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609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以高粱为原料,将干蒸、清洗、浸泡、蒸料、冷却、下曲、培菌糖化后的粮食,用大糠、大曲配料后入窖发酵,经装甑、蒸馏后得到馥郁香型白酒,所述干蒸是将高粱入甑后于80℃以上温度进行清蒸,所述浸泡是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18~24h。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现有高温浸泡、清洗、蒸料的方式替换为干蒸、清洗、温水浸泡和蒸料,有利于排除原辅料中带来的如乙醛、糠醛、杂醇油、农药残留等的影响,有效去除异杂味,继而提高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品质。

Brewing technology of a kind of fragrant liqu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酒酿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技术介绍
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发酵、蒸馏等工序制作而成的蒸馏酒。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白酒质量特别是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馥郁香型白酒作为其中较为成熟的白酒香型,其酿造工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改善。我们知道,馥郁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采用五粮配方,经高温泡粮、清蒸原料、培菌糖化、配糟发酵后,蒸馏取酒,具有芳香秀雅、绵柔甘冽、醇厚细腻、香味馥郁、酒体净爽等特点。例如,现有专利文献CN105385527A(一种馥郁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方法,2016.03.09)记载的酿造馥郁酱香型白酒的方法,将原料在92℃高温水中浸泡数小时后,经水蒸、冷却、酒曲及酒醅反复发酵以及蒸馏等工序后制得,不仅能使酒体丰满且醇和,味长,还能提高原料利用率,保证白酒质量。除此之外,为增加酒体整体风味及酒体香体,现有专利文献CN108410646A(一种馥郁浓香型白酒的酿造生产工艺,2018.08.17)提出了一种馥郁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采用高粱为原料,经热水润料、清蒸、培菌糖化、发酵等工序制得,不仅具有用曲量少,堆积培菌糖化过程中的温度、通风等条件可控,中温曲用量少等优点,还兼有清香型白酒的“清、正、甜、净”,又偏重于有浓香型白酒的“绵厚柔顺、窖香优雅”,同时具有馥郁香型白酒的“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等特点,尤其能适宜目前白酒香型多样化融合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酿造工艺的研究发现,白酒酿造工艺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连续化制作过程,任一环节的细微调控都会对白酒形成的质量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高温浸泡和蒸煮的方式用于去除原辅料中单宁、多缩戊糖、果胶质等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也不能避免一些杂质对酿造白酒的影响,从而带来一些异杂味。鉴于目前消费者对于白酒口感和其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馥郁香型白酒制作工艺中,馥郁香型白酒具有“前浓、中清、尾酱”的特点,因此,为更好的去除其中的异杂味,同时,兼顾各香味的平衡协调以及提高白酒酿造的出酒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新型酿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现有高温浸泡、清洗、蒸料的方式替换为干蒸、清洗、温水浸泡和蒸料,有利于排除原辅料中带来的如乙醛、糠醛、杂醇油、农药残留等的影响,有效去除异杂味,继而提高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品质。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以高粱为原料,将干蒸、清洗、浸泡、蒸料、冷却、下曲、培菌糖化后的粮食,用大糠、大曲配料后入窖发酵,经装甑、蒸馏后得到馥郁香型白酒,所述干蒸是将高粱入甑后于80℃以上温度进行清蒸,所述浸泡是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18~24h。所述清洗是用清水淹没干蒸后的高粱,搅拌并捞去水面漂浮的杂质。所述蒸料包括:蒸汽初蒸10~20min后,加水升温至90℃以上,焖水煮粮并搅动,焖水≤20min,排水复蒸50min以上,焖水15min后出甑。所述下曲、培菌糖化包括:按原料重量的0.3~0.5%接种根霉小曲后送入糖化箱,控制入箱温度为25~31℃,厚度为18~22cm,覆盖一层大糠后开始培菌糖化,控制糖化箱温度为30~35℃,糖化时间为21~27h,得到糖化料。