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抗裂性的设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2691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抗裂性的设计施工方法,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期裂缝的产生。所述设计施工方法包括浇筑混凝土垫层、铺设滑动层、浇筑抗裂混凝土、混凝土塑性阶段的养护和混凝土硬化阶段的养护,其中,所述滑动层由两层塑料薄膜中间夹混合细料层组成;所述抗裂混凝土的水中养护7d限制膨胀率不低于0.02%,水中养护28d限制膨胀率不低于0.03%;所述混凝土塑形阶段的养护是在抗裂混凝土浇筑后喷洒水份蒸发抑制剂,混凝土表面收干后开始一次抹面施工,抹面后再次喷洒水份蒸发抑制剂,终凝前2h进行二次抹面抛光处理;所述混凝土硬化阶段的养护是在抗裂混凝土硬化后喷洒养护剂,其后覆盖一层聚苯板进行保温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基础底板混凝±施工方法,具体设及一种提升大体积混凝±底板 抗裂性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向超大化和多功能化发 展,一些超块体建构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超长、超大体 积的混凝±底板基础日益增多。由于底板基础超长、超厚,又因基础地质受力情况不同,混 凝±裂缝控制技术难度增大,底板混凝±结构裂缝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质量问题。如何 抑制大体积底板混凝±开裂风险,是目前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探讨的课题。 超长、超大(即长度超过60mm,面积超过3600m2)的基础底板作为一种大体积混凝 ±,具有体积大、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受溫度应力与收缩应力的叠加作用容易产生开裂。 为避免开裂,目前大体积混凝±底板裂缝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分层、分段诱筑W降低混 凝±中屯、溫度,同时设置后诱带W防止结构收缩开裂,但运种施工方案给结构设计施工会 带来一定麻烦,存在W下不足:(1)设计中一般要求后诱带在两侧结构施工60天后才能进行 诱筑,延长施工总工期,模板周转慢,增加施工管理费用;似后诱带在两侧混凝±诱筑后需 对其进行保护,后诱带诱筑前,地下室始终处于漏水状态,后诱带被各种污水与建筑垃圾填 充,清理工作艰难,且上体必须长时间进行降水处理,后诱带底板长期存在抗浮稳定安全隐 患;樹后诱带两侧施工缝凿毛清理困难,新旧混凝±诱筑时间间隔太长,施工缝处粘结强度 难W保证,易产生施工冷缝,造成抗渗薄弱环节;(4)后诱带留置与预应力施工存在矛盾,当 预应力筋跨过后诱带时,预应力必须等后诱带诱筑封闭并达到强度后才能张拉,严重影响 施工进度。 针对后诱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补偿收缩混凝±技术应运而生。在配 筋率为0. 2%~0. 8%下,采用补偿收缩混凝±,每30~40m设置一道膨胀加强带,通过补 偿收缩混凝±与膨胀加强带组合的方法,实现大体积混凝±底板的连续诱筑。由于目前市 场上使用的膨胀剂存在膨胀发展历程与现代混凝±收缩发展历程不协调的矛盾,导致补偿 收缩能力不足,减少混凝±开裂风险的能力有限。 阳0化]现诱大体积混凝±底板的开裂,有些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如环境溫度、湿度变化 等,但更多的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诸如,结构设计方面:滑动层设计不合理,滑动 能力弱、基础约束大,导致底板混凝±约束开裂风险增大;原材料及配合比方面:混凝±配 合比不合理,水化溫升高、内外溫差大、收缩变形显著,导致混凝±收缩开裂风险加剧;施工 过程方面:诱筑时混凝±的工作性能、养护方案不合理等,导致底板混凝±表层开裂风险增 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大体积混凝±底板抗裂性的施工方法,通过多种技 术的综合应用,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底板施工期裂缝的产生。 所述提升大体积混凝±底板抗裂性的施工方法,包括诱筑混凝±垫层、铺设滑动 层、诱筑抗裂混凝±、混凝±塑性阶段的养护和混凝±硬化阶段的养护,其中, 所述滑动层由两层塑料薄膜中间夹混合细料层组成,所述混合细料层由质量组成 包括20~30份粉煤灰、70~80份滑石粉和25~30份水的原料混合均匀制得; 所述抗裂混凝±的水中养护7d限制膨胀率不低于0. 02%,水中养护28d限制膨胀 率不低于0. 03%,且不高于0. 04%; 所述混凝±塑形阶段的养护是在抗裂混凝±诱筑后立即喷洒水份蒸发抑制剂,混 凝±表面收干后开始一次抹面施工,一次抹面后再次喷洒水份蒸发抑制剂,终凝前化进行 二次抹面抛光处理; 所述混凝±硬化阶段的养护是在抗裂混凝±硬化后立即喷洒养护剂,其后覆盖一 层聚苯板进行保溫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 优选的,所述抗裂混凝±的质量组成包括: 水泥 180~200份 粉煤灰 180~200份 膨胀剂 35~45份 细骨料 700~750倚 粗骨料 1050~·Μ50份 水 155~160倚 减木剂 1.8~2.4份 所述水泥为42. 