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35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包括阻挡支撑组件以及切换动力组件;所述阻挡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阻挡杆以及中间连接杆;所述切换动力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以及两个顶秧限位件;所述推动驱动件设置在顶秧组件上,且推动驱动件与所述顶秧组件之间摩擦接触连接,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推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推动驱动件位于所述两个阻挡杆之间;所述两个顶秧限位件分别设置在顶秧组件的两侧,且与顶秧组件的高度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借用推动驱动件的位移动力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而无需另设动力机构;并且能够避免秧苗漏顶情况。

A driving device of seedling tray for rice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播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钵盘育秧带盘带土栽植的新型插秧机,具有预分带土、栽后即活无返青期,并且每兜苗数精准可控,既适合多本秧(如常规稻)、又适合少本秧(如杂交稻)水稻带土秧栽植的优点,特别适宜在山丘稻区运作。授权公告号为CN104620741B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阵列式水稻播秧机”,其中公开了一种步进下降驱动机构,以驱动网格秧盘作竖向运动,实现秧盘层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连续的播秧工作。由于网格秧盘在下降运动时是通过阻挡杆来控制的,而该专利技术专利通过顶秧针支架的移动实现推动阻挡杆的横移,从而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可见,该专利技术专利网格秧盘的下降运动与顶秧针支架的运动之间存在联动关系,该联动关系使得播秧机无需为阻挡杆单独提供动力,减少了驱动源;但是,该联动关系导致网格秧盘上每行秧格都存在秧苗漏顶的问题,具体地,在顶秧针完成同一行的倒数第二个网格的顶秧针任务后,开始从倒数第二个网格转移至倒数第一个网格(目标网格)的过程中,由于顶秧针支架在推动顶秧针运动的同时,也会推动阻挡杆运动,即进行联动运动,因此运动后的顶秧针虽然按照计划运动至了最后一个网格的对应位置处,但同时,该目标网格也会因网格秧盘整体的下移一格运动而直接运动至顶秧针的下方,从而导致了顶秧针无法对该目标网格进行顶秧操作,出现漏顶,且进行到每行网格秧盘中最后一个网格的顶秧任务时,都存在该秧苗漏顶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网盘秧格内秧苗的使用率。此外,当同一层网格上设有n组顶秧针,同时进行n组的顶秧运动时,每一层上都会有n个网格存在漏顶的问题,大大地降低了网格的利用率。申请公布号为CN109362295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该机型轻简阵列式播秧机”,其中公开了一种促使网格秧盘定格逐步下移的步进下降驱动机构,该步进下降驱动机构中的活动机构用于驱动阻挡杆横移,活动机构包括有往复式驱动框、不完全齿轮以及与总动力机构进行动力传输的传动组件。虽然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通过加设动力机构,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运动,完成秧盘层的切换,并且解决了秧苗漏顶的问题;但是,通过专门设置复杂的动力机构来完成网格秧盘的下降运动,增加了整个播秧机结构的复杂性,不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与机构工作可靠性的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该结构简单,并且避免秧苗漏顶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包括阻挡支撑组件以及推动阻挡支撑组件作水平纵向切换运动的切换动力组件;所述阻挡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阻挡杆以及中间连接杆,所述两个阻挡杆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杆的两端,且两个阻挡杆分别位于在网格秧盘的两个竖向侧边的对应处,所述网格秧盘的两个竖向侧边上均设有梳状档条,所述两个阻挡杆分别与两侧的梳状档条一一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动力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以及两个顶秧限位件;其中,所述推动驱动件设置在水稻播秧机的顶秧组件上,且推动驱动件与所述顶秧组件之间摩擦接触连接,水稻播秧机中驱动顶秧组件移动的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推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推动驱动件位于所述两个阻挡杆之间;所述两个顶秧限位件分别设置在顶秧组件的两侧,且与顶秧组件的高度对应;当所述顶秧组件需要移动进行网格切换时,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驱动推动驱动件作纵向移动,同时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秧组件移动;当所述顶秧组件移动到网格秧盘上的最后一个网格,需要驱动网格秧盘下降时,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驱动推动驱动件继续作纵向移动,此时所述顶秧限位件将所述顶秧组件挡住促使顶秧组件无法继续移动,所述推动驱动件克服与顶秧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单独纵向移动并推动所述阻挡支撑组件移动,最终使得两个阻挡杆在网格秧盘的梳状档条之间切换,所述网格秧盘下降。上述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顶秧过程中,当顶秧组件完成某一网格的顶秧后,在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驱动下,顶秧组件需要纵向移动一个工位,与网格秧盘上的下一组网格对应,实现网格的切换;当顶秧组件完成同一高度的最后一个网格(网格秧盘的两侧的其中一个网格)的顶秧后,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继续驱动所述推动驱动件移动,此时由于所述顶秧限位件将顶秧组件挡住,使得顶秧组件无法继续向前纵向移动,限制了顶秧组件的位置,而此时的推动驱动件在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驱动下克服与顶秧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后,继续向前移动,从而使得推动驱动件的端部推动对应的阻挡杆,该阻挡杆则向外移动,另一个阻挡杆则在中间连接杆的作用下同时向内移动,从而完成两个阻挡杆在网格秧盘的梳状档条之间的切换,最终使得所述网格秧盘下降一步;网格秧盘下降一步后,上一层的网格则与秧盘组件的顶秧针对应,继续进行正常的顶秧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阻挡杆的对应处均设有支承台,所述阻挡杆的中部支撑在支承台上。