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821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涉及场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模板支设,校模,摊铺,振捣,整平,混凝土做面,接缝施工,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及切灌缝;混凝土做面工艺中采用拉毛和刻槽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面的粗糙度,拉毛时在毛刷前有一定厚度砂浆,但不积聚,且能均匀地铺在混凝土表面为最佳时机,或以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起痕,但又不粘浆为宜;刻槽深度在跑道和快速出口联络道道面处的纹理深度为0.8‑1.0mm,其他部位道面纹理深度为0.3‑0.6mm,槽宽度为3mm‑6mm,槽间距为25‑38mm,且槽间距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增强场道道面防滑度和耐久性的效果。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avement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场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机场场道系统是机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场道道面多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机场场道道面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飞机的通行及机场的整体管理。道面混凝土大面积铺筑在露天环境中,承受气候和环境的长期破环作用,如反复作用的温度应变、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等,场道道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滑度会下降,局部出现破坏时,需要进行修复,影响机场的整体管理和运行,否则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具有增强场道道面防滑度和耐久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步骤1:模板支设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形式为阴企口,浇筑出的混凝土为阳企口;步骤2:校模在混凝土混合料进仓前,对模板的间隔宽度、高程、支撑稳定性、基层的平整与湿润及钢筋网设置位置和传力杆装置进行全面校核;步骤3:摊铺首先对石屑找平层进行洒水湿润,并用碾实或夯实,然后摊铺混凝土,摊铺时应预留振实沉落度,使摊铺平面高于模板厚度的15-20%;步骤4:振捣混凝土板的边角、企口部位以及设有钢筋网和传力杆的部位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规则部位以平板振动器辅助振捣,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溢出表面泛浆为宜;步骤5:整平为保证道面混凝土面层砂浆厚度和均匀性,采用辊压机对道面混凝土进行反复静压和动压,整平过程中及时清除模板顶面粘浆,保证道面面层平整度;步骤6:混凝土做面道面采用拉毛和刻槽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面的粗糙度,拉毛时在毛刷前有一定厚度砂浆,但不积聚,且能均匀地铺在混凝土表面为最佳时机,或以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起痕,但又不粘浆为宜;刻槽深度在跑道和快速出口联络道道面处的纹理深度为0.8-1.0mm,其他部位道面纹理深度为0.3-0.6mm。步骤7:接缝施工采用传力杆的施工缝,位置必须与设计分仓吻合,相邻施工缝不得在同一断面,所设置的传力杆与缝壁垂直,不得翘头和歪斜;步骤8:混凝土养护为提高混凝土旱期强度和有利于切缝、拆模及减少表面微裂纹,在混凝上表面开始凝结时,采用400g/m2厚无纺布替代麻袋片养护。步骤9:模板拆除及切灌缝切缝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3-6小时为宜,气温低时适当延长,切缝宽度为4mm,灌缝前应清除切缝内粉末,保证缝内干燥洁净后施灌填缝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模板连接缝使用木垫条,垫条与木板内侧平齐,木垫条厚度为1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模板连接紧密、平顺,防止存在离缝、错位及高低不平等现象,木垫条厚度的设置便于切缝贯通,防止因模板边缘切缝不到位,混凝土板断裂时调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模板下边缘用砂浆密封或用油毡封堵,模板接头处采用腻子嵌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密封性、防止漏浆造成混凝土板边形成蜂窝麻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在摊铺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人工拌制,即把大碎石往细料里撒匀,模板及企口部位先用铁锹扣放一些细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5中,辊压机作业完成后,可根据作业面、天气等情况再辅以滚筒进一步提浆找平,找平时,可使用原混凝土混合料中较细的混合料,首先往返滚动2-4遍,然后固定滚筒平拖两遍,最后再滚动4-6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用滚筒作业,使混凝土表面的乳浆更加平整均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6中拉毛操作时,在垂直于混凝土板块纵缝方向放置靠尺,毛刷贴靠尺匀速拉行,拉毛时中途不得停止或颤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适当避免褶痕,保证毛槽的顺直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6中刻槽采用专用的刻槽机,首先按所确定刻槽机幅宽,在混凝土板上弹上白线,刻槽时应使两个导向轮始终对准白线,刻槽作业一次下刀成型,应避免在道面上停顿,以防止出现双槽或槽深度的改变,刻槽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用水冲走或真空吸走,不允许将废料排入机场雨水或污水排放系统,个别未能刻到或刻槽深度不够的位置需用手砂轮机局部补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槽工艺规范化,不仅能保持槽沟的连贯和顺直度,也能使成型后的槽参数更精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6中槽宽度为3mm-6mm,槽间距为25-38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参数是影响刻槽道面抗