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78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椅背、气囊部分和控制部分;气囊部分包括第一气袋、第二气袋、第三气袋和充气机构,第一气袋设在椅背的腰间两侧,第二气袋设在坐垫的大腿外侧,第三气袋设在坐垫的前端腿托位置,充气机构用于调整各气袋的充气量;控制部分包括重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开关、转向传感器、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主控制器,重量传感器设在坐垫的中部,各气袋上均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转向传感器设在汽车方向盘的转轴上,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减速度,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信号;重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开关、转向传感器、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充气机构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An intelligent adjustable car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在世界汽车工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今天,人们对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座椅只能在各方向做位置的调整以及椅背的角度调整,而其包裹性只能靠椅背自身的结构实现,并不能够调整,因此很难满足不同身材的使用者的要求。如果座椅的包裹性不够,在汽车高速过弯时驾乘人员容易发生侧向偏移,严重时甚至会影响驾驶员操纵,发生事故。针对汽车发生的碰撞,目前大部分车型都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通过与人体躯干特定部位同气袋接触缓冲来实现保护。如果能够在碰撞发生时让驾乘人员主动远离碰撞位置,将进一步减小事故可能造成的潜在伤害,将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实现座椅包裹性的智能调节,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保护乘客的安全。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座椅的包裹性不够和包裹性不能调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椅背、气囊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气囊部分包括第一气袋、第二气袋、第三气袋和充气机构,所述第一气袋固定设置在椅背的腰间两侧,所述第二气袋固定设置在坐垫的大腿外侧,所述第三气袋固定设置在坐垫的前端腿托位置,所述充气机构用于调整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的充气量;所述控制部分包括重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开关、转向传感器、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主控制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坐垫的中部,所述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转向传感器设置在汽车方向盘的转轴上,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减速度,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信号,当碰撞传感器触发时,所述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均被快速充气;所述重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开关、转向传感器、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充气机构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坐垫的前端靠近腿托位置。重量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两者协作用来共同判断汽车座椅是否被使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开关上设置有三个按键和三个旋钮,三个所述按键分别为自动档、手动挡和关闭档,三个旋钮分别为第一气袋调整旋钮、第二气袋调整旋钮和第三气袋调整旋钮。当汽车行驶时,主控制器检测到开关处于“自动”档时,主控制器开始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其信号控制充气机构对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进行充放气,进而改变座椅的整体的包裹性;当主控制器检测到开关处于“手动”档时,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的充放气则由三个旋钮所控制,以调节座椅的包裹性;当主控制器检测到开关处于“关闭”档时,除检测到紧急情况外,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将不会进行任何的充放气操作,汽车座椅的包裹性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不管开关处于哪个档位,只要主控制器检测到碰撞传感器的信号时,充气机构则迅速将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充气,将乘客包裹固定在该汽车座椅上,减小因碰撞造成的伤害,保护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乘客的安全;所述开关的设计简洁明了,功能显示人性化,便于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固定设置在该汽车座椅的侧方塑料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和气泵控制器,所述气泵通过主气管与气泵控制器连接,所述气泵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袋连接、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二气袋连接以及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三气袋连接,所述气泵和气泵控制器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椅背的背面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气泵和气泵控制器均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椅背上对应第一气袋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一气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坐垫上对应第二气袋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二气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坐垫上对应第三气袋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三气管穿过的第三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由车载12V电瓶供电。进一步地,所述转向传感器选用汽车方向盘本身的方向盘转向传感器。