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翻折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电芯卷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67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翻折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电芯卷绕机,极片翻折装置包括翻转单元和定形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回转驱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回转轴线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具有第一执行端,所述定形单元具有第二执行端,所述第二执行端可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及该极片翻折装置的加工方法、设置有该极片翻折装置的电芯卷绕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卷绕机、极片翻折装置及极片翻折装置的加工方法均能够对极片进行翻折加工,使极片自身的一部分形成极耳。

Pole piece folding devic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ic core 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翻折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电芯卷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极片翻折装置、该极片翻折装置的加工方法及设置有该极片翻折装置的电芯卷绕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已成为当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最广泛的电池,由于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重量轻、构造灵活性大等独特性能,使得锂电池柱部代替镍铬充电电池。但随着高端数码锂电池和动力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对锂电池的制造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锂电芯的极片和极耳为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锂电芯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或激光焊接技术将裁切好的极耳焊接在极片上,以将极片和极耳固定在一起并使两者之间实现电连接,然而,这种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裁切出的极耳上容易存留毛刺,导致当极耳固定到极片上后,毛刺容易刺穿隔膜,造成锂电芯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发生短接,从而使锂电芯出现短路。第二,当极耳与极片之间出现脱焊的情况时,会导致卷制出的锂电芯无法正常使用。第三,锂电芯生产过程中,除了极片料卷外,还需要额外配置极耳料卷进行配套加工,导致生产用料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极片进行翻折加工,使极片自身的一部分形成极耳的极片翻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极片翻折装置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极片翻折装置的电芯卷绕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翻折装置,其中,包括翻转单元和定形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回转驱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回转轴线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具有第一执行端,所述定形单元具有第二执行端,所述第二执行端可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由上可见,翻转单元将极片的一端从第一位置处翻转至第二位置处,定形单元对极片翻转式形成的弯曲处进行按压定形,使极片被翻折成极耳部和极片部,并使极耳部和极片部之间部分重叠。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极片翻折装置能够对极片自身的一部分进行翻折加工,以使得该极片自身的一部分形成极耳。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执行端与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执行端之间形成第一连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执行端与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执行端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60°至120°。由上可见,通过对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相对位置设置,使得翻转单元能够对极片的一部分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从而使该极片自身的一部分能够被加工成极耳。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回转轴线的上。由上可见,将第三位置设置于夹紧机构的回转轴线上,使夹紧机构能够可靠、顺畅的对极片进行翻转,同时还能够使定形单元能够更好的贴近于极片被翻转形成的弯曲处,以保证定形单元对该弯曲处的定形效果和保证极片翻折加工的可靠性。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座和电机,所述连接座具有安装面,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倾斜于所述安装面。由上可见,采用电机驱动夹紧机构翻转,能够减小夹紧机构翻转时产生的瞬间冲击,以保证极片的加工质量,而连接座的设置既为夹紧机构提供良好的安装空间,使得电机能够更好的驱动夹紧机构进行翻转,又能够使得夹紧机构翻转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不重叠,保证被翻折的极片的极耳部与极片部之间能够形成夹角,且极耳部能够伸出极片部。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手指气缸和两个夹臂,所述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夹臂具有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60°至120°,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夹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执行端。由上可见,以气动手指作为夹紧机构的驱动源,能够使得夹紧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占用空间更加,而夹臂的结构设计则使其能够对其他加工单元进行更优化的避让,并使得翻转单元能够以较小的动作幅度对极片进行翻转,从而使得极片的翻转更加的可靠,提高极片翻转的成功率。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定形单元包括定形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定形机构包括两块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的定形块,两块所述定形块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执行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定形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两块所述定形块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由上可见,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定形机构向第三位置移动,以当需要对被翻转的极片的弯曲处进行定形时,驱动定形机构移动至第三位置处,使定形机构的两块定形块对位于第三位置处的极片的弯曲处进行按压定形,并在当无需对该弯曲处进行定形时,驱动定形机构对其他加工单元进行避让。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定形单元还包括定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块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的夹紧定位块,两块所述夹紧定位块之间形成第三执行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三执行端移动至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由上可见,定位机构用于辅助回转驱动机构、夹紧机构对极片进行翻转,以提高极片被翻转的成功率,同时,定位机构还用于辅助定形机构对极片被翻转形成的弯曲处进行定形,提高极片翻折的成品率。第二驱动机构则用于驱动第三执行端移动至第四位置处,以在当极耳被翻转过程中,两块夹紧定位块能够对极片进行夹紧,并使被夹紧机构翻转的部分极片抵靠在两块夹紧定位块上,辅助夹紧机构对极片进行翻转,同时,还在定形机构对极片进行定形过程中,对极片进行限位,辅助定形机构对极片的弯曲处进行按压定形。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翻转单元还包括X轴驱动机构和Y轴驱动机构,所述X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回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X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回转驱动机构沿X轴移动,所述Y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X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Y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X轴驱动机构沿Y轴移动,所述Y轴垂直于所述X轴。由上可见,X轴驱动机构和Y轴驱动机构可对回转驱动机构及其上的夹紧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翻转单元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极片的翻折加工,并使极片翻折装置的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翻折装置的加工方法,极片翻折装置为的极片翻折装置,其中,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翻转至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第一执行端对极片的一端进行夹紧;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翻转至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第一执行端对被夹持的部分极片进行翻转;所述第二执行端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处,并对所述极片翻转形成的弯曲处进行定形,使所述极片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且所述极耳部与所述极片部部分重叠。由上可见,上述加工方法能够有效、可靠的将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回转驱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回转轴线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具有第一执行端;/n定形单元,所述定形单元具有第二执行端,所述第二执行端可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回转驱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回转轴线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具有第一执行端;
定形单元,所述定形单元具有第二执行端,所述第二执行端可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执行端与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执行端之间形成第一连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执行端与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执行端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60°至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回转轴线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安装面,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倾斜于所述安装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两个夹臂,所述夹臂具有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60°至120°,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夹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执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形单元包括:
定形机构,所述定形机构包括两块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的定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霞杨琪杨达奇梁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