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槽的耐久性直接决定了沥青道面的寿命;相同刻槽面积下,当槽宽不变时,缩小间距有利于抗滑,当槽间距不变时,增大槽宽,可提高抗滑性能,综合比对,根据实际状况在合理范围内选用合适的参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场道道面的施工方法,严格按照特定的施工工序,摊铺、振捣和整平过程保证了场道道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在场道道面做面中通过拉毛和刻槽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场道道面表面的粗糙度,加强了场道道面使用中的防滑度和耐久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护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板支设;S2:校模;S3:摊铺;S4:振捣;S5:整平:S6:混凝土做面;S7:接缝施工;S8:混凝土养护;S9:模板拆除及切灌缝。参照图1,步骤1中,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形式为阴企口,浇筑出的混凝土为阳企口,支设过程中,首先在道面基层上按道面混凝土设计好分仓线,支模采用在基层上钻孔打钢钎,利用可调节拉钩固定模板,确保模板平面准确牢固,模板连接缝使用木垫条,木垫条与模板内侧平齐,以保证模板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和错位及高低不平等现象。木垫条厚度为10mm,便于切缝贯通,防止因模板边缘切缝不到位,混凝土板断裂时调角;为防止漏浆造成混凝土板边蜂窝麻面,在模板下边缘用砂浆密封或用油毡封堵,模板接头处采用腻子嵌缝。模板支设好后,应做好自检,填写有关资料,复核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步骤2中,在混凝土混合料进仓前,要对模板的间隔宽度、高程、支撑稳定性、基层的平整与湿润及钢筋网设置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再进行全面校核。步骤3中,摊铺前对石屑找平层进行洒水湿润,并用双钢轮压路机碾扭、密实。摊铺采用人工按先板边、板角,后板中的顺序进行,且摊铺过程中需及时辅以人工拌制,把大碎石往细料里撒匀,模板及企口部位可先用铁锹扣放一些细料;摊铺时应预留振实沉落度,一般考虑虚高为板厚度的15-20%(也可以通过试施工确定);在摊铺过程中,如有下雨迹象时,应立即在己浇筑段架设防雨棚,在棚内完成剩余施工顺序,并及时用对讲机与拌合站联系,做好停止施工(封仓)的安排。步骤4中,采用高频振动棒机组振捣时,混凝土板的边角、企口部位以及设有钢筋网和传力杆的部位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动频率不低于12000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模板支设 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形式为阴企口,浇筑出的混凝土为阳企口;/n步骤2:校模 在混凝土混合料进仓前,对模板的间隔宽度、高程、支撑稳定性、基层的平整与湿润及钢筋网设置位置和传力杆装置进行全面校核;/n步骤3:摊铺 首先对石屑找平层进行洒水湿润,并用碾实或夯实,然后摊铺混凝土,摊铺时应预留振实沉落度,使摊铺平面高于模板厚度的15-20%;/n步骤4:振捣 混凝土板的边角、企口部位以及设有钢筋网和传力杆的部位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规则部位以平板振动器辅助振捣,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溢出表面泛浆为宜;/n步骤5:整平 为保证道面混凝土面层砂浆厚度和均匀性,采用辊压机对道面混凝土进行反复静压和动压,整平过程中及时清除模板顶面粘浆,保证道面面层平整度;/n步骤6:混凝土做面 道面采用拉毛和刻槽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面的粗糙度,拉毛时在毛刷前有一定厚度砂浆,但不积聚,且能均匀地铺在混凝土表面为最佳时机,或以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起痕,但又不粘浆为宜;刻槽深度在跑道和快速出口联络道道面处的纹理深度为0.8-1.0mm,其他部位道面纹理深度为0.3-0.6mm;/n步骤7:接缝施工 采用传力杆的施工缝,位置必须与设计分仓吻合,相邻施工缝不得在同一断面,所设置的传力杆与缝壁垂直,不得翘头和歪斜;/n步骤8:混凝土养护 为提高混凝土旱期强度和有利于切缝、拆模及减少表面微裂纹,在混凝上表面开始凝结时,采用 400g/m2厚无纺布替代麻袋片养护;/n步骤9:模板拆除及切灌缝 切缝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3-6小时为宜,气温低时适当延长,切缝宽度为4mm,灌缝前应清除切缝内粉末,保证缝内干燥洁净后施灌填缝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模板支设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形式为阴企口,浇筑出的混凝土为阳企口;
步骤2:校模在混凝土混合料进仓前,对模板的间隔宽度、高程、支撑稳定性、基层的平整与湿润及钢筋网设置位置和传力杆装置进行全面校核;
步骤3:摊铺首先对石屑找平层进行洒水湿润,并用碾实或夯实,然后摊铺混凝土,摊铺时应预留振实沉落度,使摊铺平面高于模板厚度的15-20%;
步骤4:振捣混凝土板的边角、企口部位以及设有钢筋网和传力杆的部位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规则部位以平板振动器辅助振捣,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溢出表面泛浆为宜;
步骤5:整平为保证道面混凝土面层砂浆厚度和均匀性,采用辊压机对道面混凝土进行反复静压和动压,整平过程中及时清除模板顶面粘浆,保证道面面层平整度;
步骤6:混凝土做面道面采用拉毛和刻槽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面的粗糙度,拉毛时在毛刷前有一定厚度砂浆,但不积聚,且能均匀地铺在混凝土表面为最佳时机,或以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起痕,但又不粘浆为宜;刻槽深度在跑道和快速出口联络道道面处的纹理深度为0.8-1.0mm,其他部位道面纹理深度为0.3-0.6mm;
步骤7:接缝施工采用传力杆的施工缝,位置必须与设计分仓吻合,相邻施工缝不得在同一断面,所设置的传力杆与缝壁垂直,不得翘头和歪斜;
步骤8:混凝土养护为提高混凝土旱期强度和有利于切缝、拆模及减少表面微裂纹,在混凝上表面开始凝结时,采用400g/m2厚无纺布替代麻袋片养护;
步骤9:模板拆除及切灌缝切缝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3-6小时为宜,气温低时适当延长,切缝宽度为4mm,灌缝前应清除切缝内粉末,保证缝内干燥洁净后施灌填缝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晶连林沈嘉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隆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