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50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聚醚多元醇与醇盐化试剂反应得醇盐化端基聚醚;S2:醇盐化端基聚醚和扩链剂反应得醇盐化端基扩链聚醚;所述扩链剂为带有两个卤素原子的烷烃、芳烃或环烷烃化合物;S3:醇盐化端基扩链聚醚和含卤素原子的硅烷偶联剂进行端基化反应,即得所述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将聚醚多元醇醇盐化后,选用特定的扩链剂进行扩链,既实现了聚醚多元醇分子量的加倍,又未在主链中导入其他基团,安全可靠,对其特性基本无影响;然后选用特定的硅烷偶联剂进行封端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合成工艺顺畅,符合环保要求,易于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ether derivatives with end group chain ext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醚扩链及其端基改性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醚多元醇是合成聚氨酯重要的中间原料,通常由环氧化物开环聚合而得。国内工业化生产的聚醚多元醇主要是采用阴离子型催化剂(如KOH)制备的,这种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较小且分子量分布较宽、不饱和度较高、官能度较小,进而影响聚氨酯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而阳离子型催化剂(如SnCl4)活性较高,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且副反应较多,故工业化生产聚醚时一般不采用阳离子催化剂;传统的催化体系无法合成较高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为了解决高分子量聚醚合成的难题,国外首先开发了双金属氰化物络合(DMC)催化剂([4]TheGeneralTire&RubberCorp,Methodofmakingapolyetherusingadoublemetalcyanidecomplexcompound[P],US,US3278457,1966-10-11),并将其应用到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反应中,成功地合成出高性能的低不饱和度高分子量聚醚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聚醚多元醇与醇盐化试剂反应得醇盐化端基聚醚;/nS2:醇盐化端基聚醚和扩链剂反应得醇盐化端基扩链聚醚;所述扩链剂为带有两个卤素原子的烷烃、芳烃或环烷烃化合物;/nS3:醇盐化端基扩链聚醚和含卤素原子的硅烷偶联剂进行端基化反应,即得所述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聚醚多元醇与醇盐化试剂反应得醇盐化端基聚醚;
S2:醇盐化端基聚醚和扩链剂反应得醇盐化端基扩链聚醚;所述扩链剂为带有两个卤素原子的烷烃、芳烃或环烷烃化合物;
S3:醇盐化端基扩链聚醚和含卤素原子的硅烷偶联剂进行端基化反应,即得所述端基扩链聚醚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10000,官能度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聚醚多元醇在反应前经脱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醇盐化试剂为金属钠、甲醇钠、乙醇钠、丙醇钠、氢氧化钠、金属钾、甲醇钾、乙醇钾、丙醇钾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妃任绍志潘生辉詹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