简化该汽车座椅的结构,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传感器选用汽车本身的安全气囊传感器。简化该汽车座椅的结构,降低成本。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第一气袋固定设置在椅背的腰间两侧,用于加强腰部的包裹性;第二气袋固定设置在坐垫的大腿外侧,用于增强腿部的包裹性;第三气袋固定设置在坐垫的前端腿托位置,用于在汽车紧急刹车,防止乘客前倾,以及必要时刻阻止人体与某些硬质部件接触;当汽车行驶时,主控制器检测到开关处于“自动”档时,主控制器开始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其信号控制充气机构对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进行充放气,进而改变座椅的整体的包裹性;当主控制器检测到开关处于“手动”档时,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的充放气则由三个旋钮所控制,以调节座椅的包裹性;当主控制器检测到开关处于“关闭”档时,除检测到紧急情况外,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将不会进行任何的充放气操作,汽车座椅的包裹性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不管开关处于哪个档位,只要主控制器检测到碰撞传感器的信号时,充气机构则迅速将第一气袋、第二气袋和第三气袋充气,将乘客包裹固定在该汽车座椅上,减小因碰撞造成的伤害,保护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乘客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不仅能够根据汽车行驶状态和驾乘人员的需求智能调节座椅的包裹性,满足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缓和冲击,起到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控制便捷可靠,智能化程度高,成本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气囊部分未示意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开关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自动模式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图中:1、坐垫,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2、椅背,21、安装腔,22、第一通孔,31、第一气袋,32、第二气袋,33、第三气袋,341、气泵,342、气泵控制器,343、主气管,344、第一气管,345、第二气管,346、第三气管,41、重量传感器,42、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二压力传感器,44、开关,441、自动档,442、手动挡,443、关闭档,444、第一气袋调整旋钮,445、第二气袋调整旋钮,446、第三气袋调整旋钮,45、转向传感器,46、碰撞传感器,47、车速传感器,48、主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包括坐垫1、椅背2、气囊部分和控制部分;如图1~3所示,所述气囊部分包括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第三气袋33和充气机构,所述第一气袋31固定设置在椅背2的腰间两侧,所述第二气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1)、椅背(2)、气囊部分和控制部分;/n所述气囊部分包括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第三气袋(33)和充气机构,所述第一气袋(31)固定设置在椅背(2)的腰间两侧,所述第二气袋(32)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大腿外侧,所述第三气袋(33)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前端腿托位置,所述充气机构用于调整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和第三气袋(33)的充气量;/n所述控制部分包括重量传感器(41)、第一压力传感器(42)、开关(44)、转向传感器(45)、碰撞传感器(46)、车速传感器(47)和主控制器(48),所述重量传感器(41)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中部,所述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和第三气袋(33)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2),所述转向传感器(45)设置在汽车方向盘的转轴上,所述车速传感器(47)用于检测汽车的减速度,所述碰撞传感器(46)用于检测碰撞信号,当碰撞传感器(46)触发时,所述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和第三气袋(33)均被快速充气;所述重量传感器(41)、第一压力传感器(42)、开关(44)、转向传感器(45)、碰撞传感器(46)、车速传感器(47)和充气机构均与主控制器(48)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1)、椅背(2)、气囊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气囊部分包括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第三气袋(33)和充气机构,所述第一气袋(31)固定设置在椅背(2)的腰间两侧,所述第二气袋(32)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大腿外侧,所述第三气袋(33)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前端腿托位置,所述充气机构用于调整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和第三气袋(33)的充气量;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重量传感器(41)、第一压力传感器(42)、开关(44)、转向传感器(45)、碰撞传感器(46)、车速传感器(47)和主控制器(48),所述重量传感器(41)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中部,所述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和第三气袋(33)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2),所述转向传感器(45)设置在汽车方向盘的转轴上,所述车速传感器(47)用于检测汽车的减速度,所述碰撞传感器(46)用于检测碰撞信号,当碰撞传感器(46)触发时,所述第一气袋(31)、第二气袋(32)和第三气袋(33)均被快速充气;所述重量传感器(41)、第一压力传感器(42)、开关(44)、转向传感器(45)、碰撞传感器(46)、车速传感器(47)和充气机构均与主控制器(4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43),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3)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前端靠近腿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44)上设置有三个按键和三个旋钮,三个所述按键分别为自动档(441)、手动挡(442)和关闭档(443),三个旋钮分别为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郑焱马梦琪贝绍轶张兰春李波杨艺李丽李紫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