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62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引出焊片为树状,其包括主干部和分叉部,所述主干部与分叉部连接,每个分叉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焊接孔,所述引出部上设有第二焊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引出焊片为树枝状,实质上将电容器极板分成了若干区域,且将这若干区域形成了并联形式,从而有效的减小了极板的电阻率,进而降低了热量的产生。在电容器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极板的电流分布均匀的引出来,改善了电流场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
技术介绍
电容器的两极需要设置引出焊片来将电极引出,现有的引出焊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焊片都是长方形结构,这种形状导致电容器端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场过于集中,尤其时用于交流电容器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热量小的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引出焊片为树状,其包括主干部和分叉部,所述主干部与分叉部连接,每个分叉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焊接孔,所述引出部上设有第二焊接孔。上述方案中,所述分叉部的数量为1-5个。上述方案中,所述分叉部的宽度小于主干部的宽度。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干部与分叉部的连接处为环形,所述第二焊接孔位于该环形的中心。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引出焊片为树枝状,实质上将电容器极板分成了若干区域,且将这若干区域形成了并联形式,从而有效的减小了极板的电阻率,进而降低了热量的产生。在电容器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极板的电流分布均匀的引出来,改善了电流场分布。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容器引出焊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有一个分叉部的引出焊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引出焊片的示意图;图4是具有两个分叉部的引出焊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具有三个分叉部的引出焊片结构示意图;图6是具有四个分叉部的引出焊片结构示意图;图7是具有五个分叉部的引出焊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7所示,本专利技术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2为树状,其包括主干部201和分叉部202,主干部201与分叉部202连接,每个分叉部202的端部设有第一焊接孔203,引出部上设有第二焊接孔204。通过第一焊接孔203和第二焊接孔204将引出焊片固定在电容器1的极板上。进一步的,分叉部202的数量为1-5个。进一步的,分叉部202的宽度小于主干部201的宽度。进一步的,主干部201与分叉部202的连接处为环形205,第二焊接孔204位于该环形的中心。这样设计,可以避免第二焊接孔204处因为开孔导致电流场分布不均,进一步改善第二焊接孔204处的电流场分布。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电容器引出焊片2与电容器1极板的接触方式为树枝状,实质上将电容器1极板分成了若干区域,且将这若干区域形成了并联形式,从而有效的减小了极板的电阻率,进而降低了热量的产生。在电容器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极板的电流分布均匀的引出来,改善了电流场分布。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其特征在于,引出焊片为树状,其包括主干部和分叉部,所述主干部与分叉部连接,每个分叉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焊接孔,所述引出部上设有第二焊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其特征在于,引出焊片为树状,其包括主干部和分叉部,所述主干部与分叉部连接,每个分叉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焊接孔,所述引出部上设有第二焊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电容器引出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部的数量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长青张海龙胡今昶蔡炜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