所述大糠的用量为糖化料重量的18~24%;所述大曲的用量为糖化料重量的20~26%。所述粮食用大糠、大曲配料后入窖发酵,入窖条件控制如下:室温≥20℃时,入窖温度小于室温,入窖水分为58~62%,入窖酸度<2.0°;室温<20℃时,入窖温度为16~20℃,入窖水分为58~62%,入窖酸度≤2.0°。所述装甑过程中,控制每甑的上甑时间≥40分钟。所述蒸馏过程中,控制馏酒速度在1.5~2.5kg/min,馏酒温度为25~3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馥郁香型白酒异杂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酿造工艺采用干蒸、清洗、温水浸泡和蒸煮方式的配合,替代现有高温浸泡、清洗和蒸料备料工序,在避免原辅料中单宁、多缩戊糖、果胶质等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排除原辅料中带来的如乙醛、糠醛、杂醇油、农药残留等的影响,达到去除异杂味的目的,有利于馥郁香型白酒品质的提高。(2)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酿造工艺中,通过蒸料、糖化以及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合理配合和调整,不仅解决了增加出酒率的问题,还对酒质有进一步的提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是以高粱为原料,将干蒸、清洗、浸泡、蒸料、冷却、下曲、培菌糖化后的粮食,用大糠、大曲配料后入窖发酵,经装甑、蒸馏后得到馥郁香型白酒的过程。其具体工艺过程及参数指标控制如下:(1)干蒸和清洗,按1000Kg/窖的投料量领取高粱原料,并将高粱入甑后于80℃的温度进行清蒸,清蒸20min后,干蒸结束并对高粱进行清洗,清洗是用清水淹没干蒸后的高粱,搅拌并捞去水面漂浮的杂质和料壳。(2)浸泡和蒸料,将干蒸和清洗后的高粱在44℃的温水中浸泡24h后进行蒸料,蒸料包括:初蒸,沥干水后的高粱开大气初蒸,开始时根据来气情况对甑内粮食进行翻拌,圆气后蒸10min;焖水,初蒸完成后,开始加水至不溢甑为准(离甑口5cm左右),加温达到90℃,进行焖水煮粮,煮粮时进行翻拌搅动,焖水时间20min;复甑,阀门全开放水,排干水5min后,大气复蒸,圆气后加盖蒸50min,关气再焖15min后出甑,此时获得的粮食干爽,熟而不粘,内无生心,90%以上开花。(3)摊凉下曲,将上述步骤获得的熟粮出甑平铺于扫净的凉床上,边翻拌打散成坨结块的熟粮,边鼓风吹冷至35℃左右的下曲温度,按原料量的0.4%,将根霉小曲均匀地撒到原料面上进行接种,先翻拌料、再鼓风吹冷至入箱温度要求。(4)培菌糖化,首先控制入箱条件:将糖化箱打扫干净,撒上一层熟大糠垫底,然后将原料倒入箱中摊平,原料厚度为20cm,撒上一层熟大糠完全覆盖,控制入箱温度为31℃(春、冬季),然后开始培菌糖化:室温低时再用灭菌后的麻袋盖面,同时于糖化箱保温层中提前注入温水保温,并控制糖化箱温度为34℃,糖化时间为22h,得到糖化料。糖化要求:夏秋季出箱时,糖化料品温不超过38℃,嫩香嫩甜,柔软、无异味为好;春冬季出箱时,糖化料品温不超过40℃,清香清甜、柔软、无异味、不流汁为好。(5)配糟入窖,在糖化料中加入大糠和大曲进行配料,其中,大糠用量为糖化料重量的20%;大曲用量为糖化料重量的24%,配料后入窖发酵55T,入窖条件控制如下:由于室温小于20℃,入窖温度应控制在16~20℃,入窖水分为62%,入窖酸度为2.0°。(6)装甑,将发酵完成后的糟醅拌均,成坨的糟醅打散后装甑,上甑时要求轻、松、匀、薄、准、平,不塌气,不跑气,边高中低,缓气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以高粱为原料,将干蒸、清洗、浸泡、蒸料、冷却、下曲、培菌糖化后的粮食,用大糠、大曲配料后入窖发酵,经装甑、蒸馏后得到馥郁香型白酒,所述干蒸是将高粱入甑后于80℃以上温度进行清蒸,所述浸泡是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18~24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以高粱为原料,将干蒸、清洗、浸泡、蒸料、冷却、下曲、培菌糖化后的粮食,用大糠、大曲配料后入窖发酵,经装甑、蒸馏后得到馥郁香型白酒,所述干蒸是将高粱入甑后于80℃以上温度进行清蒸,所述浸泡是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18~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是用清水淹没干蒸后的高粱,搅拌并捞去水面漂浮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料包括:蒸汽初蒸10~20min后,加水升温至90℃以上,焖水煮粮并搅动,焖水≤20min,排水复蒸50min以上,焖水15min后出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馥郁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曲、培菌糖化包括:按原料重量的0.3~0.5%接种根霉小曲后送入糖化箱,控制入箱温度为25~31℃,厚度为18~22cm,覆盖一层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唐开云张家旭李必峰赵小林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