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91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通过将各种比例的白、灰水泥进行现场同条件的调配并涂覆在板上形成标准色板,将需修补区域与色板进行比对以找出最接近的色彩,使用该最接近的色彩对应写的比例进行适量灰的调配以对色差进行修补,修补后采用与施工建筑同等条件的养护以使其自然成色。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准确度高、制作一次色板即可实现同一工程同一工况下的施工建筑的全部色差修补,修补效率高、修补后观感质量高的优点。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pairing concrete structure without color dif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日趋美化,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人们在混凝土结构物上进行装饰,另一方面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改进上,特别是目前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建筑工程,已把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优质工程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建设、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混凝土外观质量专利公关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色差问题进行专题公关。造成混凝土色差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原料的质地、气温、湿度等,在影响混凝土颜色的诸多因素中,至少一个因素的改变即有可能导致混凝土颜色的改变,若想通过控制各个变量的方式实现混凝土色差的控制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大型桥梁等表面积十分庞大的建筑施工而言,更难保证其外观色差一致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传统方式一般通过混凝土原浆修补和色差调整剤修补两种方式,采用混凝土原浆进行修复时,需要工人根据经验进行试调配,调配效率低下,费时费力;而采用整体涂覆混凝土色差调整剂的方式进行色差修复,此方式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全部覆盖一层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使用时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还需要使用高效减水剂等,过程繁琐费事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尤其是不适合大型桥梁等建筑的色差修补。传统技术中还存在一些修补工艺,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152170A所公开的内容,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进行清理、清洗预处理,再经过腻子进行修补处理,专用腻子采用黑水泥和白水泥进行配比,用建筑胶水搅拌均匀成腻子状,待专用腻子干燥至8-9成时,用砂纸或磨光机打磨修补部位,再采用专用砼调整剂进行色差调整处理。该类工艺是在色差调整剂使用前进行表面预处理及腻子处理,其针对小批量精细施工适用,但是由于其步骤繁琐、操作复杂、成本高,也不适用于大型建筑的大批量混凝土色差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并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进行色差修补的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色板,色板上设置多个涂覆混凝土的区域N1-Nm,每个区域同侧边沿对应填写有白水泥与灰水泥的比例P1-Pm;S2、在施工现场采用施工所用的白水泥和灰水泥,根据色板上所填写的比例P1-Pm分别进行水泥的混合调配,并将调配好的混合物涂覆在色板上的对应区域N1-Nm;S3、将涂覆后的色板放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建筑处,采用与施工建筑同样的方法对色板进行养护以使色板上的混合物自然成色;S4、将施工建筑的待修补区域附近的混凝土的颜色与色板上的区域N1-Nm进行颜色比对,挑选出最接近的区域Nx;S5、继续使用色板的Nx区域与施工建筑上的待修补区域进行颜色比对,将所有待修补区域附近与Nx区域颜色一致的待修补区域进行标记;S6、根据Nx所对应的比例Px进行白水泥与灰水泥的混合调配,并将调配好的混合物涂覆在S5中所有标记的待修补区域进行色差修补;S7、重复S4-S6以实现所有待修补区域的色差修补以消除施工建筑外表面的色差导致的色斑。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P1-Pm至少包括1/0.5、1/1、1/1.5、1/2、1/2.5、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施工建筑完成一遍色差修补后,通过与施工建筑同样的养护方法对色差修补的位置进行养护以使修补的位置自然成色,待自然成色后再次观察施工建筑色差修补后的附近区域是否存在色差,并对色差大的区域采用上述S4-S6进行二次色差修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准确度高、制作一次色板即可实现同一工程同一工况下的施工建筑的全部色差修补,修补效率高、修补后观感质量高;而且精度调整十分方便,当针对色差变化范围较大的施工建筑时,可以设置更多的区域N1-Nm,从而使得得到更多的比例P1-Pm,在色差对比时能够找到更为接近的颜色,从而提高了色差修补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色板上的区域涂覆采用在施工现场并与施工建筑同样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养护和放置,从而使得多种影响混凝土颜色的变量一致,以保证达到更准确的颜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的色板的主视图(区域中颜色仅为示意);其中:1-色板,2-比例区,3-涂覆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色板:选取合适大小的塑料或者金属板作为色板1的基板,然后在基板上划线,画出比例区2和涂覆区3,并且比例区域涂覆区一一对应设置,色板上设置多个涂覆混凝土的区域N1-Nm,本实施例中m=6,即设置6个区域,每个区域同侧边沿对应填写有白水泥与灰水泥的比例P1-Pm,本实施例中,P1-Pm对应的比例分别为1/0.5、1/1、1/1.5、1/2、1/2.5、1/3,此方案针对对色差要求不高的小型施工建筑使用,对于大型的施工建筑,尤其是所涉及的色差变化范围较大且要求色差修补质量较高的施工建筑,m的数量应该对应增加,相邻两个比例之间的变化减小,以便使得色差比对时能否更加接近(见后述);其次,色板对应区域涂覆:在施工现场采用施工所用的白水泥和灰水泥,根据色板上所填写的比例P1-Pm分别进行水泥的混合调配,并将调配好的混合物涂覆在色板上的对应区域N1-Nm;然后,涂覆区域养护与自然成色:将涂覆后的色板放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建筑处,采用与施工建筑同样的方法对色板进行养护以使色板上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作色板,色板上设置多个涂覆混凝土的区域N1-Nm,每个区域同侧边沿对应填写有白水泥与灰水泥的比例P1-Pm;/nS2、在施工现场采用施工所用的白水泥和灰水泥,根据色板上所填写的比例P1-Pm分别进行水泥的混合调配,并将调配好的混合物涂覆在色板上的对应区域N1-Nm;/nS3、将涂覆后的色板放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建筑处,采用与施工建筑同样的方法对色板进行养护以使色板上的混合物自然成色;/nS4、将施工建筑的待修补区域附近的混凝土的颜色与色板上的区域N1-Nm进行颜色比对,挑选出最接近的区域Nx;/nS5、继续使用色板的Nx区域与施工建筑上的待修补区域进行颜色比对,将所有待修补区域附近与Nx区域颜色一致的待修补区域进行标记;/nS6、根据Nx所对应的比例Px进行白水泥与灰水泥的混合调配,并将调配好的混合物涂覆在S5中所有标记的待修补区域进行色差修补;/nS7、重复S4-S6以实现所有待修补区域的色差修补以消除施工建筑外表面的色差导致的色斑。/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结构无色差修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色板,色板上设置多个涂覆混凝土的区域N1-Nm,每个区域同侧边沿对应填写有白水泥与灰水泥的比例P1-Pm;
S2、在施工现场采用施工所用的白水泥和灰水泥,根据色板上所填写的比例P1-Pm分别进行水泥的混合调配,并将调配好的混合物涂覆在色板上的对应区域N1-Nm;
S3、将涂覆后的色板放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建筑处,采用与施工建筑同样的方法对色板进行养护以使色板上的混合物自然成色;
S4、将施工建筑的待修补区域附近的混凝土的颜色与色板上的区域N1-Nm进行颜色比对,挑选出最接近的区域Nx;
S5、继续使用色板的Nx区域与施工建筑上的待修补区域进行颜色比对,将所有待修补区域附近与Nx区域颜色一致的待修补区域进行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旭李永辉吴必深许英豪潘胜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