的支撑体的内圆周面紧密固定,一般采用粘贴固定方式。N个支撑体的材料均为聚氨酯弹性体,且按照外径从小至大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逐渐降低,但最小硬度仍高于坐垫本体2的硬度。优选第一支撑体101的外径等于人体两坐骨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该支撑内芯1包括第一支撑体101、第二支撑体102、第三支撑体103、第四支撑体104、第五支撑体105、第六支撑体106、第七支撑体107、第八支撑体108和第九支撑体109,第一支撑体101、第二支撑体102、第三支撑体103、第四支撑体104、第五支撑体105、第六支撑体106、第七支撑体107、第八支撑体108和第九支撑体109的外径依次增大,材料硬度依次降低,且同轴设置,第一支撑体101的外圆周面与第二支撑体102的内圆周面粘贴固定,第二支撑体102的外圆周面与第三支撑体103的内圆周面粘贴固定,第三支撑体103的外圆周面与第四支撑体104的内圆周面粘贴固定,以此类推。抗菌层3、阻燃层4和耐磨层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坐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抗菌层3的材料可以为乳胶。阻燃层4和耐磨层5上设有贯通的透气孔501;阻燃层4的材料为无卤阻燃聚乙烯,耐磨层5的材料为耐磨聚氨酯弹性体。上述技术方案中,坐垫本体2的弹性50-60A,优选56A,支撑内芯1的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硬度在95-65A之间逐渐降低,优选在92-70A之间逐渐降低。对应硬度的聚氨酯弹性体均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商购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内芯(1)、坐垫本体(2)、抗菌层(3)、阻燃层(4)和耐磨层(5);/n所述坐垫本体(2)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硬度为55-60A;/n所述支撑内芯(1)嵌入坐垫本体(2)的内部,支撑内芯(1)的中心轴垂直于坐垫本体(2)的上表面;/n支撑内芯(1)由N个支撑体组成,N为大于等于9的整数,第一支撑体(101)为圆形,第二支撑体(102)至第N支撑体均为圆环形,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支撑体中外径小的支撑体的外圆周面与外径大的支撑体的内圆周面紧密固定,N个支撑体的材料均为聚氨酯弹性体,且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硬度在95-65A之间逐渐降低,但最小硬度仍高于坐垫本体(2)的硬度;/n所述抗菌层(3)、阻燃层(4)和耐磨层(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坐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内芯(1)、坐垫本体(2)、抗菌层(3)、阻燃层(4)和耐磨层(5);
所述坐垫本体(2)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硬度为55-60A;
所述支撑内芯(1)嵌入坐垫本体(2)的内部,支撑内芯(1)的中心轴垂直于坐垫本体(2)的上表面;
支撑内芯(1)由N个支撑体组成,N为大于等于9的整数,第一支撑体(101)为圆形,第二支撑体(102)至第N支撑体均为圆环形,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支撑体中外径小的支撑体的外圆周面与外径大的支撑体的内圆周面紧密固定,N个支撑体的材料均为聚氨酯弹性体,且N个支撑体按照外径从小至大硬度在95-65A之间逐渐降低,但最小硬度仍高于坐垫本体(2)的硬度;
所述抗菌层(3)、阻燃层(4)和耐磨层(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坐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吉刚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