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14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式助行器,包括折叠结构、后轮刹车组件、前轮组件、载物袋、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把手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由碳纤维制成;所述支架中部为三角形中空结构;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刹车组件均与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把手升降组件的下端与调节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架与调节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载物袋与折叠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轮式助行器存在结构不稳定、不美观且笨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轮式助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采用碳纤维材质,具有结构稳定,美观而又轻便的特点,同时,通过对重要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了轮式助行器的强度,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轮式助行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人们在行走方面出现行走困难的问题。助行器是帮助腿脚不便的人行走的辅助设备,起到减轻行走负荷、提高平衡、提高步行效率、增强肌力等作用。现有的轮式助行器产品中,助行器车架大多采用铝合金进行焊接组成,重量较重,此类轮式助行器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大多数轮式助行器存在结构不够稳定、不够美观且笨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轮式助行器存在结构不稳定、不美观且笨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轮式助行器。本技术的支架采用碳纤维材质,具有结构稳定,美观而又轻便的特点,同时,通过对重要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了轮式助行器的强度,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式助行器,包括折叠结构、后轮刹车组件、前轮组件及载物袋,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把手升降组件、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由碳纤维制成;所述支架中部为三角形中空结构;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刹车组件均与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把手升降组件的下端与调节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架与调节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载物袋与折叠结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升降组件包括手把套、反光片、握把管、闸把、闸把固定件、扶手接合器及紧固件;所述反光片固定在握把管的一端,将手把套从固定有反光片的一端套在握把管上;所述握把管的另一端与扶手接合器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握把管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闸把固定件用于固定闸把。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接合器由塑料件与金属件一体制作而成;所述扶手接合器的下端杆状为金属件,上端为塑料件。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接合器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按钮和调节主体;所述调节主体与调节按钮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把手连接杆、前轮连接杆以及后轮连接杆;所述前轮连接杆和后轮连接杆分别与把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把手升降组件相连接;所述把手连接杆与所述调节组件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轮组件与前轮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后轮刹车组件与后轮连接杆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辅助腿脚不方便的人群或者需要进行恢复性训练的患者行走,为使用者减轻负荷、提高平衡、提高步行效率、增强肌力等的同时,碳纤维主架的应用,使整体的强度和美观程度增加,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轮式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把手升降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闸把的示意图。图4为闸把固定件的示意图。图5为支架的示意图。图6为前轮组件与支架连接示意图。图7为调节组件的爆炸图。图中,100-把手升降组件,110-手把套(110),120-反光片,130-握把管,140-闸把,150-闸把固定件,160-销钉,170-扶手接合器,限位孔(141),142-闸把槽,151-孔,152-矩形槽,153-T型孔,200-支架,210-把手连接杆,220-前轮连接杆,230-后轮连接杆,300-折叠结构,400-后轮刹车组件,500-前轮组件,600-载物袋,700-调节组件,710-调节按钮,711-按钮,712-弹簧,713-调节销,714-螺母,715-螺钉,720-调节主体,721-调节壳体,722a-上调节紧固件,722b-下调节紧固件,723-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种轮式助行器,如图1所示,包括折叠结构(300)、后轮刹车组件(400)、前轮组件(500)、载物袋(600)、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200)、把手升降组件(100)和调节组件(700);所述两个支架(200)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300);所述载物袋(600)与折叠结构(300)相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支架(200)由碳纤维制成,整体为薄壁结构;所述支架(200)中部为三角形中空结构,有效的增加了结构的强度,并有效地降低了零部件整体的重量。所述前轮组件(500)和后轮刹车组件(400)均与支架(200)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把手升降组件(100)的下端与调节组件(70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架(200)与调节组件(700)的另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00)包括把手连接杆(210)、前轮连接杆(220)以及后轮连接杆(230);所述前轮连接杆(220)和后轮连接杆(230)分别与把手连接杆(210)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连接杆(210)的另一端与把手升降组件(100)相连接;所述把手连接杆(210)与调节组件(700)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轮组件(500)与前轮连接杆(220)相连接;所述后轮刹车组件(400)与后轮连接杆(230)相连接。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把手升降组件(100)包括手把套(110)、反光片(120)、握把管(130)、闸把(140)、闸把固定件(150)、销钉(160)和扶手接合器(170);所述反光片(120)固定在握把管(130)的一端,将手把套(110)从固定有反光片(120)的一端套在握把管(130)上,即所述反光片(120)固定于手把套(110)和握把管(130)之间;所述握把管(130)的另一端插入扶手接合器(170)的对应位置后,销入销钉(160),固定握把管(130)和扶手接合器(170)使其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握把管(130)为中空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闸把固定件(150)用于固定闸把(140);所述闸把固定件(150)包括孔(151)、矩形槽(152)和T型孔(153);在闸把(140)的闸把槽(142)内放入一个定滑轮,并且配有穿过定滑轮及闸把(140)进行定位的轴以及保护轴所用的轴套轴穿过限位孔(141)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式助行器,包括折叠结构、后轮刹车组件、前轮组件及载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把手升降组件、调节组件;/n所述支架由碳纤维制成;所述支架中部为三角形中空结构;/n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n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刹车组件均与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把手升降组件的下端与调节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架与调节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n所述载物袋与折叠结构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助行器,包括折叠结构、后轮刹车组件、前轮组件及载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把手升降组件、调节组件;
所述支架由碳纤维制成;所述支架中部为三角形中空结构;
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
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刹车组件均与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把手升降组件的下端与调节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架与调节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载物袋与折叠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升降组件包括手把套、反光片、握把管、闸把、闸把固定件、扶手接合器及紧固件;所述反光片固定在握把管的一端,将手把套从固定有反光片的一端套在握把管上;所述握把管的另一端与扶手接合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管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璐刘刚杜文强张兴兴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