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胤熙专利>正文

具有轨道行走轮的工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6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工作灯,包括内设有电池的、由底座和上盖组成的电池盒,通过支架设于电池盒上的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与电池电连接,电池盒的底座下部设有滚轮、支脚,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的底座下部设有轨道行走轮,轨道行走轮上设有与轨道吻合的凹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行走装置的工作灯。二
技术介绍
目前,道路施工、采矿作业及各种抢险场合中使用的工作灯,大多体积庞大,比较重,为便于搬动,一般设有滚轮,但这些滚轮只适合平地行走,难于在崎岖、恶劣的地理条件下使用。另一方面,在铁路、矿山等作业环境,笨重物品通常是通过轨道来输送的,但是这些工作灯由于没有适合轨道行走的装置,不能利用此便利条件。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在轨道上行走的工作灯。为此目的,本技术设计的工作灯,包括内设有电池的、由底座和上盖组成的电池盒,通过支架设于电池盒上的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与电池电连接,电池盒的底座下部设有滚轮、支脚及轨道行走轮,轨道行走轮上设有与轨道吻合的凹槽。由轨道于行走轮上设有与轨道吻合的凹槽,该工作灯可通过轨道搬移,能适应于各种作业环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搬移的特点。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轨道行走轮的工作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沿图1中A-A方向的俯视剖视图。图4是图1的右视图。图5是该工作灯的支架升降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4所示,本技术设计的具有轨道行走轮的工作灯,包括由底座1和上盖2组成的电池盒,底座1的侧面设有充电插座3。电池盒内设有电池及控制电路,电池盒的上盖2上装设有支架4,照明灯具设置于支架4上。如图5所示,支架4可升降,适应各种高度的照明要求。照明灯具由壳体5和透明前盖6组装而成,壳体5的前部设有防护罩12和角度调节把手13,壳体5内设有照明灯7和反光镜。照明灯7通过电缆9与电池及控制电路连接,开关板10设于上盖2上,开关板10上设有薄膜控制开关11,用于控制照明灯具的通断。电池盒的底座1下部装设有左、右滚轮14和前、后轨道行走轮15,前轨道行走轮15设于左、右滚轮14之间,后轨道行走轮15设于两支脚23之间。工作灯通过支脚23放置在地上,也可通过滚轮14在平地上行走。轨道行走轮15上设有与轨道吻合的凹槽16,该工作灯通过轨道行走轮15可在轨道上行走。设置于支架4上的照明灯具,其照射角度是可调的,角度的调节通过如下机构实现支架4上装设齿轮座18,壳体5的两侧通过螺钉19、密封圈17、螺母20和压簧21装设有齿轮22,齿轮22与齿轮座18相互啮合、转动。如图3所示,该工作灯还设有可伸缩的拉手20,需要时将拉手20拉出,可用于推动工作灯行走,不用时拉手20通过拉簧8自动收回、隐藏。权利要求1.工作灯,包括内设有电池的、由底座和上盖组成的电池盒,通过支架设于电池盒上的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与电池电连接,电池盒的底座下部设有滚轮、支脚,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的底座下部设有轨道行走轮,轨道行走轮上设有与轨道吻合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轮包括前、后轨道行走轮,前轨道行走轮设于滚轮之间,后轨道行走轮设于支脚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可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可伸缩的拉手。专利摘要工作灯,包括内设有电池的、由底座和上盖组成的电池盒,通过可升降的支架设于电池盒上的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与电池电连接,电池盒的底座下部设有滚轮、支脚及轨道行走轮,轨道行走轮包括前、后轨道行走轮,前轨道行走轮设于滚轮之间,后轨道行走轮设于两支脚之间,轨道行走轮上设有与轨道吻合的凹槽,该工作灯可通过轨道搬移,能适应于各种作业环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搬移的特点。文档编号F21L4/00GK2546727SQ0224311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吴胤熙 申请人:吴胤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胤熙
申请(专利权)人:吴胤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