由于所述两个阻挡杆需要承受整个网格秧盘的重力,因此,通过支承台的设置,能够提高阻挡杆的承接能力,提高阻挡杆的变形能力;同时,由于阻挡杆在移动过程中,会与网格秧盘上的档条发生摩擦,因此在支承台的作用下,阻挡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会更好,有利于网格秧盘顺利完成下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安装轴承,所述两个阻挡杆的一端对应设置在安装轴承上,另一端向网格秧盘的一侧延伸。在阻挡杆移动时,阻挡杆的自由端会与网格秧盘的档条发生摩擦,通过安装轴承的设置,使得阻挡杆与所述档条发生划动时,阻挡杆能够转动起来,从而减少阻挡杆与网格秧盘上的档条的摩擦,有利于阻挡杆的移动,从而便于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杆与机架之间设有纵向导向机构,该纵向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纵向导轨以及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与所述纵向导轨匹配且固定设置在中间连接杆的底部。通过纵向导向机构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阻挡支撑组件的移动稳定性和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驱动件设置在顶秧组件的下方。这样能够更好地与顶秧组件配合设置,腾出更大的空间让顶秧组件进行顶秧工作,并且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阻挡支撑组件有两组,该两组阻挡支撑组件的阻挡杆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背对背设置。通过设置两组阻挡支撑组件,能同时支撑两个相对设置的网格秧盘,从而适应设有多个网格秧盘的水稻播秧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推动驱动件与顶秧组件之间设有横向导向机构,所述横向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推动驱动件上的横向导轨以及与横向导轨匹配的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上设有阻尼垫片,所述顶秧组件设置在阻尼垫片上。通过横向导向机构的设置,使得顶秧组件在顶秧时作横向移动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在推动驱动件作纵向移动时带动顶秧组件纵向移动;通过阻尼垫片的设置,实现推动驱动件与顶秧组件的摩擦连接,从而实现推动驱动件与顶秧组件既能同步运动,也能相对滑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顶秧限位件由纵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杆构成,该限位杆与所述推动驱动件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包括阻挡支撑组件以及推动阻挡支撑组件作水平纵向切换运动的切换动力组件;所述阻挡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阻挡杆以及中间连接杆,所述两个阻挡杆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杆的两端,且两个阻挡杆分别位于在网格秧盘的两个竖向侧边的对应处,所述网格秧盘的两个竖向侧边上均设有梳状档条,所述两个阻挡杆分别与两侧的梳状档条一一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动力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以及两个顶秧限位件;其中,所述推动驱动件设置在水稻播秧机的顶秧组件上,且推动驱动件与所述顶秧组件之间摩擦接触连接,水稻播秧机中驱动顶秧组件移动的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推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推动驱动件位于所述两个阻挡杆之间;所述两个顶秧限位件分别设置在顶秧组件的两侧,且与顶秧组件的高度对应;当所述顶秧组件需要移动进行网格切换时,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驱动推动驱动件作纵向移动,同时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秧组件移动;当所述顶秧组件移动到网格秧盘上的最后一个网格,需要驱动网格秧盘下降时,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驱动推动驱动件继续作纵向移动,此时所述顶秧限位件将所述顶秧组件挡住促使顶秧组件无法继续移动,所述推动驱动件克服与顶秧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单独纵向移动并推动所述阻挡支撑组件移动,最终使得两个阻挡杆在网格秧盘的梳状档条之间切换,所述网格秧盘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包括阻挡支撑组件以及推动阻挡支撑组件作水平纵向切换运动的切换动力组件;所述阻挡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阻挡杆以及中间连接杆,所述两个阻挡杆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杆的两端,且两个阻挡杆分别位于在网格秧盘的两个竖向侧边的对应处,所述网格秧盘的两个竖向侧边上均设有梳状档条,所述两个阻挡杆分别与两侧的梳状档条一一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动力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以及两个顶秧限位件;其中,所述推动驱动件设置在水稻播秧机的顶秧组件上,且推动驱动件与所述顶秧组件之间摩擦接触连接,水稻播秧机中驱动顶秧组件移动的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推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推动驱动件位于所述两个阻挡杆之间;所述两个顶秧限位件分别设置在顶秧组件的两侧,且与顶秧组件的高度对应;当所述顶秧组件需要移动进行网格切换时,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驱动推动驱动件作纵向移动,同时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秧组件移动;当所述顶秧组件移动到网格秧盘上的最后一个网格,需要驱动网格秧盘下降时,所述纵向位移联动机构驱动推动驱动件继续作纵向移动,此时所述顶秧限位件将所述顶秧组件挡住促使顶秧组件无法继续移动,所述推动驱动件克服与顶秧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单独纵向移动并推动所述阻挡支撑组件移动,最终使得两个阻挡杆在网格秧盘的梳状档条之间切换,所述网格秧盘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播秧机的秧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良鸿严一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