5级普通娃酸盐水泥; 所述粉煤灰为符合标准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中的粉煤灰》的I级粉 煤灰; 所述膨胀剂由氧化巧膨胀剂与氧化儀膨胀剂按质量比巧~6) : (4~5)复合而 成,其中氧化巧膨胀剂中游离氧化巧(f-CaO)含量不低于60%,氧化儀膨胀剂的活性反应 时间为100~150s; 所述减水剂为减水率为25%~30%的聚簇酸减水剂; 所述粗骨料为堆积空隙率在35%~40%之间的玄武岩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 %W 内; 所述细骨料为细度模数在2. 5~2. 8之间的天然河砂,含泥量控制在1%W内。 优选的,所述抗裂混凝±的入模溫度不高于20°C,巧落度为16~18cm。 优选的,所述聚苯板厚度为8~12cm。 优选的,所述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厚度为40~50mm。 优选的,所述滑动层厚度为10~15mm,所述塑料膜的拉伸强度为25~30MPa。 所述滑石粉、氧化巧膨胀剂、氧化儀膨胀剂、聚簇酸减水剂、聚苯板、水份蒸发抑制 剂、养护剂均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材料,可直接选用符合要求的市售产品。优选所述滑石粉 的细度为300~500目。所述水份蒸发抑制剂和养护剂采用常规用量喷洒即可。 目前使用的大体积混凝±由于水胶比低、胶凝材料用量大,其自收缩、干燥收缩和 溫降收缩较传统混凝±大,收缩的叠加和一次性施工诱筑长度和面积的扩大,导致大体积 混凝±底板易于开裂。因此,申请人认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底板抗裂性的关键在于通过合 理的滑动层设计减少地基基础对混凝±底板的约束应力,通过有效的膨胀来补偿早期和中 后期的自收缩和溫降收缩,通过联合养护技术来抑制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溫降收缩。 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粉煤灰滑石粉浆体摩擦系数小、喷涂施工方便、铺设均 匀性好,可作为滑动层填充材料,有利于减少地基基础与结构底板之间的约束力。 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氧化巧膨胀剂在常溫条件下水化反应速度很快,在 早期(l-3d左右)可W发挥很大的膨胀效能,对于补偿早期的自收缩非常有利,在较小的渗 量范围内,能够在早期产生较大的膨胀。但是,由于其水化反应迅速,放热量较高,对于长龄 期的自收缩和溫降收缩效果不明显。 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在900-1000°C般烧制备,活性反应时间为100-150S 之间的氧化儀膨胀剂,在水化的中后期(3-28d)能产生较大的膨胀,特别是混凝±溫降阶 段也能产生有效膨胀,对于补偿混凝±中后期的自收缩和溫降收缩有利。但是,由于其水化 反应相对较慢,对混凝±早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补偿效果非常有限。 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大渗量粉煤灰一方面可W减少混凝±的水化溫升, 减小混凝±集中放热现象,为混凝±的缓慢散热赢得时间;另一方面可增大氧化巧膨胀剂 和氧化儀膨胀剂的膨胀效果,二者复合双渗可优化膨胀剂的膨胀历程,提升混凝±的抗裂 性能。 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水份蒸发抑制剂、养护剂和聚苯板的联合使用,可减 少混凝±早期和中期水份蒸发,减缓混凝±散热速率,确保复合膨胀剂的水化用水及水化 溫度,有利于提升氧化巧膨胀剂对混凝±早期自收缩的补偿和氧化儀膨胀剂对混凝±溫降 收缩的补偿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通过粉煤灰滑石粉浆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CN105298133.html" title="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抗裂性的设计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抗裂性的设计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抗裂性的施工方法,包括浇筑混凝土垫层、铺设滑动层、浇筑抗裂混凝土、混凝土塑性阶段的养护和混凝土硬化阶段的养护,其中,所述滑动层由两层塑料薄膜中间夹混合细料层组成,所述混合细料层由质量组成包括20~30份粉煤灰、70~80份滑石粉和25~30份水的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所述抗裂混凝土的水中养护7d限制膨胀率不低于0.02%,水中养护28d限制膨胀率不低于0.03%,且不高于0.04%;所述混凝土塑形阶段的养护是在抗裂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喷洒水份蒸发抑制剂,混凝土表面收干后开始一次抹面施工,一次抹面后再次喷洒水份蒸发抑制剂,终凝前2h进行二次抹面抛光处理;所述混凝土硬化阶段的养护是在抗裂混凝土硬化后立即喷洒养护剂,其后覆盖一层聚苯板进行保温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锡云袁志刚许洵嘉张瑶徐文张守治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